高息揽储-的相关资讯
零壹财经 ·
2024年1月16日
[民营银行在当下仍能以高息利率作为吸客利器的缘由。近年来,民营银行发展较为迅速,但也面临着品牌效应较弱、融资渠道较窄、资本实力较弱及抗风险能力较差等压力。未来,应逐步弱化高息揽储模式,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提高]
[零点财经]
·
2022年8月4日
· [零壹作者专栏]
[方式高息揽储、异地展业。与此同时,一些银行还积极“创新”获客手段,试图让储户变成银行的 “经纪人”。短期来看,这些获客方式确实可以为银行带来资产,但长远来看,其风险不容忽视。 01 亿联银行:“一]
零壹财经 ·
2020年3月11日
[3月9日,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央行近日向商业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重拳打击高息揽存。数位股份行和国有大行人士向记者证实收到相关文件。《通知》主要涉及三点,一是各存款类]
零壹财经 ·
2023年12月11日
[12月11日讯,今年以来,存款利率下调波及各类型银行——从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到城农商行,再到村镇银行,伴随多轮存款利率下调,储户不得不在市场“挖掘”存款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一向以高息策略揽储的]
零壹财经 ·
2019年10月23日
[变相高息揽储的“假结构”受限后,部分银行揽储压力将有所加大。(中证报)]
零壹财经 ·
2019年12月12日
[民营银行只能高息揽储,同时给民营银行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证券日报)]
零壹财经 ·
2024年2月1日
[获得多份存款利息,同时赚取“贴息费”。这是在银行工作人员揽储冲指标压力下,催生的一种“日切”存款冲量“玩法”,即利用各家银行系统确认存款的时间差,储户同一笔存款一天内在多家银行之间转入、转出,从而获得多]
零壹财经 ·
2023年12月19日
[,部分中小银行出于年末考核要求,上浮利率增加对储户的吸引力,提前开始揽储。从上浮的幅度来看,多数集中在5到15个基点。(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
零壹财经 ·
2023年12月6日
[12月6日讯,离2023年收官不足1个月,与往年热衷揽储争夺战的盛况不同,今年银行将发力重心转向“冲”贷款,呈现出揽储冷、贷款热的局面。消费贷价格不断内卷背后,是银行与客户供需间的“冷热差”。一方面]
零壹财经 ·
2023年9月4日
[存款成本率,缓解息差压力,但同时银行也会面临存款流失的问题,尤其是中小银行揽储压力将更大。 根据银登中心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相较去年末下降8.35%,去年]
<<<点击查看更多搜索结果>>>
高息揽储-的相关博客
2015年6月25日
[又到年中揽储时节。由于今年股市、基市及互联网金融对资金的大举分流,银行存款流失较为严重,尤其到了年中揽储期,各大银行纷纷使出各种招数进行揽储竞争。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反弹如约而至,不过这已不再是主要的]
2015年6月23日
[资金银主表示,冲时点贴息一般为单日0.3%-0.4%,虽然高但一年仅能做几单,且每单也就几天;而配资的价格虽然较冲时点略低,折合每月2%-4%,但是使用效率更高。又到年中揽储季!距离那场可谓家喻户晓]
2015年6月5日
[即将到来的6月底,是每年银行十分重要的年中考核节点。随着揽储压力加大,日前,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陆续将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从原来的11%左右上调至30%,年中揽储战提前开打。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
2015年6月1日
[30%,年中揽储战提前开打。记者昨日发现,招商银行上调了北京地区存款利率。该行人士表示,从5月30日起,招商银行北京分行1年期(含)及以下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较基准上浮30%,无任何附加条件。两年期(含)]
2015年4月28日
[显示,该行各项存款增幅达到14.05%,较去年同期增加4个百分点。股市火爆加大揽储压力“银行存款减少,与股市火爆有很大关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2017年12月4日
[投资者最直观的影响便是,以后想要在互联网理财平台(P2P除外)上购买高息理财产品,是越来越难了。]
2016年4月26日
[性质的平台不谈,多数正常经营的P2P一直都在挖空心思寻找相对低风险的高息资产。在笔者看来,资产荒并非找不到优质资产的根本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被市场逼到那个份上。从这一点上,所有的融资性机构都应该]
2015年11月4日
[来源:法制网海南一桌球会馆老板严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前期以高息为诱饵,后期以投资桌球馆有高额利润为由,大肆向罗某等人非法集资2657.915万元,扣除案发前已返还的1216.5469万元,实际骗取]
2015年9月26日
[什么原因使得P2P难再有高息? 下图是根据零壹数据中心数据制作的P2P平台综合利率走势图。【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P2P行业的利率呈现逐渐走低的趋势。 关于原因,业内有众多说法,]
2015年9月8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文/王莹曾经支撑了P2P网贷行业起步和发展的高息,现在已逐渐销声匿迹。曾经风生水起的高息平台,如今或跑路,或隐形,或公开清盘,难逃被行业驱逐的命运。而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虚假金融]
<<<点击查看更多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