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栏作者>高声谈

信保组织管理三:线下团队的岗位设计

作者:高声谈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如上文分析,新架构下的线下机构职能将集中于营销获客和标准化尽调,人员应尽量精简化、高效组织化。涉及到的核心岗位有三:信贷员/客户经理、审贷员/督导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其它工作最好综合至一个岗位:综合后勤岗。 信贷员/客户经理岗 信贷...

信保组织改革的配套机制——IPC+信贷工厂风控模式

作者: 高声谈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上文提及“总部一拖多”扁平式管理架构更适合信保机构组织机制的改革方向,组织方式的改革势必重塑信贷流程,而与扁平式信贷管理架构相匹配的当属线下最流行的“IPC+信贷工厂”信贷管理方法。 IPC技术起源于德国,核心内容是实地调查、交...

信保业务组织架构的改革方向

作者: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我国的信保业经过20余年的坎坷成长,似乎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多数保险公司持续依靠海量“线下团队”营销展业的当下,“人均产能”成为阻碍行业规模上台阶的最大障碍。尤其在全面呼吁降低居民和企业负债成本的大环境下,终端借款利率一降再降...

融资类保证保险运营突破路径与实践(PPT)

作者:高声谈 2023年2月27日,有幸受中国保险协会邀请,与国内信保机构做了一起有关融资性保证保险的交流,稿件附上~ 回顾我国信用保证险发展历程,主要在2000年前后,伴随融资性保证险的推出,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但由于种种原因,行业发展总是起起伏伏,呈现明显的波动性。...

信保监管漫谈五: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

作者: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除了上述垂直性监管政策的要求以外,银保监会于2020年12月公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银保监发13号)对融资性信保业务的横向影响同样十分明显。 由于融资信贷业务线上化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分散的“to C”和“to B”业务基...

信保监管漫谈之四: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后管理操作指引

作者: 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保后管理是从签署保单到保险责任履行完毕以及后续追偿过程所发生的管理行为的统称,主要包含保后监控、逾期催收、理赔处理、追偿及投诉处理等环节。上述5个环节首尾相接,共同围绕保后各阶段风险识别与控制这一中心目标展开。 与传统险种相比...

信保监管漫谈三:融资性信保业务保前管理操作指引

作者: 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为进一步细化《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各项要求,强化融资性信用保险和融资性保证保险业务全流程操作规范,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于2020年9月14日(《监管办法》出台4个月后)继续下发《关于印发融...

信保监管漫谈二:信保业务监管办法

作者: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暂行办法》发布于2017年11月,办法的最后注明实施期限为3年。就在《暂行办法》发布的一年后,原银监会和原保监会合并,银行业和保险业迎来了混业监管的新时代。《暂行办法》在实施2年后的2019年11月份,由合并成立后的银保监会进行修订...

信保监管漫谈一:信保业务监管暂行办法

作者: 高声谈   来源:零壹财经专栏 我国信用保证保险监管文件有很多,尤其是2015年以后针对融资性保证保险的鼓励发展与提示风险文件密集出台。在这些文件之中,2017年7月原保监会发布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具有跨时代意义,是我国金融监管历...

P2P引发的信保业第二次审慎监管

作者:高声谈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进入2010年前后,我国信用保证保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本成熟,信用保证保险作为一种“独特”的、有别于担保的增信作用已被金融监管、理论界和业界广泛接受,行业统计与监管步入正轨,行业处于蓬勃发展快车道。 此时,我国金融行业恰逢鼓励创新的...

加载更多

热门专栏文章

快讯

more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4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8篇)



耗时 1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