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费贷贴息落地,4家消金机构纳入经办阵营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5-08-12 阅读:731
关键词:消费信贷
关键词:消费信贷

金融促销费的又一系列重磅政策出炉。
8月12日,财政部、央行、金监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同时,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针对企业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本次政策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构建消费刺激闭环。需求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解决“居民想消费但顾虑成本”的问题;供给端针对餐饮住宿、养老、旅游等8类消费领域经营主体,解决“企业想扩供给但资金不足”的问题。
政策覆盖面上,瞄准受疫情影响较深、与民生消费紧密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餐饮、旅游、养老等),弥补前期政策对中小微服务企业支持的不足。
回到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来看,其亮点如下:
1、精准刺激消费,兼顾广度与重点
政策既覆盖小额日常消费(单笔5万元以下),又聚焦家用汽车、养老、教育等大额重点领域,既拉动即时消费,又助力民生相关的长期消费需求。
2、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1个百分点的贴息比例(最高覆盖合同利率的 50%)直接降低居民借贷成本,尤其3000元的累计贴息上限(对应30万元消费),能有效撬动中等收入群体的大额消费潜力,缓解 “想消费但顾虑成本” 的痛点。
3、经办机构覆盖广泛,兼顾合规与效率
纳入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微众银行,以及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4家消费金融机构,既保障了资金规模与服务覆盖面,又通过“直接扣减贴息”的结息方式简化流程,提升居民获得感。同时,鼓励地方财政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避免政策覆盖盲区。
4、全流程监管严格,防范风险底线
从资金预拨、结息到清算的全流程审核,结合财政部抽查、违规追责(如纳入征信)等措施,能有效防范资金挪用(如流入非消费领域)或套取贴息等问题,确保财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
5、政策灵活性强,预留调整空间
明确“到期后可视效果延长或扩围”,既保证短期刺激力度,又为后续根据经济与消费恢复情况调整政策留有余地,体现科学性与适应性。
与前期金融促消费政策及各地消费券相比,本次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现金补贴-信贷支持-成本优化”的政策链条,针对性填补了信用消费领域的成本激励空白,为不同消费能力、不同消费场景的居民提供了更适配的支持方式。
同时,本次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呈现出以下差异化特点:
1、发力点更聚焦信贷成本
前期金融政策多侧重扩大信贷供给(如增加消费贷额度),而本次直接通过贴息降低实际借贷利率,精准缓解居民“借钱消费”的成本顾虑;与消费券侧重直接抵扣消费金额不同,贴息更针对“信用消费”场景,撬动借贷资金转化为消费力。
2、覆盖范围更具延展性
消费券多限定特定商品(如家电、餐饮)或短期时效,而本次政策覆盖日常消费及七大重点领域,且单笔 5 万元以下无品类限制,同时支持 30 万元累计消费额度的贴息,覆盖范围更广、周期更长(1 年),更适配大额、跨期消费需求。
3、实施机制更依赖市场化运作
消费券发放多由政府主导核销,而本次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扣减贴息,依托其信贷系统完成资金流转与监管,既简化流程,又借助金融机构的贷后管理能力防范资金挪用,兼顾效率与合规。
4、政策协同性更强
与消费券的“即时小额刺激”形成互补,贴息政策更适合撬动中等额度以上消费(如家居家装、汽车等),与前期金融政策形成“供给+成本”的双重支持,共同构建“短周期直接补贴+中周期信贷降本”的消费刺激体系。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12日
上一篇>资金方在助贷合作中躺赚是最大误解
下一篇>没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