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博文】招行和微众撕逼 真的是安全问题?

金融魅丽 · 零壹财经 2015-09-10 08:45:44 阅读:1438

关键词:微众银行招商银行理财

今天朋友圈被招行和微众刷屏了:江湖传闻,招行已经封锁了向微众银行“活期+”的转账功能。 小编第一反应是,招行此次下发封杀令,难道传统银行和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两派,这就要开始决战了不成?兴奋得小编顿感一身的“节后综合征”消失于无形。 已绑定招行用户不受影响 小编找了两个...
今天朋友圈被招行和微众刷屏了:江湖传闻,招行已经封锁了向微众银行“活期+”的转账功能。 小编第一反应是,招行此次下发封杀令,难道传统银行和新兴的互联网银行两派,这就要开始决战了不成?兴奋得小编顿感一身的“节后综合征”消失于无形。 已绑定招行用户不受影响 小编找了两个微众银行账号,分别是已经绑定招行储蓄卡的,和未绑定的。怀揣着看热闹的心情,对上述江湖传言一探究竟。 按照微众银行绑卡提示,小编在输入储蓄卡号、手机号码等基本信息之后,收到微众银行发来的验证码。但当小编将验证码输入并点击下一步完成绑定时,却无法通过,微众银行分别出现“余额不足”、“验证码有误”、“实名认证失败,信息不匹配”等错误提示。 纳尼?我明明是个拥有大学文凭的识数的招行金卡客户啊!这个月的工资全在里面了!绑定了五六次愣没成功!!! 内牛满面的小编拿起朋友已经绑定好招行储蓄卡的微众银行账号,颤抖着尝试将银行卡里面的钱转入微信“活期+”中。 呃……说好的全停呢?怎么已绑定的用户还可以有单日、单笔上线5万元的转入限额呢? 招行的回复是,已绑定的就不管了,没绑定的对不起了您呐。 实际上,传闻中说,招行于9月6日关闭微众银行通过深圳人民银行金融结算中心验证身份系统的接口。实际上招行随后也承认了此事。 招行白天称为客户用卡安全考虑 当小编在白天向招行求证此事时,招行的回复小编看得有点儿晕。招行发来的回复近千字,但并未提及一次“微众银行”,而标题则是看上去也与此事无关,但剑指第三方支付机构:《谁在滥用银行“代扣”接口你的资金安全吗?》。 招行说,近期,有银行接到部分客户投诉,反映其银行账户中的一些扣款交易非本人操作。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交易是由于一些机构滥用跨行代扣接口导致的。若支关闭付机构没有正常和银行建立有效法律关系,随意将代扣接口应用于其他大额交易场景,将对客户的资金及账户信息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鉴于这种代扣接口的滥用对客户资金、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也严重违反金融监管规定,招行将逐步进行清理和整治。” 不过,另一位主人公微众银行在白天的回复则是:听说了,但没收到正式照会。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晚10:40分左右,两家银行又发布名为《招商银行与微众银行关于核身接口暂停开放的说明》表示,招行与微众银行业务互补、地缘接近,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双方仍将持续探讨进一步合作空间,将继续共同为客户提供优势服务。 这算是和好了?但为嘛小编仍然绑定不了招行储蓄卡呢? 代扣与微众银行有啥关系? 话说回来,无论晚上的回复如何,也抹杀不了白天招行回复中的蹊跷。 小编查了一下,所谓代扣,是指通过给银行或者支付公司提供一些必要信息,由支付公司和银行完成扣款操作。例如:交电视费用、水电费,保险主要针对公共事业缴费、代收行政类费用、企业资金归集、其他周期性扣款都算。而近期的确发生了多起银行用户因代扣被盗刷的事件。 这跟关闭微众银行身份验证接口有啥关系?小编枉自揣度一下下: 微众银行在8月份上线后,业界一直颇感失望。号称自己是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但其实并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开户,且因为微众银行给的是个线上的虚拟卡片,目前暂时没有如普通银行一样的存款功能,只能借助他行的银行卡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的理财品过活。 微众银行上的理财产品大多是与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的,如“活期+”实际上并非活期存款,而是一款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最近的收益率一直在5.01%。用户若想购买理财产品,则资金将直接从绑定的他行直接扣款,形成代扣。而微众银行的扣款渠道则主要依靠腾讯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财付通进行。 真的只是安全问题? 枉自揣度是否正确,小编并没有自信,因为小编总觉得这事儿似乎没这么简单。一位银行业内人士也坦言,这份稿件作为针对微众银行事件的回应,的确令人质疑:“代扣是不是有问题,恐怕只有央行说了算吧?”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招行此举似乎更像是在避免客户和存款的流失。 有分析认为,招行的活期存款占比高,又十分重视零售银行业务,微众银行的分流或许对招行而言影响较大。所以招行选择关闭夜市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了,毕竟涉及到自身发展问题。曾几何时,同样是招行率先下调对余额宝转账单日及单笔限额的银行。 这次是否会引来银行业的跟风效仿呢?如果是的话,目前将他行卡作为认证和开户唯一途径的微众银行,恐怕前景不妙。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毕竟各家银行的业务占比和战略不同,对互联网银行也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所以应该不至于引得银行们跟风。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7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