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征信:别迷失在工具里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郭大刚 日期:2014年10月15日    【字体:

  大数据,似乎又一次证明了技术的重要性,似乎成为了理性战胜感性的又一个标识,再一次说明了人性区别于兽性。而对于我来讲,似乎可以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些。
 
  十一长假,除了陪伴家人,好好休息充充电之外,真的不知道怎么过了。据说,各地景点,各处高速,各大宾馆,都是车水马龙,不堪重负了。
 
  去牛驼寨参拜建国时牺牲的英烈,偌大的陵园,寂静无声,倒是平添了一些肃穆的气氛。身边的很多人说,中国大陆没有信仰,心中不免蓦然生出一丝的寒意和悲凉。于是,一路走来,给儿子讲近代革命史,让他亲手给牺牲者献上一朵黄菊。
 
  记得,在《耶稣受难记》里,看到最后,终于明白三观当立中最终不过信仰。
 
  如同说到创新,必然说到创业。说到信仰,必然要说到信用。其实,两者八杆子打不着。
 
  从学习和研究互联网金融开始,就发现中国信用公共服务基础的薄弱了。最早接触在参加证券业务互联网平台建设的时候,就接触到了CFCA,之后,又因为IT集成服务的项目,接触到了人行征信中心。对于社会保障和公安户籍系统的数据采集,也参加了一部分工作。所以,之初,对于征信,就意识到了他能够产生超额溢价的风险管理能力的本质。
 
  对于大数据在征信领域的作用,一直非常的困惑。毕竟,大数据是需要高富帅量级的基础的。其中,数据源的活性、规模存量、合规性等等都是需要消耗大量成本才能获得的。至于数据处理的能力,更是要结合用户场景才能够发挥作用,这又需要业务经验的积累。所以,大数据据说能够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除了互联网上那些传奇的故事,还真没有看到哪个大数据平台是毫无积累屌丝崛起的。阿里,如果没有淘宝和支付宝那沉淀多年的数据,谈何大数据对于小微普惠信用风险的定价呢?更何况,生态系统的委约成本远远大于信用风险,或许才是更现实的风险对应的成本。对于大数据而言,无非一种技术手段,是否能够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是一定有前提条件下的。
 
  至于征信,本就是一项社会公共服务,本就应该通过正向激励机制服务于社会,而且不仅仅是服务于金融领域,更多地应该更广泛地服务于有需求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职业征信领域等等。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该是人民的征信中心,而不单单是人民银行的一个部门,更应该给有需求的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
 
  不过,也别太对于征信系统抱有幻想。如果一切风险都靠征信系统就能够万事大吉了,那么,金融机构的风险定价核心能力还有什么价值?超额溢价不就是来自于不确定性吗?不就是来自于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吗?如果都没有了风险,利润从哪里来呢?
 
  对于PTP而言,标的来源于机构客户和个人,两者都需要进行风险识别,从而为标的进行风险定价,机构客户无论从融资需求的活跃程度还是规模,都远远大于个人,所以机构征信对于PTP平台而言,一样的重要。至于个人客户,您一辈子买几回房买几回车,有多少梦想要靠融资才能支撑?如果真正要把大数据作为平台唯一的风险定价工具,那未免有点异想天开了。但是,具备大数据能力,一定是平台未来的核心能力和溢价来源,而规模是大数据工具有效的前提。这个规模可不是十亿量级啊。
 
  大家别迷失在工具里,忘了我们的初衷,大数据和征信都是这样的。

标签: 大数据 征信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