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银行股十年沉浮
董云峰 · 零壹财经 2022-10-17 15:30:41 阅读:8016

作者:董云峰 来源:零壹作者专栏
过去10年间,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几乎增长了2倍,净利润基本翻番。从市值变化来看,增长幅度相对有限,然而分化显著。
目前A股共有42家上市银行,不过在10年前,这一数字为16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
本文盘点10年来这16家上市银行的市值变化。我们选取了上市银行2012年9月末的市值,与2022年10月14日的市值,进行对比。
市值分化
10年间,这16家上市银行的总市值从5.33万亿增加到了7.72万亿,增幅为44.81%。
在走势上,国有大行的增长相对偏缓,内部差距也不算太大;股份行与城商行的整体增长更为迅猛,不过分化极其剧烈,有的出现负增长,有的则暴增超过6倍。

16家上市银行市值变化(单位:亿元)
截至目前,四大行依然领先。其中,工行以1.55万亿的市值位居第一,建行紧随其后,市值为1.37万亿,农行、中行的市值接近1万亿;从增幅来看,建行达到37.94%,工行、中行不到20%。
与10年前相比,最大的变化在于建行扩大了对农行、中行的优势,距离工行越来越近——二者的市值差距已经从10年前的超过3000亿缩小到了不到2000亿。
四大行还是四大行,然而作为曾经五大行之一的交行,颓势较为显著。与10年前相比,交行的市值增长不到10%,并且被招行和兴业后来居上。尤其是招行,其最新市值为交行的2倍多——实际上,去年下半年,招行股价处于巅峰期之时,差距还要更为惊人。
在股份行里,市值较10年前增幅最高的是招行、平安和兴业,分别达257.57%、232.54%、164.86%,堪称过去10年来崛起势头最强劲的股份行。其中,10年前平安银行的市值仅为673亿元,在股份行处于垫底位置,如今虽然较去年的巅峰期回落明显,仍位居股份行中游。
过去10年,民生银行是唯一一家市值负增长的银行。在2014年末一度冲击4000亿之后,民生银行的市值一路下滑到如今的1497亿,较10年前缩水6.61%。
三家城商行的发展轨迹同样充满戏剧性。曾经的城商行一哥北京银行,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市值被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反超。尤其是宁波银行,10年来市值增长6.6倍,从261亿元上升到1982亿元,力压多家股份行,堪称行业传奇。
中西分流
市值虽膨胀,市盈率在萎缩。
10年间,上市银行净利润整体增长1倍,市值增长却不到0.5倍。除了招行、宁波银行等,大部分上市银行的市盈率都较10年前有所下降。
到目前为止,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市盈率整体在4倍左右,其中招行、平安分别为6.12倍、5.48倍;三家城商行市盈率差距较大,北京银行不到4倍,宁波银行超过9倍。

美股十大上市银行(单位:亿美元)
相形之下,市值靠前的国际大行,市盈率大多在8-10倍,较10年前变化不大。这也造成了中资银行的市值排名出现下滑,目前工行市值已经落后于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行榜(基于一级资本),前20名中资银行占据半壁江山,且四大行占据了四强。
多年来,持续强劲的基本面与整体低迷的估值,令众多中外投资者倍感困惑。市场逐渐形成共识:中国银行业不一样,有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以及相对独特的估值逻辑。
10月16日下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几乎同时发布公告,均强调: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这条道路会将银行业带往何方?未来十年,答案终将明晰。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核心、最具价值的生产要素,正加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深入布局数字经济战略,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释放数据价值:数据要素市场研究”专题聚焦数据的存储开发、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综合治理以及安全防护,从参与主体、商业模式创新及监管动向等多维度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趋势。(点击下图进入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4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8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