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 后发先至,银行入局金融科技下半场

由曦 · 零壹财经 2018-04-09 18:16:45 阅读:1718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如果说过去几年金融科技的主战场还是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话,那么今天它已经迁移到了银行业... 文 | 由曦,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小Z是杭州一所大学的研究生,金融专业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浙江本地的农商行,本想要在银行里大展拳脚,但是干了一个月后,他发现银行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如果说过去几年金融科技的主战场还是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话,那么今天它已经迁移到了银行业...

文 | 由曦,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小Z是杭州一所大学的研究生,金融专业毕业后他去了一家浙江本地的农商行,本想要在银行里大展拳脚,但是干了一个月后,他发现银行根本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现在,小Z每天工作就是拉存款,这是他能否转正的唯一生命线。每天,他都泡在附近社区和年长的大爷大妈套近乎,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每天起早贪黑,却只换来了一笔存款。闲下来在网点时,小Z也很难碰到年轻客户,偶尔来一两个,不是申请信用卡,就是办对公业务。

小Z面临的情况也是中国银行业普遍的现实。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银行的渠道和服务模式正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户在手机上就能享受金融服务,真正去网点办业务的只剩下了老年人,由此带来的变化是,银行一线员工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2017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共减员2.7万人。

零售端的压力山大,银行赖以生存的对公业务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打赢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攻坚战总体基调下,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财务软约束问题将有望被彻底根治,之前那种“小车不倒尽管推”的逻辑再也行不通了,正视风险意味着能力的重构,意味着银行必须构建基于数据时代的获客和风控的能力,意味着银行必须将眼光投向小微、投向零售。

对于银行来说,这是失望之冬,但也是希望之春。

新网银行的尝试:认知更新和能力建设是关键

2016年12月28日,在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上,一家名叫四川新网银行的民营银行低调成立,四川新网银行由新希望、小米和红旗连锁联合发起设立。

新网银行,正如它的名字所昭示的,是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银行,新网银行目前只有一个网点(在总部楼下,更多是展示和品牌形象的功能)、资本金也只有30亿,它没有场景、没有历史客户、不靠网点获客,也无大流量股东背景支持。然而,凭借自身的大数据风控能力,靠平台化运营模式,新网银行也依然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新网银行已经有了1200万的注册用户,累计放款金额超过500亿元,贷款余额超240亿元,不良率只有千分之六。

在2018年3月29日举行的第九届网金联盟大会上,新网银行CIO(首席信息官)李秀生说,新网银行的成绩得益于平台化经营的战略,在资产和资金这两端,新网银行都是采取平台化运营方式:资产端,新网银行已经接入了超过50家场景平台,涵盖房产、汽车、旅游和电商等领域;资金端,新网银行与超过20家金融机构进行资金和风控方面的合作,他们共同进行风险甄别、分享资产收益。

这种平台化的运营策略,也是另一家新近成立的百信银行的经营思路,百信银行副行长寇冠在同一场合表示,百信银行将秉持“厚中台、薄应用”的运营模式,力图将金融服务蕴含在场景之中。

在新网银行CIO李秀生的眼中,平台化战略的真正实践离不开数字风控能力的建设,这是核心中的核心,新网银行280名员工中,一半是技术和风控人员。无独有偶,百信银行的寇冠也表示,百信银行第一步的战略目标就是夯实金融科技实力。

新网银行的成功打破了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也给今天的银行从业者们很多新的启示,这种根植于互联网的经营思维和对新技术的大胆应用,正在将技术变成银行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曾硕是易诚互动公司的CEO、网金联盟秘书长,从事银行IT外包服务将近30年,如今他依然在创新的第一线、希望用金融科技持续给赋能金融行业。不久前,他陪一位长三角地区城商行领导到新网银行参观,后者颇为感慨的说,“我们任何一方面的条件和资源都比它好,但是我们依然做不过他们”。

“理念的穿透是最难的,现在很多银行是连支行行长都撬不动”,在曾硕看来,那种只注重维系大客户的经营思维,将成为银行创新的最大阻碍。

知易行难。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他的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中指出,从实践来看,大企业或领先企业往往能成功地执行持续性创新来赢得市场,但很少能处理好颠覆性创新,新兴企业则往往能利用颠覆性技术打垮领先企业。

用这个判断来分析今天银行的处境是再合适不过到了,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下,银行的价值体系生态上最重要的客户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行长们只要维护好与这些大客户的关系,就可以获得业绩上的增长,然而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新技术产生颠覆式影响的时候,原来的优势转瞬间变成创新的累赘。

同样的,传统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也是在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基于金融科技的颠覆性创新,将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

商业银行:后发而先至,有望主导互联网金融下半场

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都像新网银行那样轻装上阵,更多的银行有着历史的积累包袱,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也在奋起直追。

李怀根是广发银行研发中心的副总经理,几天前,当下属向他询问关于ATM机的技术升级问题,他不假思索的说,不用再去管它们了,以后取现金的人只会越来越少。ATM机,这个曾被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誉为金融科技最伟大发明的,如今随着现金使用的减少,也面临着被压缩和淘汰的命运。

现在,李怀根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银行系统的能力建设上,从系统上云到敏捷开发,从架构松耦合到形成业务的微服务能力,李怀根和同事正在让广发银行具备一种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推出创新业务的能力。得益于此,广发银行信用卡“发现精彩”的App现在注册用户1500万,日活用户150万,每月分期业务量达到20多个亿,遇到“秒杀”等大促时,系统每秒交易量达到了3万笔。

就在几年之前,这样量级的TPS数值在传统商业银行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今天,在中国最优秀的商业银行中间,这已经是一个普遍具有的能力,由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所带来的变革,正在深刻的改变中国的金融行业,也正在转化为银行的业务增长力。

科技正在成为银行的第一生产力。在2017年上市银行年报之中,招商银行以13%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拔得头筹,这家早在15年前就坚定践行零售银行战略的优等生,下一个转型的目标就是成为“金融科技银行”,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在2017年年报中,要求举全行 “洪荒之力”,推进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目标的金融科技战略。

其实,中国银行业一直是科技投入最多的行业之一,只是在新的时代需要转型升级。回溯历史,银行科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末到1995年左右,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从手工记账过渡到计算机记账,可以概括为“金融电算化”;第二个阶段大致从1995年左右-2010年左右,这个阶段银行应用科技逐渐实现了系统自动化、流程优化和承载监管规则,这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金融电子化”;从2010年开始,特别是2013年、2014年后,金融服务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的时代,可以将这个阶段概括为“金融互联网化”。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焦灼,以及掉队的担忧,就产生在“金融互联网化”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银行传统的经营生态,过去的系统不适应新的环境,构建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应对海量高并发的系统能力,是银行转型升级必须要迈过的重要门槛。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今天,南京银行、广发银行的核心系统已经相继上云,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响应架构基本成型,这些银行的系统有一个共性,它们分别由底层云平台,中层分布式“微服务”和应用层构成。这种架构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成本低,云平台由普通的PC机构成,摆脱了传统集中式IOE架构的高成本;其次是系统松耦合,在将银行的业务能力抽象后,中层可以形成各种“微服务”模块,比如广发银行就将业务模块拆分成支付、清算、安全、消息中心、数据中心等部分,这样当业务部门需要开发一项新业务时,只要说清楚业务逻辑和需求,就可以通过模块组装的方式进行敏捷开发;再次,这样的架构更有利于银行将自己的能力开放、方便合作伙伴调用,银行的业务因此可以更好的蕴藏在场景之中。其实,像网商银行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百信银行等互联网银行都是采用类似的架构,这种模式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标配。

徐敏是阿里金融云的总经理,在来到阿里金融云之前,他曾在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部和美国甲骨文公司工作过,在银行信息系统这个领域有深厚的工作经验,从2014年开始,徐敏就开始着力向金融行业推荐金融云产品,四年时间,他经历了中国互联网金融最迅速的发展阶段,在被问及最大的感受是,他用了“后发先至”这四个字,“如果说过去几年金融科技的主战场还是在互联网金融上的话,那么今天它已经迁移到了银行业”。

协同进化者:没有颠覆,只有助力转型升级

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一度被很多人用来比喻今天金融行业的竞争态势,人们因此一度得出金融科技将颠覆传统金融的判断,但后来的学者逐渐意识到,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并非你死我活,更普遍的情况是“协同进化”,今天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格局也是如此。

在中国金融科技的市场上,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和金融科技企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达成合作。这一方面与各方的产业定位有关,更重要的是监管的政策导向,自此轮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开始,做金融就要有牌照这个要求屡次被监管机构所强调,特别是去年年底对于现金贷的监管政策,更让很多金融科技从业者看清了现实。

金融行业有它的特殊性。虽然高层定调它也是竞争性服务业,但是从国家的产业政策来讲,它是不可以也不能被颠覆的。

当互联网金融从“野蛮生长”进入到“合规经营”的下半场时,传统持牌机构登上了前台。在这样的产业定位中,金融科技企业的价值在于和银行进行协同创新,用阿里云总裁胡晓明的话来说,现在中国的市场已经进入到了这样的一个阶段,最高的商业价值就是于帮助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银行对于科技金融的需求不外乎场景、获客、风控、催收和智能投顾等方面。目前,这些细分领域都有金融科技的服务提供商。银行可以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的方式,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阿里金融云总经理徐敏将银行需要的能力总结为交易引擎、交互升级、场景引入、金融智能和产融结合等五个方面。

郑毓栋是PINTEC集团璇玑CEO,他和同事正在将公司研发的智能投顾引擎嫁接到银行身上,从而为银行提供智能资产配置服务的能力。目前,他们相继与江西银行郑州银行哈尔滨银行达成合作,通过赋能银行来服务客户。现在很多与璇玑合作的金融机构是按照合作的业务效果来付费的,这样一可以减少银行的初始投入,同时也能倒逼金融科技公司为结果负责。

在传统的银行科技服务市场,IT外包服务商的角色更类似于建筑工程队,他们只对项目的完成而非结果负责,系统开发的真正成效往往不被人关注,从事了这个行业将近30年的曾硕对此有深刻的体会,现在他的公司在尝试用新的方法,通过业务收益分成的办法来和金融机构达成更深入的合作。

在将银行与金融科技更好的联系在一起这件事情上,技术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作为资产发起方的银行,在将资产和资金对接的时候,还没有形成自动化。未来,随着系统进一步的对接和区块链的引入,资产和资金对接更加标准化、自动化和合规化,转让资产可以做到逐笔穿透和底层溯源,这为基于数据的科技金融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银行来说,能力建设是最重要的,这种能力的获得,既可以来自于银行自身的投入,更可以借助市场和资本的力量。

比如,2018年初,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第四范式于宣布完成B+轮融资,并同时宣布获得来自工行、中行和建行三家国有银行及所属基金的联合战略投资,这是国有银行业第一次大规模集体投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再比如,今天招商银行就在通过内部基金孵化的方式鼓励金融科技的创新研发。

而文章开头的小Z,也已经准备从银行基层岗位辞职,他将继续践行自己的金融行业梦,只不过这会儿他会寻找金融科技工作方面的工作。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4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