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银行和互金这次达成了默契:个人消费金融是大戏

陈凯 · 零壹财经 2018-03-30 11:45:32 阅读:18387

关键词:互金大数据盈利能力风险

消费金融已经成为银行、消金等持牌机构和互金等新金融服务企业拓展业务能力的主要领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零售银行的重视经历了对公经济周期展现,监管考核和零售业务价值空间凸显等多个因素的周期作用;而对于互金行业而言,虽然也经历了早期围绕资产包业务而进行的迟滞,但最终在用户、场...

消费金融已经成为银行、消金等持牌机构和互金等新金融服务企业拓展业务能力的主要领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对零售银行的重视经历了对公经济周期展现,监管考核和零售业务价值空间凸显等多个因素的周期作用;而对于互金行业而言,虽然也经历了早期围绕资产包业务而进行的迟滞,但最终在用户、场景和监管的推动下实现了聚焦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形态。

到目前,国内对个人消费金融市场的服务能力已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局势,而银行和互金在这个业务领域则实现了高度的一致和默契,不论是网贷平台的个人信用借款,分期服务,还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信用贷款,都在围绕个人的金融服务上开始服务提升,这几年也将在这个单点上实现横向突破。

上市银行集中披露年报,零售业务成为高速增长点

最近是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高峰期,对于国内的银行股而言,今年的银行年报除了在业绩上实现了行业调整的基本目标:资产质量优化,利润增长保持稳定,业务调整更趋健康。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是银行的零售业务已经成为各银行集中披露的焦点。

从已经披露的主要银行的财报看,零售板块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新增长重要支柱,并正在发挥出更大业务潜力。以业内最主要的分析标的招行和平安、中信等来看,在零售业务上都实现了预期的增长。

2017年招行零售营业收入1062.21亿元,占全行营业收入的51.29%。其中零售净利息收入693.28亿元,占零售营业收入的65.27%;零售非利息净收入368.93亿元,占零售营业收入的34.73%,占全行非利息净收入的55.81%。2017年平安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收占44.14%,同比增长13.55%;零售业务净利润占比为67.62%,同比增长26.4%,而批发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22.17%。

中信银行2017年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543.47亿元,比上年增长27.03%,占该集团营业净收入的34.68%;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3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69%,占该集团非利息净收入的59.88%。

近期更引发市场关注的是,浦发银行等在信用卡业务上实现了营收和市场发卡量的快速增长,也进一步凸显了商业银行在零售业务上进行推广的决心和业务意图。

互金在监管与市场调整中实现消费金融聚集

目前银行业和互金行业都在利用各自途径和渠道进行个人零售业务拓展。几年之前,银行在直销银行和投融资服务平台上进行创新,以寄希望通过线上销售和银行生态内的信贷撮合来实现非银行市场的逆袭。从现在各个银行在财报中公布的数据看,帮助银行实现逆袭的恰好是银行的传统业务:信用卡中心,个人循环贷款,并且通过大数据和风控技术的革新实现了传统业务板块的新生。

这也让笔者想到了从2013年开始起步的互金行业,当时主要的产品逻辑就是帮助借款人和投资人在线上完成个人借贷撮合服务,主要市场空挡也便是传统金融相对服务不足的个人零售市场,将银行门槛以外的次级用户和信用不完整用户用数据和科技力量进行更完善的定价和信贷管理服务。加上电商、O2O以及各种线上消费习惯的产生带来的海量线上线下场景,互金服务的逻辑也逐步从无场景的个人借款撮合走向了融入场景的借款撮合服务,最典型的是一些已经上市的分期电商类公司。

可以说,面对互金这几年在个人信贷撮合方面的飞跃发展,商业银行也集中开始在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发放量和信用卡分期、循环等业务领域开始集中资源进行推广。其市场背景就是国内以个人消费金融热潮带动的居民生活和购物消费带来的围绕以个人信贷和分期为核心的金融服务。

而对于互金而言,对于个人的信贷服务,其实也实现了从外围式分散布局到全行业集中布局的趋势,因为早期在网贷等模式中并没有实现完全聚焦于个人的模式,而是通过以B端服务为切入的方式实现了资产的类证券化,这种模式在逐步与监管的融合中走入末路。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撮合模式也基本上都是小额、分散的个人信贷或者车贷等抵押模式,也围绕用户的消费和资金使用场景而进行。

不过随着这几年互金行业在传统银行服务的信用人群以外的数据建模和风控能力的加强,特别是一些强用户场景和以支付数据为基础的交易场景衍生而出的信贷服务中,以个人消费金融为标的的借款产品开始出现了强有力的爆发趋势,包括微粒贷、借呗等借款产品都已经实现了千亿级的放贷规模和持续的盈利能力。另外也引发了行业内一波个人信用借款产品的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并也直接带动了去年11月以来的互金企业上市浪潮,趣店拍拍贷、和信贷、乐信等企业纷纷上市。

在这个过程中,互金企业后期大多以科技金融能力,加强各自的用户获取和数据分析以及风控管理能力,在用户、数据、场景匹配的基础上获得以个人信用借款和分期等偏消费类金融产品的推广。从互金行业本身的发展能力而言,这也更接近行业发展的本质逻辑:满足银行客群服务能力之外的普惠金融客户,并进一步通过线上的流量和用户场景进行高效快捷的借款服务。

银行并非后知后觉,互金也需要加强产业周期化能力

站在目前的关口,对于银行而言,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并非“后知后觉”,特别是在国内消费升级和产业化提升完善的前提下,立足于消费和民生需求的金融服务成为银行转型和优化业务机构的主要重点。银行在这一块的主要着力点是个贷和信用卡中心的业务,信用借款的额度一般比互金机构的要高,利息成本也相对较低,而信用卡中心则成为主要银行拓展零售用户群和带来多元化零售收入的主要方式,增长信用卡发卡量和流通卡量,并保持授信余额的增长,为信用卡部门带来分期、循环等主要收益。

银行在消费金融服务能力上的相对不足是场景和用户需求的精确把握,这与很多互联网公司依托的线上交易和消费场景以及数据风控能力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劣势。但是其核心优势在于传统个贷客户和信用卡用户的保有量都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对于优质客户的服务能力也相对较强。

互金企业在消费金融服务的比拼中,则相对要加强自身的产业化周期管理和风险备付的能力。目前以纯线上的信用借款产品为主的信贷模式并没有经历完整的产业经济周期,且在用户数据和场景的匹配中需要衡量不同渠道和用户的转化和定价能力。加上金融监管未来对于互金行业的政策管理和可能出现的小范围风险,都需要具备较高的防风险能力。

如果从产品的金额和管理方式来看,互金行业的消费金融服务其实更多像是一个具备互联网特色的,简约版的,额度较小的借款和分期行为产品,并且其市场敏感度和面临的用户、投资者和监管环境都更为不确定的一个新金融行业。即便如此,有理由相信,互金行业走出的这种模式也将成为与商业银行等持牌机构竞争消费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主体。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