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乱世能否出英雄?腾讯打算这样PK阿里

来源:界面 作者:黄杰 日期:2015年01月16日    【字体:

  央行1月5日批准包括腾讯征信有限公司(下称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在内的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期为6个月。
 
  阿里和腾讯这对互联网诸多细分领域的老对手,在征信领域将再次展开PK。以社交数据为核心的腾讯征信在用户数量上似乎比以电商交易数据为核心的芝麻信用更有优势。芝麻信用凭借着支付宝、淘宝、蚂蚁微贷等合作方,已经整合了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而腾讯征信则坐拥8亿的QQ账户、超过5亿的微信账户、超过3亿的支付用户,以及QQ空间、腾讯网、QQ邮箱、微博等多种服务上聚集的庞大用户。
 
  在1月14日的分享会上,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在准备期内腾讯征信将主要进行系统和产品的完善工作,并不排除提前开业的可能。
 
  据腾讯征信负责人、财付通信用产品和业务中心高级总监吴丹介绍,尽管腾讯征信脱胎于腾讯子公司财付通,但未来将与财付通并驾,成为腾讯全资子公司之一。
 
  目前经过升级的腾讯征信对数据获取有了更加开放的态度。除基于腾讯内部的数据来源外,腾讯征信亦将外部数据纳入其信用评估中。“外部数据包括央行、社会经济数据如机票交易、教育机构、其他信息公司数据等参考标准,都会影响信用评分的判定。”杜弘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与财付通、社交数据和虚拟财产数据免费获得不同,外部数据的采集将产生付费成本。
 
  尽管社交数据异常庞大,但业内对其成为信贷的依据有诸多质疑,一大原因在于社交数据并不包含交易。全球著名P2P公司LendingClub此前曾利用Facebook的社交网络数据发行信贷产品,但遭受了巨大亏损。
 
  吴丹在回应社交数据判定信用评分的可行性时称,腾讯征信模型研究团队已经验证,社交数据可以明显提升个人征信的准确性,“首先,沉睡于腾讯的用户行为数据数量庞大,而腾讯征信已于两年前对其展开建模研究;其次,与征信直接相关的金融违约‘表现数据’,腾讯并不缺少。”
 
  对于社交数据是如何判断违约风险的,吴丹亦举例称,欺诈风险是金融机构严格防范的风险,多表现为集团欺诈,而腾讯通过分析欺诈用户的社交数据发现,欺诈用户的社交圈周围很少有真实用户。
 
  “腾讯有自己的信贷产品,并在几年前就开始在国内城市发放小微信用贷款,由此得出用户的还款表现分析。”吴丹在描述其金融数据分析时说。据了解,这些信贷产品数目多大500元至1000元之间,草根群体和腾讯征信本身客户定位一致。
 
  华南一家征信公司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征信公司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信用报告查阅费、为信贷机构提供分析报告、数据深挖掘等利润点,尽管业内普遍认为征信市场价值超过千亿,但他表示目前多数征信公司仍处于亏损的状态。
 
  根据杜弘在分享会上的描述,腾讯征信已经确定了两大商业模式,分别包括对企业(toB)和对个人(toC)两个利润点,分别包括提供信用分析报告和推荐信贷产品。
 
  具体业务规划上,B端业务中,基于信用评分和报告,腾讯征信将为企业提供规避信用风险服务,同时,通过人脸识别和身份核实技术,降低欺诈风险;C端业务中,通过对用户行为和信用数据的分析,腾讯征信将为其推荐来自合作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
 
  “B端对企业提供征信报告是收费的,但标准尚未明确;而在C端,个人查询信用报告的同时,我们亦不排除向个人收费的可能性。”杜弘表示。
 
  腾讯征信在其官方资料中称,目前已与多家P2P、银行和保险公司接触,商谈前述公司接入腾讯的个人征信体系中。根据杜弘的介绍,在这一信用体系中,信贷机构在获得腾讯提供的信用数据同时,亦会分享其自身信用数据。
 
  在回答腾讯征信与微众银行大数据征信的关联时,吴丹介绍称,腾讯征信在为微众银行提供征信帮助的同时,微众银行也有较为独立的征信分析体系。
 
  从央行喊话腾讯、阿里进入征信市场,到个人征信牌照基本落地,马云、马化腾、马明哲“三马”齐齐进入个人征信业。引发全民关注的同时,也带来征信业内不少质疑。前述征信公司负责人称,“三马”征信公司同时是数据的产生和销售方,这与征信公司定义的第三方是有出入的,而在实际运营中,借贷数据的真实性是最大风险。
 
  “信贷公司将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作为风控参考,实际上是有很大真实性风险的,目前征信市场的真实情况与纸面描述相比要混乱得多。”前述征信公司负责人称。
 

标签: 征信 腾讯 阿里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