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博文】监管P2P行业108条“负面清单”出炉,判断你所投平台是否正规

多信金融研究院 · 零壹财经 2018-08-22 14:09:28 阅读:937

关键词:中国大数据监管体系自查风险

管理层日前下发了全国统一的P2P行业整顿108条“负面清单”,所有还在经营的P2P机构都开始参照这个清单做最后的整改与自查,以期能在第一时间以合法身份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告别长期以来“无证经营”的尴尬状态!  投资者对“备案”这件事也充满了期待,毕竟由监管层亲自过审(背书...
管理层日前下发了全国统一的P2P行业整顿108条“负面清单”,所有还在经营的P2P机构都开始参照这个清单做最后的整改与自查,以期能在第一时间以合法身份纳入金融监管体系,告别长期以来“无证经营”的尴尬状态!


 投资者对“备案”这件事也充满了期待,毕竟由监管层亲自过审(背书)的P2P的机构,未来爆雷、跑路的风险会小很多。在多信金融研究院看来,尽快推进备案制,对P2P机构进行分类差异化管理,已经成为了当下重建社会对P2P行业信心最为关键的举措。

换言之,只有进入监管层的备案名单,P2P机构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被救上了岸,不必在雷声与口水组成的苦海中搏命挣扎!

 
那么,会被政府救上岸的P2P究竟长什么样?

有人说这个问题很简单,严格按照108条“负面清单”的国标,做好整改工作,验收合格之后自然会纳入政府备案的名单。

 
要是这么想的话就太不了解国情了,合规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不满足国标要求的P2P机构铁定无法备案(注定无),但达到国标的机构却不一定能备案成功(未必有)。
 

举个例子,在国内有资格、有实力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企业有数千家之多,但迄今为止,监管层只下发了17张民营银行牌照。在P2P行业大动荡、大清洗之际,能过备案的企业一定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绝非“撞线”即备案。 



也并不是“会哭的娃娃有糖吃”,可以想象用哭闹的方式“威胁”或“绑架”舆情,以“大到不能倒”为理由要求过备案,那最终的只会进入合规整改中的“清退”名单。且不说见识过金融大风大浪的监管层不是被吓大的,如果让这类企业“跨栏”成功,以后还怎么监管?在这种情况下,相信监管层甚至是不介意“撕票”的。

 
 

多信金融研究院倾向于认为,最终能上岸的P2P机构,肯定不会是乖孩子。要是仅仅满足合规的要求,那么什么业务都不做,或者把业务亏本来做,一定能达到标准,但这样过备案的P2P机构,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毫无意义,要么因为合规管控下的亏损业务无法持续经营,要么就是寄情于过备案之后再偷偷违规。



 所以,监管层需要的P2P机构,是既能够合规,更能合规框架之下做出创新、做出业绩,真正让多方受益实践普惠金融的“皮孩子”。

 
简单的说,按照“负面清单”国标规定,P2P平台不得在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如线下门店、楼宇、地铁)开展宣传,此外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业务宣传,也是被列为禁止项的。而线下门店,只能开展信息采集、核实、贷后跟踪、抵质押管理等行为。

  • 那么,对于习惯了在线下发展用户的P2P机构来说,要主动的学会用互联网工具来实现“低成本获客”,这对渠道、策划、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也更符合P2P行业兴起于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此其一;

 

  • 其二、在打破了刚性兑付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鉴别出“有毒”资产,P2P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正体现在此,在银行看不懂、辩不清的创投领域,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的科技金融赋能,有效甄别出“有毒”资产和靠谱资产,通过给中小企业输血,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并实现投资人资产保值增值的诉求。


在经营行为上要合规,在思维模式上要大胆突破、创新,这才是政府想要的普惠金融!


文/多信金融研究院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3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