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宜信财富员工涉嫌诈骗,卷走巨额资金后自首
一本财经 · 零壹财经 2018-08-10 09:00:05 阅读:12197
[/align]
最近,行业风声鹤唳,行业老大宜信财富也出事了。
但和其他平台不一样的是,这起事件并非暴雷,而是其上海分公司的内部员工,在卷走客户资金后消失。
7月12日,宜信财富官方的公告证实:客户经理刘业成因涉嫌诈骗,向警方自首。
据多位受害人收集的数据,这次事件受骗人数达到数十人,“被骗资金起码上亿元”。
而宜信财富官方表示,刘业成有可能接了非宜信业务,所以受害人包括非宜信财富的用户,受骗金额总计约4、5千万元。
为何一位客户经理能卷走巨额财富?谁又该为这起事件负责?
01被骗上亿
近日,多位投资人告诉一本财经,他们投资宜信财富的钱,被骗走了。
“最近几个月,我先后在宜信‘好望角’上,投资了180万元。”上海的投资人薛璐表示。
她先将这180万打给了宜信财富员工刘业成。
“他说会将钱转给宜信财富,这就算投资成功了。”薛璐称,但奇怪的是,这些房产投资,始终未在宜信财富APP上显示“投资成功”。
她突然警觉。7月5日,薛璐赶往宜信财富上海分公司去求证。
令她吃惊的是,门店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
仔细一问,这群人的情况居然和她类似。“大家情绪激动,不少客户甚至在小会议室里嚎啕大哭。”
这一点,得到了宜信财富的确认。他们表示,从当天就有人过来求证,直到现在都有人来。
原来,那位叫刘业成的宜信财富员工,并未将钱交给公司。
这里面涉及多少钱?多少人?
薛璐和其他投资人一起统计过数据,他们表示:“这次被骗的有几十位投资人,总计超过1亿元。”
这其中,还有不少年纪大的老人。他们拿着毕生的积蓄,一下就投资了上千万。
而宜信财富官方表示,刘业成有可能接了非宜信业务,所以受害人包括非宜信财富的用户,受骗金额总计约4、5千万元。
7月12日,宜信财富在官网上,也曾对此事发表声明:客户经理刘业成,因涉嫌诈骗,已向上海市公安机关自首。
02谁的责任?
刘业成到底是谁?他到底做了什么?
宜信财富一位员工透露:“刘业成是带队的小组长。”而他的名片却显示为:执行副总监。
这样一位赞誉满身的明星员工,为何卷入到如此庞大的资金迷案之中?
多位投资人透露,刘业成销售的,是一款名为“好望角”的产品。
据官方资料显示,宜信“好望角”成立于2014年,是针对高净值客户的移民金融产品。
这款产品能帮助中产阶级以上的阶层,投资移民海外,比如美国、加拿大。
除此之外,它还能帮上述人做海外投资和理财,比如海外置业、财税规划等。
所以说,好望角是一款美元投资项目。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正在收紧资金出海渠道,每人每年只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
也就是说,每人每年的海外投资,也不可能超过5万美金。
“但刘业成说他可以解决。”投资人王振威称,刘先找到他,说外汇管制,他可以轻松绕过。
“所以,我们的钱要先给刘业成,让他去换外汇,才能再转给宜信‘好望角’。”王振威称,这就是钱必须过刘业成手的原因。
而多位投资人称,刘业成经常帮客户们换外汇,即便不是用于投资。
至于换外汇的方式,刘业成从未对外部透露。
其实,市面上很多针对高净值用户的理财投资产品,都有一些绕过“5万美金限额”的方式。
这在行业,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但这明显是违规行为。
公开资料显示,个人非法汇兑累计相当于20万美元以上金额,将被追究刑责,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财富管理公司却将这当成了日常操作,帮助高净值客户资金出海。
薛璐曾通过刘业成,成功投资过宜信财富的海外项目。
所以,对方再次问她要钱的时候,她并未提防。
和刘业成同一个项目组的周越称,刘业成在收集了大量用户的钱之后,并没有将钱转给公司,“伪造了很多事情,欺骗了所有人”。
违规兑汇,甚至让一位员工经手上亿资金,这样的操作实在是漏洞重重。
因此,被骗的投资人们称,在这件事情上,“好望角”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后者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好望角”的合法合规部负责人在对投资人的回复中称:“我们没有报警,因为刘业成没有从我们公司偷钱。刘业成诈骗事件是他个人行为,我们没办法替大家报警。”
“一句个人行为,就将宜信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投资人们对此,极度不满。
而宜信财富回复称:“我们会陪同宜信财富的受害人,去警察局报案。但我们也不知道刘业成骗的钱,去哪里了。”
直到现在,投资人手头的钱还没有追回。
这笔巨额财富去了哪里?
刘业成是否只是一个替罪羊?
为何宜信的公告,发了又删?
这宗迷案,远没有到水落石出的时刻。
03内控问题
而这样的事件,并非孤案。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信和富投资用户,曾被其业务员卷走数十万元。
有一家刚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曾经遭遇严重的欺诈事件。
其信审部门的总负责人,居然在外面开了一家中介公司,专门帮人开后门放款。
直到出现了上千万的坏账,公司才发现异常,开始追查。
“这个人就是一个资深的中介,伪造了国外知名金融公司高层的简历。”调查此事的负责人称。
事实上,线下业务更容易发生欺诈。
这主要是因为,线下业务人工操作比重很高,员工欺诈事件风险高。
内外勾结,这是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难以回避的问题。
但行业的现状是,内控,常常是“事后诸葛亮”,直到出现问题,发现漏洞之后,再紧急修补。
内控,其实需要搭建一套密不透风的体系。
首先,在招人的时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
比如,风控的核心岗位,通常是中介和黑灰产最想渗透的部门,需要严格把控。
其次,要搭建密不透风的预警机制和管理制度。
比如,信审部门的异常操作、调取记录,都需要做出预警处理,提醒三次之后,就需要人工介入审查。
例如在宜信的这个案例中,就不应该让员工轻易碰到钱,需要进行风险隔离。
譬如,一些机构就明令,“用户的钱不可以过员工账号,必须充值到公司的对公账户”。
而最关键的是,要设立更加合理的奖惩机制。
比如,销售人员的提成机制,不能立刻和业绩直接挂钩。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采取的方式是,等客户完全还款后,再提成。这就避免了内外勾结进行欺诈。
除此之后,一些机构还会采取一些科技手段。
比如,收集员工的行为数据,“他们手机上的所有操作,都有记录。”业内资深人士吴哲东表示。
但即便如此,内控事件发生之后,也极难取证。
因为内部员工知道公司所有的风控漏洞,也知道如何绕过规则。
取证难,甄别难,大多数时候,要等到真实损失产生后,欺诈行为才能被确认。
内控,经常沦为“事后监管”。
所以,在此时,用户的识别风险意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常情况下,机构会提示用户风险,而这总是被投资人选择性忽略。
结语
这样的案例,在金融圈实在不算少见。
当一个亿放在你面前的时候,实在很难去坚守善良和初心。
“你之所以不被利益吸引,只是因为利益不够大而已。”
在金融汇聚的利益之地,只能通过严密的制度和规则,来束缚人性和欲望。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