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区块链,不是bad boy......

肖飒 · 零壹财经 2017-11-21 14:59:43 阅读:30443

关键词:ICO区块链去中心化安全

今天为老朋友打气,在后ICO时代区块链的应用还是遭遇了很多不解和猜忌,今天我们想说,区块链不是bad boy...... 区块链不是坏孩子 所谓区块链,说的是一种按照时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

今天为老朋友打气,在后ICO时代区块链的应用还是遭遇了很多不解和猜忌,今天我们想说,区块链不是bad boy......

区块链不是坏孩子

所谓区块链,说的是一种按照时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由于账本的特性是“只有记账内容是唯一的时,其记账内容才具有可信任性”,因此记账系统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中心化系统。然而这种中心化记账系统却明显存在着不足之处,即当遭遇损坏篡改时,整个系统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因此“去中心化”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实现这一目的却并那么容易。

对于记账系统而言,“去中心化”就意味着账本人人保有、账目人人可记录,账本人人保有并不困难,难就难在当账本人人保有并实现人人记账的条件后,记账系统内容的唯一性就必然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同的参与记账系统的主体均保有初始完整的记账账目,而当随后的记录开始后,期望每个记账主体所计入的账目均为完全一致从而保证账目从始至终的一致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正如上文所说,作为一个记账系统,其自身账目内容的一致性是任何记账系统的基本要求,而当每个参与主体的账目都是只属于自己而与任何一方都不相同的时候,那么这个记账系统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作为绝大多数数字货币的构建基础的区块链,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正如《经济学人》中所说的:区块链是一个制造信任的机器,在任何需要信任的领域,区块链都有用武之地。

“人之初性本善”,区块链被创造出来也不是为了违法犯罪。笔者不同意一些国内砖家的观点,说区块链本身就是“犯罪工具”,其实,简单将区块链理解为一种加密技术,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降低,也许更符合实际。

而在今日,搭建在区块链基础上的各类应用则以其各类新属性,如匿名性、加密性、去中心化等,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区块链技术也确实被应用到实体经济的各个领域。

传统的农业产品溯源,让城市里的妈妈看到孩子食用的食品是怎么一步一步生长、生产、流通,再端到餐桌,而且内心确认这个过程是“非人为”控制捏造的,那么,信任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机会大大上升。

在金融监管方面,各地金融监管机构也在尝试采购区块链技术为主体或载体的智能监管,据了解,某电子票据交易所也采取了区块链监管手段,并取得了效果。

在娱乐领域,除去火爆的IP区块链之外(将文学作品等用区块链技术做防盗版剽窃处理等),还被深圳某家企业制作成“粉丝投票z链”,让最喜爱的明星、最受欢迎的电影演员等评比更公平,而不是像飒姐接到的电话一样,如果想被评为什么最佳律师要赞助N万元,俺嗤之以鼻,结果被排到了十个入围人员的第9名,如果有了区块链技术,起码可以让刷票的事情减少,净化行业评比的空气,也给大家的微信朋友圈增加一点清净,否则,每天充斥各种拉票信息,人情、面子,好纠结。

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忽视它却是万万不能的

区块链被热捧之后,漫山遍野都是区块链“小作坊”,国人智慧又把ICO引进到区块链激励中来,一时间风头无二,如果你不学点“哈希值”都不好意思在闭门会上跟人家打招呼。

但是,区块链毕竟不是万能的。

实体经济的运行发展,光有润滑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钢筋混凝土,还需要一双双勤劳的手。咱们举个例子,人们的需求是冬天能在北方吃上新鲜蔬菜,区块链也许能帮我们回溯蔬菜发芽、成长、结果实的过程,但变不成维生素和叶绿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请读者们注意,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物质的精神的都有,区区一个“区块链技术”也许只能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我们可以尊重和使用这种技术,但不能指望这种技术解决一切问题。

从国外回来“拾漏”的区块链投资人,听到了太多鸡血的故事,有一次Y女士请我吃饭,谈及她投资的区块链项目,还是微微叹了一声,说了一句:真创新寡,伪创新多。

在笔者看来,这也是一线投资人的真心话。

尽管如此,但也不能因此就对区块链技术丧失信心,真创新寡,伪创新多,仅仅是因为盲目跟风者众,与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任何一个新兴行业诞生之后,都必然会经历这样的一场“灾难”,但随着行业发展的不断成熟、不断进步,这样的情况必然会得到遏制,最终剩下那些真正有技术、有市场的“真金”,例如以太坊这一已经经受了行业考验的“真金”。

以太坊官方网站对自身的定义是“以太坊是一个去中心化且运行智能合约的平台”。换句话说,以太坊的本质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平台,构建目的在于运行使用智能合约的应用程序,可以将社会中大量的中心化系统构建以分布式去中心化的形式在以太坊上进行重构,从而完成整个以太坊架构体系下的去中心化。

以太坊自身产生的以太币,也被称为“gas”,是运行以太坊的必要代币,当用户利用以太坊提供的各类模块进行应用构建时就必须支付以太币作为“燃料”,从而使用以太坊进行应用的编程。如果将构建应用看作是拼积木,那么在以太坊上“拼积木”就可以直接运用以太坊提供的“墙面”、“房顶”等等已经成型的模块,使用者仅仅只需完成模块的拼接就能够完成自身的应用,从而在速度和效率上得到极大的提高。

上述应用就是以太坊的核心构成——合约。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要实现一笔交易以购买某个东西,那么整个交易的流程可能将分为很多个步骤。首先你需要在对你购买的进行检视后交付资金,与此同时再由对方交付财物,如果再复杂一点,交易行为可能还会涉及交易的见证、律师的参与、资金或货物的担保、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等等一系列步骤条件。

而在以太坊系统中,这一切将极为简洁,用户仅需要将一段代码的激活条件设定为双方协议达成,那么一旦买方卖方就协议内容达成合意,代码将自动激活并将买方的资金转给卖方的账户,同时将卖方物品的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所有,也不再需要其他操作。

这就是合约的典型作用表现,智能合约像是个身处在以太坊内部的自动执行者,当使用者向智能合约发送一定的信息后,该智能合约就会依照已有的编程内容进行自动运行,并在运行结束后返还一个结果从而完成智能合约的运作。而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几乎是没有边界的,凡是用户所能想到的几乎都能通过智能合约的搭建而实现,这也正是以太坊巨大的潜力所在。

区块链行业,如今到底什么样

要将区块链技术具体到各类应用,那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要明确究竟用的是“哪个链”。目前,区块链大致分为三类,私有链、公有链以及联盟链(也称行业链)。

私有链指的是仅仅利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至于主体,则可以是公司,也可以是个人,仅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其本质和其他分布式的存储方案没什么分别。

公有链则指的是世界上任何个体都可以发送交易,并且该交易可以得到区块链的有效确认,同时保障所有区块链节点都参与其中,任何人均可加入其公示过程的区块链。一般我们说的普通意义上的区块链,均是指各类公有链,这是最早最初的区块链,也是目前运用的最为广泛的区块链,其典型代表就是以太坊,而现今世面上流通的各类数字代币也均是基于公有链技术而产生流通的。此类区块链的优势在于其规模普遍较大,因此很难受到攻击、遭到破坏,因此安全性较高。但是也正是因为其体量较大,因此必然的结果就是权限模型复杂、交易延迟较大等问题。

至于联盟链,则指某群体内部预先指定多个节点为记账主体,每个区块的产生由所有的预选记账节点共同决定,除此类节点外的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是对于记账过程不再参与,而其他任何人则可以通过此区块链的开放部分进行限定的查询。联盟链,它相对于各类公有链的规模较小,因此其权限就很容易控制,交易的性能也自然较公有链更高,但是也是因为其规模上的不足,因此其信任度也普遍不足,一般需要机构主体的背书,同时也更容易遭到攻击。

要将区块链进行有效的利用,那就应该根据自身需要的不同而决定究竟适用何种区块链,毕竟各自优势不同,术业有专攻。

尽管区块链技术是伴随着比特币作为其底层技术而出现的,但是从目前来看,该技术的衍生价值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比特币,其应用领域之广,适用领域之多,已经引起了许多机构、企业、甚至国家的重视。

在目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中央银行、瑞士银行,以及一些保险、期货公司,都在争相开发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国内,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多的得到重视,中国央行、工信部及相关政府都在积极研究和行动中。

中国央行将发行数字货币定为战略目标,并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院。而工信部则在去年10月份发布了第一个官方的指导性文件,并于今年5月份由工信部主导的“首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峰会”上助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以对区块链技术标准化进行规范。

除了上述积极开发区块链技术以期对自身本业予以推动的行业机构外,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有着自己的行业组织。国内有影响力的区块链联盟有以下三个:China Ledger、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CBRA、“金联盟”(金融区块链联盟)。

这还仅仅只是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三家区块链行业组织,实际上国内的区块链联盟远远多于这些。至于国际范围内的区块链组织,一般认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区块链联盟有两个:

1. R3,全球顶级区块链联盟。R3联盟成立于2015年年底,互联网金融的科技公司R3 CEV聚集了42家知名银行组成了R3联盟,致力于研究和发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

2. Hyperledger,超级账本。超级账本成立于2015年12月,是由Linux基金会发起并管理的开源项目,它通过创建通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协助组织扩展、建立行业专属应用程序、平台和硬件系统来支持成员各自的交易业务。超级账本现已拥有160个成员,日前百度旗下百度金融正式加入Hyperledger超级账本开源项目,成为该项目核心董事会成员,其中核心董事会成员还包括美国运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戴姆勒、美国证券托管结算公司、富士通、日立、IBM、英特尔、摩根大通等金融、医疗、物联网及航空等领域巨头。

换句话说,相对于R3联盟而言,超级账本就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从金融行业扩展开来,力图在各个行业内建立行业的专属应用。从这一方面来看,超级账本开源项目的应用范围显然更广。

同时,百度金融、中国平安等企业在上述区块链国际联盟中的加入,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对于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视与关注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确实体现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区块链技术领域话语权进一步提高。例如百度金融就在大力搭建并完善区块链技术平台的同时,也希望通过参与Hyperledger超级账本项目的方式进一步推动全球区块链技术开源规范和标准的建立。

那么,区块链,怎么用?

可能很多人还认为,区块链仅仅还只是个遥远的科技词汇而并没有与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但事实是这样吗?

拿刚刚加入HyperledgerProject的百度金融对区块链的应用来举例,“百度-长安新生-天风2017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这是中国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

在这一项目中,百度金融作为技术服务商搭建了区块链服务端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并引入区块链技术,项目中的各参与机构均作为联盟链上的参与节点。

当前ABS市场的痛点遍布,各方参与主体无一幸免。对于投资人而言,项目风险评估偏重主体信用和外部评级,资产评估非标准化,无法保证资产的真实性;业务监管方则面临着信息披露不及时、不透明,缺乏精细化的风险监管等问题;资产提供方则必须解决融资过程复杂、链条周期长,无法及时获取业务进度的难题。总而言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对此,在11月16日举行的2017百度世界大会智能金融分论坛上,百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整合体系内外资源,搭建ABS业务平台化生态,针对资产方和资金方的痛点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解决方案——百度金融ABS云平台。

我们观察到,百度金融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利用区块链披露了资产、融资机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并将关键信息通过共识机制、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库真实、不可篡改和摧毁,在保证资产真实性的同时,降低了投资人风险成本。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都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各方参与主体的痛点、难点提供了清晰的解决途径:

1、为资产方提供底层资产信息数字签名

底层资产信息数字签名通过区块链精准记录每笔新生成资产的信息及相关数据,从而确保数据一致性并形成贷款合同,同时录入贷款数据库,永久储存,为未来业务提供有效参考,最后再加入百度大数据、黑名单、反欺诈、多头等增强信息。

2、为信托机构提供信托计划信息数字签名

信托计划信息数字签名是应用区块链技术将ABS发行方所提供的底层资产信息导入,发行人、承销机构及其他第三方机构都能参考真实一致的资产信息完成相应的职责。

3、为发行机构、律师、会计事务所提供券商信息、法律意见书、财务信息数字签名。

这类信息数字签名的主要作用在于记录贷款还款现金流信息,第一时间更新及监测真实还款情况,确保还款信息真实准确。

4、为评级机构提供评级信息数字签名

由于传统模式在各个环节存在信息滞后现象,区块链技术的引进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大幅提升评级机构同步信息的速度,能及时预警风险,对评级进行更新。

5、机构投资人可随时取得资产及资产明细变动信息

利用相应的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全程业务信息完整、可追踪,有利于提升ABS产品定价的准确性和对资金方的信息透明度,从而保障机构投资人能够随时获得资产及资产明细变动信息

至此,区块链技术就实现了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全流程应用,从而对旧有的ABS市场弊端进行了修正与改进,实现了业务流各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升。

而这,仅仅只是区块链在现实生活的应用中所体现出的一小部分。我们看到,BAT及一线大企业乃至国家机构,都开始纷纷试水区块链应用,将区块链的“信任”发挥到极致。

我们也相信,随着这些应用的落地,更多海外优秀项目将再次回归,国内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繁花似锦。

结语

其实,新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善用,区块链技术必然会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落地,从而为金融科技行业持续输出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推动全球金融市场的进步与发展。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