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监管趋严、上市潮近,消费金融一面海水、一面火焰
孙爽 · 零壹财经 2017-09-22 16:35:02 阅读:9907
作者:孙爽
来源:零壹财经网(01caijing.com)
本周的关键词是“消费金融”。
一、上市潮临近
——众安在线在港上市
9月17日,众安在线公布拟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详情,拟融资109亿港元,估值约为90-110亿美元。
根据众安此前披露的上市招股书(草拟本),2016年,众安保险保证保险的保费为5.17亿元,信用保险保费为1.03亿元,两者占众安保险总保费的18.2%。
而截至2016年12月31日,众安信用保证保险相关的资产约73%及25%来自或透过招财宝与小赢理财的保单持有人及其联属人士。此外,来自或透过招财宝的总保费占众安2016年消费金融生态系统的总保费约29%,而来自或透过小赢理财的总保费则占众安2016年消费金融生态系统的60%。
众安前三大股东及持股情况为:蚂蚁金服(16.0403%)、腾讯(12.0907%)、平安保险(12.0907%)。
——趣店向美国SEC提交上市申请
9月19日,趣店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书,计划最高筹资7.5亿美元。
文件显示,趣店目前主要提供现金贷款和商品分期付款服务,上半年总收入18.33亿元中15.27亿元为融资收入,税后净利润为9.7亿元。
——互金上市名单还在加长
其他被曝有上市计划的公司还有乐信、点融、量化派、用钱宝、手机贷、易鑫、爱钱进等。
这些平台都有消费金融业务,大有“还没启动上市计划就不好意思说在做消费金融”的架势。
二、监管趋严
——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受限
9月18日,保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保险业防风险、治乱象落实效果阶段性评估有关情况。保监会7月印发的《信用保证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被提出,该文件将信保业务的承保能力与净资产挂钩,保险公司将不得经营大额集中或不能直接穿透底层资产的高风险业务,切实防范金融交叉传递、流动性不足等风险。
如此一来,众安保险的信保业务或会受限。
——严查消费贷流入房地产
9月20日,网传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银监会广东监管局共同发文,严查消费信贷流入房地产的现象。通知明确要求,原则上将不发放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本月早些时候,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地也已下发类似文件。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06万亿,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
——多位监管人员提出穿透式监管,两位直言做金融就要牌照
9月18日,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发文称,要借鉴金融牌照管理国际经验,对金融科技业务穿透定性。
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9月15日,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刘国强表示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验、接受监管。
9月2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此强调要坚持持牌经营金融业务,实现监管全覆盖,并透露央行正在考虑提出“负责任的金融”理念,提高消费者风险自担意识。
三、结语
过去几年,由于中国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资金的充裕、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导致的可用数据增加以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有待提高等多重因素,中国消费金融崛起。
然而要画问号的是,这几年中国消费金融是否存在监管套利?中国的征信体系是否跟得上消费金融的发展?消费金融是否有系统性风险?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是否已经够高?
近日,标普将中国主权评级从“AA-”下调至“A+”,其中一条理由是“长时间的强劲信贷增长增加了中国的经济金融风险”。
虽然说不要“削足适履”,但审视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是没有错的。
近期美国消费金融亦值得关注。一面是高盛发布三年增长战略,对消费信贷寄予厚望;一面是网贷平台SoFi被曝业务推进激进。
一面要发展,一面要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各国各行各业莫不如是,这是发展的规律,是常识。只是在何种时点做出何种选择?这就需要人做出判断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