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中国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兴起与异化
信金研究院 · 零壹财经 2016-07-13 00:00:00 阅读:3284
关键词:金融资产交易
关键词:金融资产交易

国内的不良资产交易从1999年四大AMC成立之初的直接转让,到后来通过拍卖行公开交易再到交易所挂牌交易,走过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而金融资产交易所随着不良资产市场体量的逐步放大和政府关于国有金融资产的制度约束,2010年之后陆续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成立。
应该说,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金交所)设立之初就是为不良资产公开交易转让量身打造的,而后来的发展则逐渐承载了更多的交易功能和业务类型。本文通过各种公开信息,为读者梳理、分析和对比国内目前主要金交所发展历程及其业务特点。
1.什么是金交所
金交所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所,其特殊性在于交易品是金融资产或从金融资产中演化而来的产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通常指企业的下列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股权投资、债券投资等。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金融资产包括通货和存款、非股票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股权、保险准备金、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金融衍生产品和其他应收应付账款。
2.金交所产生的主要背景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政策需求
金交所的出现或者说产权市场的出现是中国近些年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国企改革中涉及到大量国有金融资产的流转交易,需要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交易市场。2004 年,财政部和国资委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其中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要求,但该文件并没有涵盖金融类国有企业。
为此,财政部制定了针对金融类国有资产进入产权市场交易的三个政策文件:《金融类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暂行办法》、《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财政部第54号令),尤其是财政部第54号令要求非上市金融企业国有产权的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省级以上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不受地区、行业、出资或者隶属关系的限制。这是当前各金交所诞生的主要政策依据。
(2)巨大静态金融资产需要盘活
中国各类金额资产种类繁多,增长迅速,尤其是这些年来包括信贷资产、信托资产、保险资产、各类收益权资产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等爆炸式增长,有研究估计未来五年中国金融资产规模高达400万亿。而按照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对中国金融市场总量估计,我国静态计算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达150 万亿元。
其中,以股票等为代表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品种仅占百分之十几,三分之二左右的金融资产几乎没有流动性安排,静态规模大概在七八十万亿左右。因此,大量缺乏流动性的非标资产需要转让交易盘活。
(3)金交所在交易所清理整顿中获得重生
2010年前后,国内的交易所曾乱象频发,市场风险急剧增大。为此中国政府于2011-2012年成了由中国证监会牵头的清理整顿部际联席会议,对各地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督促协调,经过2年的清理,关停淘汰了一大批违法违规的交易所。而在保留和备案的交易所中,金交所保留了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武汉、重庆、四川、安徽省共八家。
3.金交所的主要功能和定位
金交所全部由地方政府批准,且主要是由地方产权交易所发起设立,并接受地方金融办进行监管。金交所是中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的第四个层次,即四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而言,金融资产交易所主要为各类机构和投资人提供金融资产转让、交易、信息撮合、投融资、信息咨询等服务。主要的业务类型包括:
(1)基础资产转让交易:不良资产、信贷资产、信托资产、保险资产、应收账款、实物资产私募债权以及金融类国有企业股权转让等;
(2)衍生类资产转让:主要是各类收益权、债券融资工具等交易等;
(3)其他投融资工具及互联网金融产品等。
4.全国金交所概况
(1)基本注册信息
截止2016年6月底,中国国内经各级政府批准的金交所共有11家,分布在全国11个省和直辖市。主要注册信息见表1:
表1: 中国11家金交所注册信息
(2)业务定位与类型
金交所主要业务类型是围绕金融不良资产和金融机构其他类资产交易转让为主,但是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股东关系和政策倾斜不同,各家交易所的定位和功能有一定差异。
表2: 金交所业务种类与定位
5.代表性金交所对比
按照其业务特点、业务优势以及控股股东背景,11家交易所,可以分为3组进行对照分析:
第一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VS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
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天金所”,按照成立时间,算是中国最早的一家金融资产交易所,早期由中国长城资产和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发起设立,其定位是成为全国最大的以金融不良资产为核心的交易平台,截至去年注册用户407.0万,历史成交金额累计1.201万亿。后于2015年底引入蚂蚁金服、东方资产、中信信托等四家新股东,其中蚂蚁金服为第一大股东。新股东的加入被外界认为是天金所希望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发展,借助阿里的互联网技术和网络资源,实现其全国性影响力的战略定位。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是全国第二家金融资产交易所,简称北金所,仅比天金所晚设立9天。北金所早期是由北京产权交易所、信达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设立,定位于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主要的业务是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股权、实物资产转让。后于2015年引进由人民银行监管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作为第一大股东(29%),其业务结构发生变化,成为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指定交易平台(债券发行与交易),此外原有的作为财政部指定的金融国企资产转让交易功能继续保留。
比较而言,天金所和北金所的初始定位是类似的,业务差异也不明显。但是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股东资源不同,尤其是2015年两家同时都进行股权调整,引入新股东,业务发展轨迹开始异化,尤其是北金所坐拥北京的巨大金融资源和市场,在传统金融资产交易上面占据绝对优势,仅在金融不良资产交易领域估计占全国交易量的80%以上,更不要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带来的债券唯一交易市场的独占优势。
因此,北金所目前不缺乏业务资源,相比之下,天金所的地位较为尴尬,同类型的业务交易额远远低于北金所,也难怪需要借助蚂蚁金服等资源,另辟蹊径,走“互联网+”的道路。编者认为,由于线下金融资源或者说交易内容方面,北京远胜于天津,通过蚂蚁金服仅能在技术和网络上做到一个“形似”,天金所心心念的“全国最大金融不良资产交易平台”,恐怕只是水中花,镜中月。更何况,蚂蚁金服自己打造的网络司法拍卖系统和淘宝在线拍卖,已经在不良资产交易方面占有了一席之地。未来,天金所的定位和业务结构较难预料,一切取决于大股东的意图。
第二组:平安集团控股的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和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
平安集团对于金交所情有独钟,胃口极大,涉猎甚广。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就是互联网金融领域大名鼎鼎的陆金所,与蚂蚁金服齐名,2015年,陆金所注册用户突破2000万人,交易额突破1.8万亿。与北金所、天津所等不同,陆金所有着鲜明的互联网金融特色,源自于平安集团强大的金融生态圈的营造和对互联网技术的娴熟应用,因此陆金所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投融资平台之一,专注于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投融资业务,面向中小客户。
而平安控股的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与陆金所又有所不同,它是围绕深圳前海合作区,围绕创业股权基金及创业引导基金退出机制,服务于创新创业和中小企业,有着鲜明的区域特色。
此外,平安2016年初以2.36亿元底价成为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大股东。按照股权协议,中国平安受让的重庆金交所股权三年不得对外转让,且承诺2016年、2017年、2018年重庆金交所规模分别达到5000亿元、1万亿元、2万亿元。
平安的战略是构建四大板块的“大陆金所”概念,包括陆金所平台、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为其未来上市铺路。但是目前还看不到重庆金交所在整个“大陆金所”中的定位以及如何实现万亿交易额的承诺。
金交所有着很强的政策性和区域性特征,虽然陆金所从开始设立时就与其他10家金交所有所不同,侧重于线上资源的整合。但是深谙市场竞争之道的平安应该很快就会发现,线下与线上的结合才是平安发展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最佳模式,尤其是在并入地方金交所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整合了地方政策资源。
第三组:安徽、大连、河北、武汉、四川、海峡等6家金融资产交易所
这六家交易所,除了海峡金融资产交易所外,都在正常经营,但是尚看不到交易情况。总体上,作为区域性的交易所,发展规模和速度与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有关,因此这几家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
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在2015年进行了股权结构调整,引入深圳上市公司北京中科金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融IT开发)这一大股东,可能也寄希望于对业务的技术层面进行重塑,借助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
最后看看:北金所V陆金所
中国的金交所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政策性,最有活力的交易所基本集中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三个金融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市,这与交易所本身体现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是完全一致的。而把执传统交易所之牛耳的北金所和高度网络化的陆金所放一起比较,则很能体现出政策性与市场化之间的浓烈反差镜像:一个是在北京城坐拥海量资源注入的闲庭信步,一个是在上海滩谋划一城一池的殚精竭虑。
商业?政治?文化?总之,南北迥异。
相关阅读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