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LendingClub被逐创始人再造网贷平台:涛声是否依旧?

孙爽 · 零壹财经 2016-11-21 17:56:36 阅读:16232

关键词:lendingclub美国网贷陈天桥

图片来源:Bloomberg 亲手创办了全球市值第一的网贷平台、后被董事会逐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LendingClub创始人兼前CEO雷诺·拉普朗什(Renauld Laplanche,下文称“Laplanche”)经历了这一切。 现在,他带着新的网贷平台“Credi...
图片来源:Bloomberg

亲手创办了全球市值第一的网贷平台、后被董事会逐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LendingClub创始人兼前CEO雷诺·拉普朗什(Renauld Laplanche,下文称“Laplanche”)经历了这一切。

现在,他带着新的网贷平台“Credify”“卷土重来”。

此次重整河山,涛声是否依旧?

前传

故事要从头讲起。

维基百科[1]显示,
 

拉普朗什生于1970年,在法国长大,热爱帆船运动,并热衷于参与帆船竞赛。他拥有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税务和公司法研究生学位、巴黎高商(HEC)和伦敦商学院的MBA学位。

1995到1999年,拉普朗什是律师事务所Cleary Gottlieb Steen&Hamilton的证券律师和高级合伙人,起初他在巴黎工作,后来是纽约。他处理的案子包括并购、合资企业和与科技公司有关的投资交易等。

到纽约后不久,拉普朗什就离开了律所,和Franck Nazikian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TripleHop Technologies。这家公司在纽约世贸中心的北塔有办公室,911事件后损失惨重。

2003年,TripleHop发布了企业信息爬虫和搜索引擎MatchPoint。MatchPoint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如数据库、邮件、文件系统和网络等处的信息)整合进一个搜索入口,它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algorithms,一种机器学习技术)进行索引和以概念为基础的检索。MatchPoint还能协同过滤相关话题,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使检索页面做到“千人千面”,还基于特定于域的百科全书式的分类支持同义词的特定搜索(permit context-sensitive search where queries are expanded by synonyms from domain-specific the saurus-type taxonomies)。

MatchPoint被美国许多媒体(包括CNN、道琼斯、纽约时报等)采纳为优先搜索引擎。2005年6月,TripleHopTechnologies被甲骨文公司(Oracle)收购,MatchPoint被整合入甲骨文其他产品。根据媒体报道,Laplanche从这次收购中赚到了1000万美元。他搬到了加州居住,2005年6月到2006年10月在甲骨文担任产品管理和搜索技术负责人,负责搜索引擎产品的销售和整合。

2006年,拉普朗什离开了甲骨文,和苏海德(Soulaiman Htite)共同创立了网贷平台LendingClub。这一次创业的缘起是拉普朗什在TripleHop时发现他的信用卡利率高达18%,但他只能从银行存单中获取1.5%的收益。他想直接把投资人和借款人连接,来让投资人获取更高回报、借款人获得更低利率。

LendingClub起初是作为Facebook的一款应用上线的,这主要是为了测试用户对网贷的信任和从财务上帮助另一个人的意愿。当时,LendingClub是Facebook的第一批应用中的一个。



从这段资料中可以看出,拉普朗什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了关于金融和科技的知识,也有创办科技公司并成功退出的创业经历。

这种背景下,拉普朗什创立LendingClub似乎确实只需要“我发现银行赚的太多了”这一个契机。

事实上,拉普朗什的背景确实曾帮助过LendingClub发展壮大(LendingClub融资简史见下表)。

根据《LendingClub简史》,早在2007年夏,LendingClub成立不久就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简称SEC)进行了对话。2008年3月,SEC认定LendingClub平台上的资产支持票据是证券性质,需要准备重新注册。上述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2008年4月,美国监管机构对LendingClub发放的贷款属于未注册投资这一情形表示了关切。拉普朗什自愿提出暂停使用投资者资金发放贷款转而使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直到LendingClub完成在的注册程序后才允许投资者投资贷款,此时已是2008年10月14日。

相比之下,美国网贷平台Prosper成立得比LendingClub早运营了一年多(零壹财经注:Prosper于2006年2月开始运营),但它是被SEC要求暂停业务后才进行的注册,此时是2008年10月,其2009年9月才重新接受贷款申请。2012年LendingClub贷款发放量超过10亿美元,两年后的2014年4月,Prosper才有此成绩。

丑闻

根据华尔街日报[2]的报道,4月22日拉普朗什在纽约接受了“颠覆式创新”奖项,两周后,他被两名董事拉进会议室告知“24小时内必须辞职,否则将被解雇”,拉普朗什选择了辞职。

那么,拉普朗什做了什么导致他被逐出LendingClub?原因是LendingClub董事会聘请的律所Arnold&Porter发现了以下事实:

1、知道下属违背客户要求修改了贷款日期却没有披露给其他董事

根据华尔街日报上述报道,
 


3月底至4月8日之间,LendingClub向投行杰富瑞出售了2,200万美元贷款以使后者将之进行资产证券化,其中被称为“授权书(powerofattorney)”的借款人协议包含了之前一个版本的披露规定。

在这一部分中,贷款机构实际上获得了代表借款人采取行动的部分授权。杰富瑞曾寻求在贷款文件中更新“授权书”措辞,使其更加醒目。LendingClub同意从3月23日前后开始执行杰富瑞这一要求。

但该公司仍向杰富瑞出售了2,200万美元披露规定不符合后者要求的贷款,从技术上看违反了与杰富瑞达成的协议。

知情人士透露,杰富瑞最终也无需持有这些不符合该机构要求的贷款,到4月中旬LendingClub回购了这些贷款并且找到了另外一位买家,但此举令LendingClub董事会感到不安。知情人士称,公司董事担心是因为LendingClub需要维护贷款购买者的信心。

因此,LendingClub董事会聘请了律所Arnold&Porter展开了调查。

知情人士称,拉普朗什在其他董事知情之前就知道贷款不符合杰富瑞的标准,但目前还不清楚他具体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知情人士称,调查进行时拉普朗什没有显露出一丝担心自己工作不保的迹象。4月,拉普朗什还在LendIt的峰会上做了keynote演讲,此前三年的峰会他也都做了演讲。

后来,董事会在会谈中告诉拉普朗什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解决杰富瑞事件中发现的问题。董事会提出解雇三个与此事件相关的高管:维尔曼(MattWierman)、合规主管博根(Tim Bogan)和Adelina Grozdanova,知情人士称,拉普朗什拒绝裁掉博根和Grozdanova的提议。

董事会和拉普朗什的会谈之前的几天,Grozdanova还出现在纽约一间酒店的投资者活动中向杰富瑞的基金经理们推介即将完成的LendingClub的债券。

在5月份第一周的周二和周四之间,呈给LendingClub董事会的证据显示,拉普朗什了解这笔2,200万美元贷款出售交易的许多细节,但并未告知董事会他所了解的信息。

这令董事会确信必须采取更大力度的行动。这位知情人士称,5月5日Visa前总裁、2013年以来一直担任LendingClub董事的莫里斯被任命为董事会主席,接手拉普朗什的工作。不过当时这一调整并未对外公布。

那么,LendingClub董事会聘请律所发起调查的缘由是什么?根据华尔街日报上述报道,

知情人士透露,3月份,一位名叫厄斯特厄(Andreas Oesterer)的LendingClub工程师告诉拉普朗什,作为交易的一部分,他伪造了杰富瑞所购买的300万美元贷款的日期。

知情人士称,厄斯特厄表示,他是应LendingClub高级副总裁维尔曼(Matt Wierman)的要求这样做的。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维尔曼对该公司的其他人称,他被误解了。不清楚维尔曼这话是什么意思。

一位知情人士称,在听了厄斯特厄所说的事情后,拉普朗什与该公司合规主管博根(Tim Bogan)进行了讨论,博根之前已从另一位员工那里听说了此事,正在对此进行调查。

知情人士表示,博根发起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销售给杰富瑞的其他贷款存在瑕疵。该知情人士称,博根向董事会汇报了初步调查结果。



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向零壹财经表示,“当时他(指拉普朗什)有罪证的短信给删除了,但是接收短信的一方没有删除,所以罪证还留着。他删除短信的行为,就说明他当时知道这样做不对。”

也就是说,拉普朗什明知故犯,明知、也明确答应了杰富瑞3月23日前后让授权书更醒目,却对下属修改贷款日期(零壹财经推测下属是将旧贷款的日期修改成新的贷款日期了,这样杰富瑞会认为这些贷款已经包含了新版本的、醒目的授权书)只为使这些贷款看上去是符合杰富瑞要求的行为视而不见,还在3月底到4月8日之间出售了这些贷款。“掩盖罪行也是一种犯罪”。

零壹财经无从判断LendingClub为何从杰富瑞处回购了这些贷款,这种回购无疑让人起疑:是其中有何猫腻吗?是心虚、怕被发现吗?LendingClub董事会发起调查也正是因为怕损伤购买者的信心,尽管杰富瑞不必购买不符合自己要求的贷款。

2、购买Cirrix Capital股份,在未通知董事会的情况下推荐董事会投资

根据华尔街日报上述报道,4月26日,LendingClub在一份监管文件中透露其已向一家购买LendingClub贷款的基金的持股公司(零壹财经注:根据华尔街日报的另一篇报道[3],该持股公司是CirrixCapitalLP,管理这些基金的公司是Arcadia FundsLLC)投资了1000万美元。知情人士称,当时董事会不知道的是,拉普朗什持有该公司2%股份(interest),却没有告诉董事会,还向董事会推荐投资该公司。

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事件?作为知名上市公司A的高管,你买了B公司股份,然后不告诉董事会这件事,你向董事会推荐投资B,随后A确实投资了B。或许B的估值提升了,因为有“A投资了”的背书,那么你所掌握的B的股份的价值自然也提升了。

这里是存在道德风险的:你并不看好B公司(此处不是说拉普朗什不看好Cirrix,而是一种假设),但是A公司出于对你的信任而投资了B,那么你会不会继续提前买入C/D/E……然后又推荐A公司投资、自己获取高额利润?实际上这有可能是损害A公司利益的,如果B/C/D/E……确实质地不好。当然如果A公司仅仅是由于你推荐了你投资B/C/D/E……,A公司的投资机制也是有问题的,但不管如何,你不看好却提前买入并推荐公司投资只为获利的行为都是有问题的。

另外,华尔街日报[3]援引文件称4月1日,拉普朗什、JohnMack(前摩根斯坦利CEO、时任LendingClub董事,Arcadia的普通合伙人Andrew Hallowell曾向LendingClub的内部法务团队通知Mack对Cirrix的持股,LendingClub在2015年3月18日称会将此信息披露在SEC文件中。零壹财经认为,正是因此,LendingClub没有因此劝退Mack)和LendingClub共持有上述基金的31%。LendingClub投资购买自己贷款的公司也是有道德风险的:怎么保证你没有把好的贷款卖给自己投资的公司?怎么保证你没有为了让这个公司购买自己的贷款而投资它?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上述报道,
 

拉普朗什在致《华尔街日报》的一份声明中称,他承认事情是在他任职期间发生的,公司未能按照最高标准自律;虽然他与董事会在事实描述方面存在分歧,但董事会秉持诚意采取了行动,做了其认为对公司而言正确的事情,他接受这一点。



除了以上两件事,

8月18日《彭博商业周刊》发文称6月初一个叫BryanSims的人向其讲述了一个故事:
 

BryanSims,一位曾创办过面向年轻人的理财杂志(这个杂志的年营业收入曾达到390万美元)的企业家,在2013年他30岁时想要为金融危机后的千禧一代提供更好的、更平等的信用评分。为此,他需要从金融机构获得大量数据,但银行和信贷联盟(credit unions)都不允许他获取自己的数据。但LendingClub的网站让他感到了安慰,他成为它平台上贷款的买家,后来还把自己所有的退休基金都拿来购买LendingClub的贷款。在某种程度上,LendingClub做了他想做的事:让人们重新获得贷款。他说,“我爱上了它,它看上去是一个有效的帮助人们不靠银行巨头摆脱债务的方法。”

2014年底LendingClub上市时,Sims花了1000美元买它的股票。“现在看来这个行为很傻,但是当时我有一种自己参与了历史的感觉。”他被LendingClub的业绩电话会议深深吸引。在2015年的一次电话会议中,他听到拉普朗什说LendingClub14%的借款人,或10万多人,“回到LendingClub进行第二次借款”。这一信息让Sims感到惊讶,他意识到LendingClub尽管公布了借款人的收入、就业历史和借款理由,却没有公布借款人是不是重复借款者。

然后Sims决定看下自己投资的百余笔贷款,他把这些贷款的金额、利率、薪水、就业、地址、收入和FICO评分列出来。有两笔贷款吸引了他的主意:它们被发放给同一个小镇的同一个老板的雇员。然后他发现这两笔借款的借款人的薪水也基本相同,都在同一个月开通了自己的第一个循环授信账户。这个时候,Sims意识到这两笔借款的借款人是一个人。她不是借款人还完一笔借款后又借,而是同时借了两笔贷款,但是一笔金额为15000美元的借款的利率是15%,另一笔金额为30000美元的借款的利率是9%。

然后Sims发现了一个商机:像MorningStar给共同基金评级一样独立评定LendingClub的贷款利率。Sims找到了数据科学家AllenGrimm来设计一种算法来识别出同一借款人发起但利率不同的借款。

他们发现2009年12月底的8天内,有32笔金额从20000美元到24000美元不等共计722800美元的贷款发生,但这些贷款只有4个借款人。这四个借款人每天借一笔款,只对年收入和地址进行了微调。这些贷款在90天内被还清。

Sims认为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这四个人的身份被盗用了,第二个是这是共谋。2010年4月,LendingClub获得了Foundation Capital领投的融资。Sims认为这是投融资双方为了更好看的业绩。Sims知道这听上去很疯狂,毕竟拉普朗什曾在著名律所工作、LendingClub已经是这个行业里最著名的公司、投资了LendingClub的也有知名风投。

……

LendingClub和它的支持者并未否认这起自我交易,但他们不认为这是件需要重视的事。“每个只有20个员工没有客户的公司都会这么做。”领投了LendingClubC轮融资的Foundation Capital的合伙人Charles Moldow说,“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在乎这件事,我不认为这个金额足够重大。”



Sims发现的贷款金额和LendingClub发现的贷款金额相一致:722800美元。

两个半周后,LendingClub称[4]发现,

拉普朗什曾在2009年12月和3个自己家庭的成员为了填充LendingClub上的贷款量而在其平台上借了32笔共计金额为722800美元的贷款。这些贷款给LendingClub增加了25000美元的营业收入。这些贷款除3笔外在2010年1月和2月被还清,这3笔被投资者持有至到期,借款人在到期时还清。LendingClub称经过一番仔细搜索,拉普朗什和其家庭成员自2009年12月后没有进行其他不合适的借款。

根据《彭博商业周刊》的报道[5],
 

几位LendingClub前高管称众所周知在LendingClub发展的早期,内部员工在LendingClub上借款是常有的事。不过,在一份声明中,LendingClub表示2008年起其禁止董事和高管在其平台上借款,2010年该禁令被推广至所有员工。



《彭博商业周刊》认为,
 

这件事或许不能算作欺诈,但是由于它包含了误导人的信息(零壹财经注:此处应该指的是难以看出借款人是否曾在LendingClub借过款),至少它不是绝对透明的。



《彭博商业周刊》称,
 

接替拉普朗什成为LendingClub新任CEO的Scott Sanborn拒绝对这些2009年的贷款发表评论。他说,任何问题都是“独立的”,并强调LendingClub正在挽留员工,“LendingClub正在重新让每个人做正确的事。”



站队

上述“罪状”已经明晰,到了站队时刻。

有些人仍然力挺拉普朗什。

曾和拉普朗什联合创立LendingClub并担任其CTO的苏海德(SoulHtite,以下采访将其称之为“Soul”2012年和我国律师郭宇航创办点融网并出任CEO)在7月20日接受采访[6]时对拉普朗什经历的上述事件进行了表态:
 

作为RenaudLaplanche的合作伙伴和最好的朋友,Soul对他的评价很高:“我认为他是世界上最天才的人物,特别是在科技金融业。没有他的话,科技金融不会像现在一样,最起码美国是这样。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科技金融之父。”

Soul表示Laplanche的确犯了错,但是这个惩罚显然太严重,因为如果发生在摩根大通或者花旗银行的CEO身上,绝对不会导致辞职。

他认为董事会“为难”Laplanche的原因在于董事会的“自负和骄傲”,他介绍,“在LC的董事会,有三位成员非常特殊,他们分别是美国前财政部长Larry Summers、KPCB合伙人Mary Meeker、摩根士丹利前CEOJohn Mack。”

对于这一点,LendIt联合创始人兼总裁Jason Jones也曾对澎湃新闻表示,“LendingClub董事会认为,有必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给总裁更为严厉的惩罚,要让其他的人都能够看到LendingClub是非常注重合规的。”

Soul在专访中透露,他从每天和Laplanche的通话中得知,Laplanche还有回归LendingClub的机会,但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还不能讲。



美国网贷博客LendAcademy主笔和LendIt联合创始人PeterRenton在点评Credify[7]时称,“过去十年,没有人比拉普朗什对网贷行业更有力地推动了网贷的进程,所以我认为他仍然留在这个行业是有积极意义的”。

上述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向零壹财经表示其听说陈天桥投资了拉普朗什的新网贷平台(Credify,零壹财经随后向美国网贷平台Prosper总裁Ron Suber和SoFi CEO Mike Cagney询问了看法,前者称“这很有意思(Very Interesting),还有谁投资了?”,后者截至零壹财经发稿未回应置评请求)。当被问及对陈天桥作为LendingClub第一大股东投资Credify的看法时,这位人士称“他可能就是太看好这个人了”。有什么比用钱去支持一个人更有力?陈天桥没有回应零壹财经的置评请求。

但有些人已经不再信任拉普朗什,Fast Company称“拉普朗什曾经是行业英雄,现在却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persona non grata)”[8],此处不再赘述。

反思

所有发生了的,都是必然会发生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公司治理和行业监管机制而只靠“人性的自觉”,如果只有对业绩增厚的渴求却没有风控合规部门的制衡,很多丑闻是必然会发生的。
不知是否是由于拉普朗什比较热爱帆船运动,
LendingClub还在2015年3月开设了帆船运动专属Facebook账户“LendingClubSailing”。
上图为该账户的最近一次更新:“祝贺我们的船长拉普朗什”。

关于隐瞒下属修改了2200万美元贷款日期一事,据上述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

“如果他们的首席风险官(Chief Risk Officer,CRO,此处指的是LendingClub前CRO陈超美)没有退休(陈超美曾在2011-2015年间在LendingClub担任CRO),这件事不会发生。因为改数据要CRO批准,她不会批准。

“当时,LendingClub没有CRO(后来LendingClub将向董事会揭发了拉普朗什一事的TimBogan任命为了CRO)。

LendingClub趁机把信贷和风险分开了。”

而拉普朗什的作为在被LendingClub董事会发现后,后者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对这位CEO兼创始人做了劝退处理正反应了在美国失信成本之高。这不是说LendingClub作为一个公司多么有自觉性,而是它深知不这么做会造成更多问题(例如更多公众不再信任LendingClub)。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机制而非人性的力量。

重整河山

拉普朗什在上半年的一系列事件之后于近日再次引起公众关注是因为华尔街日报的报道:《LendingClub被解雇的CEO在附近创立了新的网贷平台》[9]:
 

根据几个州的公司文件,拉普朗什成立了公司:CredifyFinanceCorp,这间公司将通过网络发放贷款,模式跟LendingClub的相同。

知情人士透露,Credify计划在2017年开始发放贷款。根据一个州的文件,Credify估计将在明年获得500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

Credify在特拉华州的注册时间是5月31日,离LendingClub宣布拉普朗什辞职不满1个月。知情人士称,拉普朗什没有跟LendingClub签署非竞争协议。

这个夏天,Credify在旧金山的一栋高层建筑里开设了办公室,并在不少于12个州开始了注册以开展业务的工作,根据这些州的文件。

Credify由拉普朗什本人和一些外部投资者投资,知情人士称。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过,拉普朗什曾跟想购买LendingClub的私募股权公司洽谈,不过这些洽谈没有达成购买LendingClub的结果。

LendingClub前资本市场主管Jeff Bogan和Adelina Grozdanova在和拉普朗什一起工作,他们在LendingClub时负责的是向基金经理(money managers)售卖贷款。在几个公司文件中,Bogan是Credify的秘书。Bogan拒绝评论,Grozdanova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10月的一份文件显示,Thomas Curran是Credify的合规官。加入Credify前,Curran先生在合规咨询公司Promontory Financial Group和财政部资本募集项目(Treasury Department’scapital-purchase program)工作,该项目从2008年11月开始向美国的银行进行了数以亿记的股权投资。他拒绝评论。



这一信息无疑是引人遐想的。如前所述,苏海德称拉普朗什还有回归LendingClub的机会,但具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回归还不能讲。

拉普朗什此次重整河山,他日收购LendingClub亦未可知,如果是以这种方式“回归”,不能说不出人意料。

华尔街日报上述报道的两位作者(Telis Demos和Peter Rudegeair)则在Tweet表示,这不是回归,而是对抗。

上述网贷界资深人士则在零壹财经询问其对此事看法的第一反应是,“世界这么大,干嘛非要守着网贷这一棵树吊死?”,其并称“很久以前就知道他在筹划一个公司来和他以前的公司对抗了”,其补充说“我们业内人士不看好。”

美国第一家网贷平台Prosper总裁Ron Suber则向零壹财经表示“会密切关注接下来会怎么发展(Will be fascinating to see how it all develops)”。

截至发稿,美国网贷平台SoFi CEO Mike Cagney和点融网CEO苏海德未回应置评请求。

前路漫漫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法国来的拉普朗什可能还是以前的拉普朗什,美国却不再是以前的那个美国了。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LendingClub崛起的那几年正好是2007年金融危机后、银行惜贷时,而现在,连高盛都坐不住要来抢网贷生意了[10],它在10月上线了自己的网贷平台Marcus。

另外,去年12月,美联储做出了近10年来的首次加息决定:将基准利率提高0.25%。这意味着什么?根据零壹财经报告《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本文引用部分撰稿人为零壹财经华中新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陆远)[11],
 

虽然这次美联储升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酝酿和沟通,但是之后还是在市场上引发了剧烈的链锁式反应。最明显的就是CDX北美企业信用指数。该指数分为两个子指数,投资级别和非投资级别。该指数代表了投资企业债权在基准利率以上的年化平均回报率。同时该指数也代表了信用市场的风险。指数越高,代表市场对风险的估价越高,市场越动荡。

1)由于市场风险增加,机构资金会向低风险的资产流动进行避险,而P2P资产则属于无资产担保个人贷款类的高风险资产,金融市场的动荡会造成机构资金迅速从P2P流出。与之类比,摩根大通等传统银行的储户却不会将钱取走,所以传统银行也就没有遇到资金端的问题。

2)由于市场对风险的定价提高,各种资产的回报率也会提高,但是P2P资产的回报率并没有提高。虽然各个平台提高了借款利率,但是提高的幅度却远远不及其他资产回报率提高的幅度。

3)还有一个是流动性的问题。由于市场的剧烈震动,纽约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Third Avenue)突然发布暂停投资者赎回的消息。该基金主要投资高风险(Distressed)的、流动性差的债券,由此引起市场对资产流动性的关注。资金会避免进入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而P2P资产基本没有二级市场,因此,很多机构投资者就停止投资P2P。

4)用户方面,如果借款人在较高的利率环境下感受到压力,那么所有投资人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债务违约率。从用户的角度看,利率持续提高会检验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此外,由于网贷平台发放的消费者贷款是无抵押的,借款人在消费贷、房贷、车贷或其他欠款中优先偿还何种债务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美国财政部5月10日发布的《网贷的机遇和挑战》白皮书[12],
 

新型信用模型和运营都尚未经过测试:新型的商业模式和承销工具(零壹财经注:此处指网贷)是在一个利率非常低、失业率下降、整体信用状况稳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然而,网络借贷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信贷周期的检验。在近期表现良好的消费者贷款中,坏账率和欠账率双双走高,这一现象预示着万一信用状况恶化,风险会引发更多担忧。



其次看中观市场竞争环境

先不说拉普朗什一手创立的LendingClub已经拥有近24亿美元市值(零壹财经注:11月17日LendingClub市值为23.9亿美元),市场上实力强大的网贷平台(如SoFi等)也比2006年LendingClub创立时多出许多。

下文仅介绍下前文所述的高盛新近上线的网贷平台Marcus。

高盛拥有147年金融服务经验的、实力雄厚。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Credify和LendingClub业务模式高度相同),Marcus和Credify以及LendingClub等网贷平台的客群和业务模式高度相似:为个人进行债务重组提供无抵押消费贷款(零壹财经注:11月17日,LendingClub官网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LendingClub平台上60.98%的借款人的借款目的是偿还已有贷款)。

Marcus厉害在何处?
 

借款人这端(零壹财经注:网贷界通常称之为“资产端”),高盛除了自身拥有大量人群的金融信用数据,还控股了美国三大个人征信巨头之一——环联(TransUnion),后者不仅掌握大量个人信用数据,还开展着精准营销业务,Marcus目前只定向邀请用户,这或许就是使用了环联的服务。也就是说,高盛有潜力了解和触达各种信用水平的人以改进业务。FastCompany报道,高盛定向邀请的是信用良好的优质用户(Prime),他们有信用卡循环授信额度[8]。相比之下,很多网贷平台服务的是没有信用卡的人群,而信用好意味着违约率低,也就是,Marcus上线初期面临的违约率不会很高。

投资人这端(零壹财经注:网贷界通常称之为“资金端”),Marcus的贷款是高盛美国银行(Goldman Sachs Bank USA)的产品,所有贷款由高盛美国银行盐湖城分行发放。Marcus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每月还款日。

盈利模式上,Marcus不收注册费、提前还款费、滞纳费等所有费用,只收利息,并且这一利息费在借款人贷款的周期内不会改变。众所周知,金融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承受的风险越高,获得的回报越大。从逻辑上推断,由于拥有低成本资金来源(银行存款),Marcus赚取的利息显然会比网贷平台赚取的撮合费高。不过,为了抵御风险和满足合规要求,赚利差需要有充足的资本金。2008年9月,高盛成为银行持股公司,而不再是单纯的投资银行(后者监管较松),随后,高盛积攒了许多资本金[8]。现在Marcus还未开放给公众,只是在定向邀请用户(高盛新闻稿称受邀用户量在百万级[13]),也就是说,高盛的弹药是充足的。

人才上,高盛是2014年LendingClub上市的承销商之一[14],2015年11月高盛被曝出在寻觅大量网贷人才[15]。仅从这些事情就能看出高盛不仅有意愿,还有了解网贷市场及产品的能力。



上述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向零壹财经表示,“我们业内人士不看好(Credify),关键是高盛的个人贷款产品对他们这个行业冲击很大。肯定会有冲击,他们从LendingClub和OnDeck拉了两个公司特别优秀的人过去。”

最后看微观经营问题

任是再厉害的角色,要成事也是要有团队的,孤胆英雄毕竟少之又少,何况,上述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向零壹财经表示,“现在的人才不好找,谁愿意跟他这样的人干。”

但如前文所述,拉普朗什不是没有拥趸。但亦如前所述,像苏海德这样的伙伴已经在中国自己创立了网贷平台,其曾在上述专访中[6]表示起码要等到业务量比宜人贷更大之后才会IPO,“我相信借助于区块链,我们两年或者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能超过宜人贷的业务量。”想必不会轻易回到Credify。只能再叹一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建立信任很难,但毁灭可能只需要一纸公告。人心散了,队伍就不会好带。

上述美国网贷界资深人士向零壹财经表示,“那段时间有时LendingClub一天之内失去三个总监。例如,LendingClub信贷策略主管加入了房地产抵押贷款网贷平台LendingHome。”

LinkedIn资料显示,8月,LendingClub前风险管理和信贷策略主管加入了房地产抵押贷款网贷平台LendingHome;8月,LendingClub前信贷高级代表加入了RealtyShares……

结束的话

回望即将结束的2016年,拉普朗什一定也有万千感想。这是他携LendingClub进入网贷行业的第十年,这一年,他被迫离开了LendingClub,又创立了新的网贷平台。

LendingClub网站的Slogan和拉普朗什离开一样,仍是“BetterRates.Together(更好的利率在一起)”,这看上去是“给借款人更低利率,给出借人更高利率”的意思,只是这里的“Together”目前看来不包括拉普朗什了。但是拉普朗什此番再造网贷平台,在某种程度上,仍和这行业“给借款人和出借人更好利率”的初心在一起。

前路艰难,怀抱初心,他日或会再相逢。

————————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RenaudLaplanche”页面

[2]华尔街日报,美国最知名的P2P公司LendingClub如何“倒掉”

(该文英文原文标题为InsidetheFinalDaysofLendingClubCEORenaudLaplanche,地址http://www.wsj.com/articles/inside-the-final-days-of-lendingclub-ceo-renaud-laplanche-1463419379)

[3]华尔街日报,LendingClub’sTiestoFundUnderFire

http://www.wsj.com/articles/lendingclubs-ties-to-fund-under-fire-1463011193

[4]LendingClub、PRNewswire,LendingClub披露拉普朗什和其3位家庭成员的借款

http://ir.lendingclub.com/Cache/34897229.pdf?IID=4213397&FID=34897229&O=3&OSID=9

http://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lending-club-names-scott-sanborn-ceo-300291139.html

[5]彭博商业周刊,HowLendingClub’sBiggestFanboyUncoveredShadyLoans

http://www.bloomberg.com/news/features/2016-08-18/how-lending-club-s-biggest-fanboy-uncovered-shady-loans

[6]澎湃网,苏海德专访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0540_1

[7]LendAcademy点评Credify上线

http://www.lendacademy.com/renaud-laplanche-back-new-online-lender/

[8]FastCompany,高盛2008年后积攒了大量资本金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62537/behind-the-brand/will-you-trust-marcus-and-goldman-sachs-with-your-debt

[9]华尔街日报,LendingClub被解雇的CEO在附近创立了新的网贷平台

http://www.wsj.com/articles/fired-lendingclub-ceo-plans-a-second-act-1479298312

[10]Marcus上线点评:闪开!高盛要来抢信用卡生意了!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zA4NA==&mid=2247483850&idx=1&sn=34e1cfc2c26dfb85910335fb424a4fcb&chksm=eae12059dd96a94f13b0daf2e0037267e98167af6bfa3094da2777217614568eff00c37355a1&scene=4#wechat_redirect

[11]零壹财经《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

零壹财经《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一):史实|报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zA4NA==&mid=2247484101&idx=2&sn=0122d1d82a22e12f8e93828b1b459218&chksm=eae12356dd96aa407af1712a9c4855ce31ecefc4c0e16dacb07afeccb6f04568d42ce0688cb9&scene=4#wechat_redirect

零壹财经《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二):分析|报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zA4NA==&mid=2247484101&idx=3&sn=735db7cda9356b5758a8aa27d5d2098e&chksm=eae12356dd96aa40b57887718b1c2669b603d2342c41bfbba9f9028b300756aabba41803218f&scene=4#wechat_redirect

零壹财经《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三):评价|报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zA4NA==&mid=2247484101&idx=4&sn=eb6106b3a19173857a0f834288164f85&chksm=eae12356dd96aa40d00539ce5d3bcbb458bae4efeb6d46c5d98b503dc49f2e4b980ec6ea6277&scene=4#wechat_redirect

零壹财经《美国网贷市场的动荡与反思》(四):反思|报告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OTQzMzA4NA==&mid=2247484101&idx=5&sn=481d6bc3f16526f977a46da196eb37d9&chksm=eae12356dd96aa40c7e52aa623c5a89c9fe80b286f4c2427a43babbf247235f24e93d741bbee&scene=4#wechat_redirect

[12]美国财政部《网贷的机遇和挑战》

https://www.treasury.gov/connect/blog/Pages/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Online-Marketplace-Lending.aspx

[13]高盛,Marcus新闻稿

http://www.goldmansachs.com/media-relations/press-releases/current/announcement-marcus-by-goldman-sachs.html

[14]路透,高盛是LendingClub上市的承销商之一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lendingclub-ipo-idUSKBN0GR1WR20140827

[15]彭博,高盛在寻觅大量网贷人才

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11-02/goldman-said-to-seek-new-recruits-among-peer-to-peer-lenders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大西瓜

大西瓜

传奇人生

0 回复

X先生

X先生

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0 回复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