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金融迎来IPO新进展,能否问鼎首家上市持牌消金公司?
上市公司 蒋佳芮,李薇 零壹财经 2021-01-08 阅读:17382
1月8日,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官网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上消费金融”)已与保荐机构签订辅导协议,拟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该公司于2021年1月6日在重庆证监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
此前在2020年9月11日,重庆银保监会官网显示,原则上同意马上消费金融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发行规模不超过1.3亿股。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应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核心一级资本,若能成功上市,马上消费金融将成为我国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一、竞争优势:位居27家持牌消金公司“头部地位”
目前,我国共有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马上消费金融率先公布上市进程,从侧面验证其行业领先地位。马上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6月15日,是一家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持有消费金融牌照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同时也是一家大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历经近6年的发展,马上消费金融已跻身消费金融公司头部行列。
表 1: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关信息(截至2020年末)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0》
公开资料显示,过去6年,马上消费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1亿,累计交易额超过5000亿,自主研发了900余套涵盖消费金融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系统,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30余项,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跻身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国家队等。
按公司注册资本排序,捷信、马上、招联消费金融位居前三。回顾2020年,马上消费金融发行金融债5亿,ABS发行量达到17.05亿。最新披露数据显示,马上消费金融原始注册资本为3亿元,经过3轮增资,注册资本目前已达40亿元。

资料来源:CNABS(资产证券化分析网)
二、科技赋能:专利技术与自主研发风控系统有机结合
在专利获取方面,马上消费金融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2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43项。截至2020年末,马上消费金融已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亿元,自主研发了700余套技术系统,并将这些研发成果转化为应用,内容包括风控、营销获客、客服等多个领域。
马上消费金融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运营,在金融科技方面处于行业前列,自主研发了Luma风控系统,通过大数据进行风险量化,将各种变量、数据源、模型节点化,使优质客户审批秒级通过。同时,采用分布式架构设计,支持高并发海量客户申请单处理,结合高性能决策规则引擎达到秒级输出审批结果,最高日审批百万单,峰值处理200单/秒钟。
三、小结
在我国已成立的27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中,目前尚无成功上市的先例。新冠疫情考验着“无接触金融”综合竞争实力,此次马上消费金融若能成功IPO,将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的优秀范例。此前,捷信消费金融母公司捷信集团曾申请过港交所IPO,但最终没能顺利上市。
马上消费金融作为中资背景的持牌机构,在场景布局、技术专利与科技实力等诸多方面,均处于业界前列地位。有关马上消费金融的上市最新进展,零壹智库将会持续关注,面对后疫情时期的逾期率升高问题,2021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期待业界能够展现更加合规、风险可控的商业模式,塑造针对C端客群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
2021年1月13日,零壹智库将在北京召开2021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峰会,届时发布《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0》。欢迎业界人士参与线上直播活动,共同见证我国消费金融行业2020年“无接触金融”成果与2021年新机遇。
End.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对传统行业尤其是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固有的盈利模式被打破,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零壹智库推出《商业银行科技战略案例库》,选取25家典型银行(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11家城、农商行),重点从战略方向、战略思想、战略历程、战略举措以及阶段成果等方面解读其金融科技布局,展现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成果。点击“报告”查看。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