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宋敏 | 稳定币风险与监管:货币主权和金融政策的挑战

资讯 零壹财经 零壹财经 2025-08-19 阅读:671

关键词:稳定币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

宋敏以《稳定币风险与监管:货币主权和金融政策的挑战》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编者按】

 

2025年7月18日,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科企大湾区校友联合主办,零壹智库、Web3.01承办的“2025鸿儒全球金融治理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稳定币与RWA:变化中的全球支付与资管体系”。会议特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宋敏以《稳定币风险与监管:货币主权和金融政策的挑战》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并经本人确认。

 

宋敏发表主旨演讲

 

随着加密资产、加密货币的发展,稳定币作为加密资产在交易时的定价与交易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稳定币作为法币的代币,具有准货币的特点,是加密金融的基础设施,也是加密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桥梁。如果没有稳定币,上述两类金融将各自孤立发展,加密金融不会在实体经济中产生影响,加密货币大多仅能作为投机工具,而稳定币可以连接这两个市场。稳定币作为桥梁拓宽了加密金融的使用范围,但同时也可能把加密金融的风险推到传统的金融体系。反过来,传统金融体系产生的风险,也会波及到加密金融空间

 

稳定币的应用来源于加密资产交易的需求,但随着稳定币的引入,它开始更多地进入到跨境支付这些实体空间,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进入到零售、B2B等供应链金融。它已经开始从链上的支付进入到链下,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此外,随着链下的资产更多地上链,就是所谓的RWA,链上交易对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交易工具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由此,我们必须考虑稳定币对金融体系带来的冲击和风险。

 

一、稳定币与银行体系

 

尽管稳定币是现有货币的代币,但在某些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或者是高通涨的国家,民众己在商业活动中广泛使用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同时稳定币也发挥了价值尺度和价值存储的功能,成为了实际上的货币。随着稳定币在链下应用的增加,尤其是在跨境支付中的逐步应用,稳定币的货币功能愈发显著。这种趋势对传统银行的支付体系构成了一定的冲击。

 

稳定币还可能会对银行产生结构性影响,促使存款从小额转换为大额存款,从小银行向大银行集中。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存款总量保持不变,但存款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型银行将获得更多大额存款和业务机会,而中小银行则可能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变化不仅影响银行的业务模式,还可能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深远影响。

 

二、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关系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并非一定是竞争关系,而是可能具有分工与协同作用。例如,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交易可能更多依赖安全性更强的央行数字货币体系,而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则更倾向于使用市场化发行的稳定币,因为它们对交易速度及方便性要求更高。这种分工关系使得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相互补充。此外,它们之间可以有协调作用。例如,要求稳定币发行方持有央行数字货币CBDC作为准备金,直接跟央行的数字货币挂钩,而不是仅仅依赖短期国债。

 

在高通胀和低金融发展水平的经济体中,美元稳定币可能取代当地的货币,出现所谓的美元化的现象。这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有利,增长了美元霸权,但美国的风险也是很大的。美国如果把美元上链在全球发行,就相当于当年的离岸美元的发展。目前离岸美元的规模非常大,对美联储控制货币总量及利率水平都带来一定的挑战。将来链上的美元规模也可能很大,类似于庞大的离岸美元,美元稳定币对美国货币当局的决策也将产生影响。

 

三、稳定币与宏观经济政策

 

随着稳定币发行主体的多元化,金融科技企业逐渐成为货币发行的重要参与者。这一趋势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果稳定币的发行基础是金融科技企业持有的国债,货币发行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央行转移到财政部,从而削弱央行的权力。

 

稳定币发行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生影响。随着稳定币的发行及链上金融的发展,可能挤压银行的中介功能,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类似于影子银行的作用。稳定币的储备资产要求增加短期国债的需求,影响央行对短期利率的控制,也会改变国债期限结构,带来政府短债长投问题。

 

四、稳定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通过人民币稳定币实现巨大突破,最终仍需依赖资本项目的开放和货币的充分可兑换。资本项目开放是“道”,稳定币只是“术”,不能通过“术”来解决“道”的问题。

 

然而,随着人民币稳定币的增加,离岸人民币资产的需求将大幅上升,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当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在岸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与汇率的差距,引发大规模跨境资金套利,可能会对资本项目管制形成冲击,从而促使内地加快资本项目的开放。

 

五、结语

 

稳定币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基础设施,具有提高支付效率,连接链上加密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积极作用重要,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稳定币的风险,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对稳定币发行与交易的监管,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稳定币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的同时,有效防范其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张礼卿:关于稳定币和RWA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没了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1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