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互金打工人”转型记

新流财经 · 零壹财经 2020-11-05 13:28:00 阅读:9042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金从业者传统保险微商营销消费信贷

“张总,要来点秦岭天然野生蜂蜜吗,可以支持一下吗?”   在一个假装繁忙的下午,互金人士张总收到了一条圈内好友的微信,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快一年没联系过了,而上一次见面,对方还是某互金平台的运营总监。   张总无奈朝友人笑笑:“我是直接忽略呢,还是说蜂蜜过敏呢?” ……  ...

“张总,要来点秦岭天然野生蜂蜜吗,可以支持一下吗?”
 
在一个假装繁忙的下午,互金人士张总收到了一条圈内好友的微信,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快一年没联系过了,而上一次见面,对方还是某互金平台的运营总监。
 
张总无奈朝友人笑笑:“我是直接忽略呢,还是说蜂蜜过敏呢?”
……
 
这微商营销的日常问候,居然也成了互联网金融圈的日常。被这画风逗笑之余,也反映出互金人的就业尴尬处境。

经历了草莽式发展后,互金行业已然褪去了高速增长的光环,行业正逐渐回归至克制冷静、充满监管压力的轨道。
 
捷信、马上、佰仟、即有、买单侠米么金服、小牛分期......一批线下传统分期场景的分期品牌在烧钱大战中分出胜负,重资产模式变得不堪重负的背后,是十多万分期大军的撤离。
 
随着175号文、141号文、《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规定〉的决定》,以及近日下发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针对互联网金融整治政策的出台。
 
以及相关部门关于扫黑除恶、套路贷打击、P2P清退等一连串拨乱反正的重拳出击后。
 
显然,金融业务已回归到金融牌照的基础上,以致更多不适应新环境的从业者也选择了退出。
 
近十年来迅速汇集社会目光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其人才的虹吸效应恐怕也已难再现。
 
数十万人失去的P2P的江湖
 

在离开互金行业的人群中,原P2P从业者们是一群难以忽视的队伍。
 
从大环境看,整个P2P行业目前已然是进入倒计时阶段。
 
事实上,互金行业曾经的兴衰都难以脱离P2P行业的催化作用,从2012-2013年的兴起,2016-2017年的强调控,至2020年的彻底落幕。
 
短短数年,几十万从业者涌入该行业,在鼎盛期,就有单一平台吸纳过万名从业者,而如今属于他们的江湖已不在。
 
在10月22日的金融街论坛上,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的5000家,压降到9月末的6家”。而在8月末,这一数字为15家。
 
凡是能落地为安的已被视作最佳结局,因为部分与之共事者如今或已身陷囹圄。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P2P的模式最早也是从国外引进,本意是促进资金资产的投资匹配率,但国内的环境显然已扭曲了这一初衷。”一位前真融宝员工惋惜道,行业里面也有真正在做金融科技的平台,但在大形势下也不得不谋求转型。
 
目前,仍在运行的P2P平台员工数量较之前已急剧减少,其中催收部门更是面临展业难的处境和压力,已有相当部分催收人员主动递交辞呈。
 
而按照近年监管对P2P的指导政策显示,2020年底,P2P将实现全面清退,所以,对于各P2P平台的存量借贷业务而言,余下的时间已然不多,兑付窗口也即将关闭。
 
对此,该人士表示,在近一年时间里,有大量原公司人员开始转业,不过由于资产团队素质高,且此前存量业务的表现也不赖,近一年中大多数人员去了互联网大厂、消金公司或信托、私募机构,总的来看都还在金融圈内。
 
“回头看,其实还是挺可惜的。如今的政策调整虽然也能理解,但从鼓励金融创新到如今的一刀切,长尾市场到底要不要破局,何时破局,如何破局等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P2P似乎只是一块试验田。”
 
事实上,原P2P人员在人力市场的处境并不好过,若还想留在金融业,但金融机构对他们的接纳程度并不高,他们往往都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学历各谋出路。
 
但,对于那些近年来从高校的“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专业毕业的从业者来说,他们的处境则显然尴尬得多,部分人员只能转入催收或是保险销售类工作,而想象中的互联网大厂或金融机构的大门几乎都以不再对他们开放。
 
最终,他们大多都成为了一群失意者。
 
那么,原互金人都干么去了?
 
转行大军:微商、保险成为最受欢迎致富路
 
事实证明,有两个业务是大家在放弃金融之后选择最多的致富路——微商和保险。
 
在我们有限的统计中,一线金融从业人员转型最多的行业是:微商。
 
不得不说,金融人对于商机的嗅觉是敏锐的。今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一夜之间,金融人士的朋友圈的从业者涌现了大量的口罩、酒精、手套等防疫用品微商。
 
在金融业务刚好开展困难,陷入萎靡的阶段,这帮转型做微商的潮流随着疫情更猛了。卖化妆品、奶粉、减肥代餐、农产品、防疫用品的突然多了起来。

  
 
而加入传统保险大军,一直都是各界转行人士最喜欢的选择。
 
有很多从业者反馈,目前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增加了很多保险从业者,实际上大多都是互金行业的前同事。
 
由于短期内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保险经纪人或代理人大多都成为了他们的最优选择。
 
通过短期的知识点培训,再配以亮丽的职业西装,互金人转行保险业基本上不会太让人出戏。
 
更务实的是,在互金人的朋友圈里,人们对金融知识都有普遍认知,对保险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是保障承保转化效果的基础。
 
但讲真,做保险和微商的互金人,如果没有那般干传销的技能,这两个行当做起来也都会相当吃力。

 
此次调查结果,原互金人转业呈现较多重合的有12种方向,包括:微商、保险、骑手、网约车司机、直播、区块链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非问卷或非调查类统计结果,所以也仅做参考。
 
除了微商和保险之外,对于那些“只想出力又不想引人注意的”原互金人,外卖骑手——成了他们的又一选项。
 
但,如今的骑手都被困在了系统里,人均配送时间超过10个小时,繁重的工作所换回来的也许还不及该城市的平均工资水平线,这种行业变化所带来的收入落差是需要强大的内心来消化的。
 
并且,骑手风里来雨里去的城市穿梭常态,互金人“娇嫩的身子骨”也需要适应。
 
“以前中午点外卖,经常被晚点,心想着送个外卖有那么难吗?”原网贷平台的内审人员自嘲道,本意是作为过渡才加入外卖骑手行列,但做到现在已有小半年了,现在每天累得自己几乎是以泪洗面。
 
而在原互金人队伍里,也不乏积攒出第一桶金的从业者,他们在高利润行业里浸泡了多年,自然只看得上同类型行业。
 
比如宠物经济,近一两年非常火爆处在上升周期的新兴行业,成为了一部分人的押注盘。
 
有两位此前在金融大数据公司的商务人员,今年转行开了自己的宠物店,看好的是宠物市场的增长前景。
 
此外,宠物口粮加工行业也成为一些互金人的重点关注对象,据他们考察,此细分宠物领域堪称是“暴利”。
 
匍匐励志谋转型,终成“互金第一名”
 
当然,对金钱的嗅觉是互金人的一大标签,但这个行业里也不乏有能力有毅力的从业者,互联网金融人励志转型的案例同样存在。
 
李磊,是从事多年汽车金融的专业人士,近期从某汽车金融机构的江苏某城市经理岗上成功转业为一名公务员。
 
据了解,这位足够努力的互金人今年成功考上了江苏省两座城市的公务员,被同行戏称为“互金转型第一名”。
 
通常而言,应届生考中公务员的比例要比往届生高,而且部分岗位的条件限制也偏向于应届生,所以在社会摸爬滚打数年的往届生成功上岸公务员的比例并不高。
 
当然,李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无需多言,作为区域销售团队的管理者,不仅要开拓新客户资源,还要花时间和精力维护现有车商渠道,李磊一周的时间几乎都被工作和其中零碎的琐事所“榨干”,能备考成功实在难能可谓。
 
除去自身的毅力和努力之外,李磊还有一个根本动力是来自于行业本身。
 
近年来,汽车金融的日子愈发难过。今年一线人员的收入更是出现大幅下降,低于往年同期的30%-50%可能已是见怪不怪,而某些区域内企业也已有“优化”30%HC的情况出现。这种紧迫感也是鞭策李磊完成此次转型的原动力。
 
有这样紧逼感的互金人其实大有人在,但真正行动下场的,通过提升自我技能适应行业周期趋势的并不多。
 
黄靖也是这样一个打破自身舒适圈的人,身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的大数据风控从业者,他很早就意识到现金贷公司的风控问题,那就是相对静态且固化的风控模型最终难以跟上行业细分化的发展趋势。
 
于是,黄靖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成功跟上行业发展需要,转型为一名定制化风控从业者。
 
一般而言,现金贷平台会采取纯线上和固定模型的风控模式,行业处于上升期,这种方式属于“省事且高效”,业内普遍都这样运作。
 
但目前的消费信贷行业会普遍贴向于有场景的消费模式,并且运营成本和利润控制更加严苛且精细化,所以以往固化的现金贷风控模式已然过时。
 
再加上针对人行二代征信报告的解析工作,与场景方实行联合建模等内容,黄靖发现在这一轮趋势调整之下,不仅从业者,还包括某些金融科技公司都已被行业所淘汰。
 
互金的代价,消化于每个个体
 
不得不说,上述从业者的经历也只是互金行业整体出清的各种具体写照,其中的辛酸苦累,只能靠每个个体自我消化。
 
据有公开资料显示,至2020年3月31日止,互联网金融公司已退出5000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仅剩100来家,按比例来看,相比2019年的时候有86%互金公司已退出市场。
 
对于这些数字,多数互金从业者均表示唏嘘,“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可谓是他们黯然离场的现实写照。
 
但,并不是谁都能如此淡然释怀。
 
对于互金过去10年的兴衰起伏,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曾于2019年底说道,“互联网金融代价巨大,教训非常深刻”。

(以上出现的人名皆为化名)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