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十载回顾:多家消金公司金融科技投入超1亿,中原消金风险和科技人员占比过半
消费金融 子元 零壹财经 2020-01-13 阅读:11647
近期,零壹财经·零壹智库发布《科技赋能力: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19》(简称“报告”)指出,科技赋能已经成为行业共识,科技手段及专利成果广泛落地于消费信贷的各个流程,极大地拓展了消费金融的业务发展空间。基于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知识图谱、云计算及语音识别等技术手段,金融科技主要赋能在消费金融风控环节、营销环节及服务环节。
近几年,行业中各类参与主体也在不断完善金融科技投入与布局,达到内外兼修。
资金投入方面,商业银行体量庞大、资金雄厚,从而有实力从内部孵化金融科技,其研发资金支持大多在10亿元以上。消费金融公司与其他互联网机构也不断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不抵银行,但每年投入也超亿元。
表1:各机构内部资金支持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零壹智库
海尔消费金融2018年低累计科技研发投入近亿元,苏宁消费金融在2019年上半年进行核心系统升级,研发成本提高50%,马上消费金融提出“9年计划”,金融科技投入在收入占比上,第一个3年要投入3%,第二个3年投入5%,第三个3年投入8%。
1、21家消费金融公司布局金融科技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截至2019年11月底,我国24家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21家消费金融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16家公司与百融金服达成战略合作,9家与同盾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有3家分别与腾讯云、微众银行、邦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表 2:消费金融公司与金融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截至2019年11月底,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与中科院、大学、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实验室,共同研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金融行业智能风控、智能客服、反欺诈、精准营销等应用场景。
其中,中原消费金融先后与腾讯云、北京长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众多机构,展开技术研发的战略合作。2019年9月,中原消费金融加入企业级DevOps赋能(共促)计划,持续优化升级自身构建的敏捷知识管理与协同、敏捷项目管理、持续交付的一体化协作平台。
表3:中原消费金融2019年重点开展的战略合作项目

资料来源:中原消费金融 零壹智库
2、10家消费金融公司招聘金融科技人才 7家自建“智能信贷”
根据各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招聘信息,有10家消费金融公司在近2年招聘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人员。这些公司通过招聘熟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技术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研究智能风控模型、反欺诈模型、舆情分析、自动化机器人、自动摘要、生物识别等应用场景。案例表示,中原消费金融的风险和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0%,涵盖来自于IBM、京东、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科技人员。
表4: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人才招聘信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百度招聘
截至2019年11月底,已经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自行研发,开发出自己的智能信贷系统。这些系统主要涉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两项技术。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支付、信用评分、智能催收、智能客服、风险管理、反欺诈识别等。
在科技成果方面,中原消费金融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已超过20项,包括“达布牛系统”、“歌者系统”、“离线数据仓库”、“破壁系统”、“实时数据系统”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中原消费金融拥有的自主研发系统包括反欺诈知识图谱、审批与额度管理系统,用于识别欺诈风险、开展IVR提醒和智能语音催收。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原消费金融成立仅3年。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中原消费金融累计发放消费812.23万笔,同比增近九成;累计放款金额350.9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3.79亿元,增长162.28%;余额98.8亿元,同比增长75.77%;累计服务客户325.84万人,同比增长107.75%。下一步,将重点拓展二线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潜在客群。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