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宁:P2P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做好三件事
P2P行业不能忽视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比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问题。P2P行业健康发展,必须做好风险管理、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做好投资者教育;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全方位生态圈。
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风控的底蕴,一定要有金融风险的意识。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飞了一群“猪”。“猪”一定得长上翅膀,这样的话当风停了,它才不会跌下来。而这个翅膀我们认为就是高科技,科技为金融插上翅膀,科技、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关注隐性门槛制定行业服务标准
以P2P创新为例,众多的市场关注,使得非常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创新中来。但我们并不能忽视在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着几大问题。比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
我们在新闻上看到,P2P存在跑路的情况,对于这些人我们分析情况有三种原因。第一种就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想去做好这个事情,而是打着创新的旗号,行不法之实。这种情况最为恶劣,甚至从本质上,他们绝不是真正的P2P行业伙伴。第二种情况,就是经营不擅的人。他们也想做好,但是就是没有做成功,这个也算正常。第三种情况,是真的努力去经营了,也去努力学习了,但是还是没有掌握P2P复杂的信审、风险控制等核心技术。他们付出的最多,但是仍不必定成功。
从去年开始,我就曾在多个场合谈到P2P这行的隐性门槛。这个隐性门槛,是真实客观存在的,里面涉及的细节也是很丰富的。比如如何解决商业欺诈的风险,比如如何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还比如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人才团队等等。
宜信对于上述工作,不仅仅是八年实践的过往经验的积累,还包括巨大的资源投入。上述过往经历使得我确信,要做好P2P这个工作,并且不断的创新,绝非易事。尤其是在技术层面,既要拥有丰富海量的历史积累,也要拥有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手段,这些工作都是有相当技术含量的。我们这个行业,其实是需要一些基本的行业标准的,只有制定了完善的标准,才能把真正服务实体经济落在实处。
如何让我们把普惠金融工作做的更好?如何让中国将近六千万小微企业主和更多的兼职创业者、数亿经济上活跃以及贫困的农民获得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们试图为行业发展趟出一条可行之路,也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有志于从事互联网金融并服务普罗大众的同行伙伴,进而促进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切记三件关键事
为了促进行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我认为还是有几点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的。
第一、我们始终认为风险管理是金融服务行业的核心关键。
除了在信贷技术模式创新之外,互联网技术创新和金融大数据技术应用是我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我们认为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可能是未来P2P行业发展的趋势。例如,大数据与金融嫁接,能做很多过去做不了的事情。大数据创新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获得客户的能力和效率,二是大数据的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产品推进和售后服务。
第二、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做好投资者教育。
为了实现行业的良性发展,首先应该严格自律,P2P企业要有底线。在信用体系建设上,企业要舍得投入。宜信已累计投入了上亿元用于完善风险控制,经过近8年的积累,建立了一支由几百人组成的信用管理团队。
第三、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全方位生态圈。
目前的经济体大多依靠政府的信用以及企业和个人基于抵押担保的信用运作,效率较低。中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过去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几千万的小微企业和几亿经济上活跃的农户融资还是非常难。
从P2P行业的发展前景看,我们认为监管的大方向是非常好的,P2P行业的规范和政策明确已经势在必行,未来的P2P行业将会出现一种越来越明确的“分水岭”。未来一些成熟的、优秀的、行业领先的P2P机构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因为这种法律法规的健全其实是这个行业最佳实践落地、固化的过程,那么这些领军机构其实是法律法规监管不断完善的受益者,包括宜信。同时,一些机构会发觉门槛越来越高,如果不积极改进工作的方法和态度,难免未来会逐步退出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