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贷业将实行产品登记制度 金融监测平台已上线
10月22日,北京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在一次网贷行业培训活动上透露,北京市网贷行业监管将以产品登记、信息披露、资金托管三大原则为监管办法,通过北京网贷协会实施,要求所有在北京市发行的理财产品的平台、机构,必须到北京市网贷协会登记,同时,网贷金融平台必须对北京金融工作局和网贷协会进行信息披露。
“未来只要你的产品卖到了北京,你的投资者有北京的老百姓,你就要登记。这是我们通过多年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思索,觉得简单易行的办法。”他说。
一位行业人士对此评价称,如果要求所有在北京发行产品的平台进行登记,几乎全国的线上平台都不可避免,当下网贷平台的产品都是基于互联网销售,并无地域局限,无可避免的会涉及北京投资者,这意味着该办法几乎全国通用,而霍学文也表示,相信这三条办法将成为全国通行的监管原则。
霍学文表示,产品登记也将是北京市积累金融消费者大数据的渠道,能更好的服务基于大数据的行业风控和监管。
在信息披露方面,霍学文透露,所有平台都必须对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网贷协会进行披露,至于披露的程度,北京金融工作局和网贷协会将对此设定相关原则并制定相关标准。
资金方面,将要求平台必须进行第三方托管,无论是商业银行或第三支付平台,都须托管。
他同时表示,北京网贷行业协会将实行白名单制度。这意味着加入协会的平台、机构将更为透明,可信度更高。
另据霍学文透露,目前北京金融工作局已经上线了首都金融安全监测平台,该平台对北京金融行业进行监测和预警,监测平台根据特征词、主题词、投诉举报、其他线索等方面的元素进行综合,再传送至大数据中心进行初次对比,得出疑似信息,在进行深度挖掘后又进行二次对比和深度分析,最终得出疑似榜单和“冒烟指数”,而后监管部门将介入打击。霍学文介绍,一旦冒烟指数超过80,该平台就“必打无疑”。他称,这是大数据时代,监管也在进步的体现。
上述表示是霍学文在北京市网贷行业系列培训的风控专题讲座上作出的。同时他提出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假说:供给创造需求,形式决定内容,受众决定未来。
根据这次传达出来原则,北京监管部门将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核心构建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支持创新的同时防范风险,对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实行分类监管,并统一线上线下监管的标准,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