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将归银监会管?业内人士忧“一管就死”
近日有媒体报道,央行支付清算协会一名官员透露,P2P归银监会管,第三方支付归央行管,这种监管方式将会通过成文规定出台。据称,“这个文件已经报到国务院了,在走程序。”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P2P公司已接近2000家,业务规模近千亿元。由于目前国内并无正式规范文件与监管部门,加之P2P公司并不限于通过互联网发展借贷业务,也在线下同时发展,因此老板卷款“跑路”、公司收钱之后“倒闭”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隐患。
有分析人士表示,P2P公司既涉及资金募集也涉及资金借贷,虽不属银监会监管,但银监会却很难摆脱互联网金融监管失控的相关责任。
事实上,在2013年中,监管部门曾提交了一份有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并获批示。当年12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107号文确定,由央行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研究监管措施。央行对互联网金融本着鼓励创新、密切关注的态度,到2014年1月左右基本确定下来,P2P网络信贷,由银监会负责监管。
今年4月,银监会公开表示P2P企业“四条红线”不能碰,一是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二是明确平台本身不得提供担保;三是不得搞资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今年9月,银监会再次提出P2P网贷行业监管十大原则,在上述内容外,又包括落实实名制原则、设立行业门槛资金第三方托管、明确收费机制、坚持小额化支持个人和小微企业等内容。
作为中国P2P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相关行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深圳,相关政策变化的讯息一经传出,立刻受到众多行业高管的关注。
针对行业发展的现状,融金所董事长孙明达告诉和讯网:“目前的P2P企业以行业自律、自我规范为(博客,微博)主。”
孙明达表示,目前还未接到银监会监管P2P的确切通知。但他认为目前P2P的发展模式还未定型,国家也在观望行业发展。过早、过严的监管可能导致大批企业退出,国家也许并不急于给P2P行业定“家长”。他向和讯网透露,前一周在北京开会时从一位业内专家处获悉,国务院并未就此提案做出确认答复,相关政策可能最早明年6月才会出台。
高新盛金融电商服务平台总经理聂鹤辉则坦承,银监会介入监管是好事。“P2P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专业性社区银行,主要以小额、快速贷款的方式服务小微企业,用以填补传统金融市场空白,国家是支持的。”
他同时表示,银监会监管能够保障行业底线,但互联网金融有别于传统金融模式,不能用传统企业的监管方式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