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年翻了一番:北京绿色技术创新指数为何快速增长
- 14页 阅读:80848 严井池
- 所属专栏: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
 
 
研究机构 | 零壹智库
发布机构 | 零壹财经
报告主编 | 陈小辉
数据支持 | 严井池
2023年8月10日,零壹智库发布了《绿色技术创新新格局,2022年我国绿色“成绩单”表现如何?》。该报告分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和月度指数。前者反映2008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走势,后者体现2023年各月的绿色技术创新活跃程度。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近4319点,比2021年有所下降;2023年1-6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月度指数先降后升,总体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在对全国有个总体了解后,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分享各省(市、自治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情况。今天,我们先看看北京市的情况。
 一、2008-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翻了一番
 从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来看,2008-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为基期的1000点上涨至2022年的2073点,十四年翻了一番左右。总体而言,北京绿色技术创新的高速发展期在2008-2016年。2016年以后,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趋于平稳。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较上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这与全国走势趋同。与全国走势不同的在于下降原因主要由绿色技术专利被引用数量减少所致。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专利被引用数量仅为651件,较2021年的2130件大幅减少。这说明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效表现不佳,绿色技术专利的质量有待提高。
 图1:2008-2022年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

数量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之所以可以快速稳定的发展,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重要原因。
 
(一)不断完善的绿色技术创新顶层设计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以来都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绿色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北京自“十二五”时期就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促效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把培育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十三五”时期,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动了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技术突破,在能源发展中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再到如今“十四五”时期,北京推动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积极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鼓励社会企业创新生态环保应用,激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能。
2020年以来,北京陆续发布《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京发改(2020)789号)、《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若干措施》(京发改(2021)1411号)、《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征集遴选管理细则(试行)》(京发改规(2021)9号)等文件,围绕创新型绿色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成果转化等环节,增强创新主体获得感。此外,北京明确将发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近零能耗和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本市重点绿色技术方向。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研究经费的投入。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从2011年的936.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复合增长10.9%。2019年开始,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强度达到6%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说明北京的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强,带动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北京陆续发布《北京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京发改(2020)789号)、《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若干措施》(京发改(2021)1411号)、《北京市创新型绿色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征集遴选管理细则(试行)》(京发改规(2021)9号)等文件,围绕创新型绿色技术推广、示范应用、成果转化等环节,增强创新主体获得感。此外,北京明确将发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近零能耗和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本市重点绿色技术方向。
(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北京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研究经费的投入。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从2011年的936.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629.3亿元,年复合增长10.9%。2019年开始,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强度达到6%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这说明北京的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强,带动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以上为报告节选,完整版请下载原文)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 (2024)
TOP1
								 
								免 费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 (2024)
									
								
							
						
						- 
							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 (2024)
TOP2
								 
								免 费
								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 (2024)
									
								
							
						
						相关推荐
- 2025H1消费金融APP多维度榜单——自营业务主阵地的角逐
- 2025H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总第15期)
- “暴力催收”观察报告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版)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 首页 
- 回顶部 

 
			
		 
			 
			 
			 
			 
			 
			 
			

 
	 
	
 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支付宝支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