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供应链金融模式对比:各有优劣,必须打组合拳

陆岷峰 · 零壹财经 2022-04-02 14:49:51 阅读:20259

关键词:供应链经济供应链金融元宇宙区块链金融科技应用

作者:陆岷峰     来源:零壹财经作者专栏 摘要:供应链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也是当前实现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目标的重要抓手,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供应链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经营的融资难问题。 现行以商业银行、集团企...

作者:陆岷峰     来源:零壹财经作者专栏

摘要:供应链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也是当前实现国际国内经济双循环目标的重要抓手,发展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供应链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经营的融资难问题。

现行以商业银行、集团企业和第三方科技公司分别作为运行主体的三种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各有优劣,迫切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较优解决方案。

供应链经济是跨地区、跨领域、跨企业甚至是跨国界的经济活动,供应链金融要促进供应链经济的发展,必须综合运用现有金融工具,构建“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的新型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同时使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积极赋能供应链金融业务,疏通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堵点,推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供应链经济市场,从而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金融科技应用;协调机制;
 
一、引言

供应链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中一个维度的表述形式,以核心企业为主线,上溯下延企业的产销供应链为主要特征。党中央、国务院及国家监管部门均十分重视供应链经济的发展,多次行文要支持发展供应链经济,这不仅是步入新时代、践行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加速以国内经济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需要,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消费稳步增长的需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除了持续不断地给供应链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动力,更是解决供应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当前六保六稳以及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负面影响的重要战略措施。

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的经济与金融界来说并不陌生,各级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都在为推动供应链经济发展,积极落实国家有关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政策,然而,从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供应链金融仍然主要集中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诸如确权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供应链金融在金融业务中整体占比极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是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没有进行好顶层设计,因此,基于现行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的研究,剖析供应链金融发展当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新时代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方案,对于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业务促进供应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作用有着重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聚焦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以及供应链与金融工具结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实践中探索也相对较少。

(一)关于供应链金融概念、作用的研究

关于供应链金融概念及作用虽然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基本内容是大致相同,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作用界定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范围、定位、方式与主要作用。

许旭明(2020)认为供应链是指上下游存在供需交易的行为链,强调的上下游流转,包括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供应链金融是围绕供应链经济发展所需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 [1]。

徐阳洋(2022)认为供应链、价值链、资金链、信息链实质上是从不同角度所展示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过程,链条越长,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效率就越高。供应链金融是为供应链经济服务的,是金融反作于经济的最重要推动力,提供链的延续和拉长及正常维护的重要功能 [2]。

陆岷峰(2021)认为供应链金融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涉及所有服务于供应链经济的金融业务,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证券、保险及金融中介业务,狭义指为供应链经济服务的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融资、结算等业务,通常讲供应链金融是指狭义的金融业务,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经济的壮大,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持续加大 [3]。

(二)关于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的研究

模式是指目标与路径的总和,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模式就是供应链金融要实现的目标和渠道的总和。

陆顺(2022)认为供应链金融的目标一方面要为金融本身创造一种盈利渠道,另一方面要利用金融手段为供应链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工具的便利。所有的模式都是基于这两个目标而设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 [4]。

陆岷峰(2022)认为模式取决于所处的环境与条件,是一种顶层设计,条件导向,供应链经济复杂多样化,供应链金融的服务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一家金融机构可以包揽所有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有时一家金融机构仅仅是供应链金融环节中的一个节点,整个的金融机构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整体 [5]。

杨丽萍(2022)认为模式不强调一致性,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模式,供应链金融最主要是为了解决供应链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及结算需求,结算业务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共性化需求,而融资是供应链经济发展中的个性化需求,诸如应收账款、货物质押等,对金融业务有特定的需求,因此,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模式也有别于其他一般性金融服务的模式 [6]。

(三)关于供应链金融存在问题的研究

发展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前行的,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当然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陆岷峰(2021)认为供应链与经济发展的规律相冲突,人为的链与自然链的不协调 ,供应链实质就是经济活动的全部,是一种跨国界的形态,而为供应链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却是有地域、国界、服务对象之分的,这种人为的金融企业间的划分类别往往人为隔断供应链间的经济联系,不利于链拉长及链接点的稳固,影响了供应链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7]。

曹梦石、徐阳洋(2021)认为供应链确权难是供应链金融发展中最大的难题,除了集团企业内部确权相对便捷外,涉及到集团外的企业应收款确权成功率极低,根据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有关资料显示,成功率约19%,也就意味着有大量的供应链金融需求由于确权原因而无法完成交易 。确权之所以难,是由于核心企业一方面不愿将自己的信用转移给上下游企业所有,另外一方面也不希望因为确权增加企业刚兑的限制 [8]。

葛和平(2021)认为地方金融机构无法跟踪超地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地方金融机构由于其地方的属性,因此,难以根据供应链企业的需求进行业务的地域外延伸,特别是授信业务更受监管的约束,从而将有供应链金融业务需求的企业挤兑到其他金融机构,影响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 [9]。

陆岷峰(2021)还认为目前供应链金融服务体制与机制上存在的不足也是影响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一是金融机构间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二是供应链金融之间合作度不够,互相之间缺乏互补,各自为政,各成体系;三是供应链金融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数字技术应用程度不深,导致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诸如相互协调、信息对称等可用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7]。

(四)关于供应链金融发展思路与对策的研究

近年来,各家金融机构均持续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从理论上、实践上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新路径。

陆岷峰(2022)认为供应链金融要想突破现行各种体制机制的束缚,充分体现供应链经济运行的流动性、债权可转换性、跨企业、跨机构等特征,就必须运用某种金融工具作为媒介来实现,如运用商票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确权、债权流转等问题,有利于减少供应链中的经济纠纷,保护中小微企业上下游客户的权益,保持供应链金融持续推动供应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0]。

王婷婷(2021)主张充分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推动确权问题的根本解决,供应链金融中的确权问题不解决,供应链金融就不会有大的发展。确权本来就是核心企业或债务人的基本责任,对于大多数的确权工作一方面要通过行政法规给予规定下来,对于核心企业的债权人任何核心企业都必须无条件地给予确权服务,另一方面,由于确权是交易外的服务,可以采取收费制以调动确权核心企业的积极性 [11]。

徐阳洋(2021)认为应加大监管改革力度,给地方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以更大的发展空间。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上的一种业务创新,打破了传统的以企业为单位的授信等金融服务模式,构建以供应链为单元的金融服务体系。既然是创新势必会突破传统的监管制度,因此,监管部门宜以利于供应链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于有益于供应链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都要提供相应的便利,在坚守合规风险底线前提下,给供应链金融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创新空间 [12]。

上述研究成果对发展供应链经济、供应链金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探索供应链金融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和思路,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丰富现有金融产品方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13]。但现行的研究成果具体到操作时总有堵点,无论是哪种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导致链长、链接仍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迫切需要从根本上制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解决方案 [14]。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认为供应链经济是跨地区、跨领域、跨企业甚至是跨国界的一种经济活动,其多元性、复杂性需求供应链金融要有先进的发展模式,在分析现有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基础上,基于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本原则,认为供应链金融必须综合应用“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的新型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同时辅以金融科技的赋能,既可以满足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需要,疏通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堵点,又可以大力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和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供应链金融模式及其制约因素

任何一种模式都可能存在优点和不足,基于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现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深度分析,保持其优势同时找出解决不足的方法,明确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原则,就不难得出供应链金融最新最佳的解决方案。目前,尽管供应链金融模式复杂多样,但从运行载体来分析,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比较

1.以商业银行为载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商业银行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为载体,以商业银行主要客户为核心客户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为此,商业银行一般会为核心客户授信,为核心客户在本行的上下游泳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银企关系信息比较对称,协调起来比较方便,特别是在供应链过程中核心企业的确权协调、供应链过程的管理、风险控制、交易效率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一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渠道及拥有核心客户的情况,分支机构越多的商业银行其供应链金融服务越有优势,越容易将眼光盯在机构扩张的导向上;二是地方商业银行由于区域的限制,难以为跨区域的供应链金融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形成事实上的不公平竞争;三是供应链不可能上下游企业所有业务只在一家商业银行办理,行际之间的不协调影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正常开展;四是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情况还取决于各家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战略定位[15]。

2.以企业集团为载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搭建的集团内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以“中”字头或“省”字头企业为运行主体。这类企业集团一般规模较大,产业链较为完整,上下游企业众多,且主要是与集团有密切关联度的企业。企业集团内部有财务公司、保理公司等,可直接通过集团授信取得相当规模的授信支持,集团内部的财务核算以及各主体的经济利益也相对独立,资金应付应收基本上在集团内部解决,为了充分体现独立的经济利益关系,往往会将应收款通过内部的保理公司形式来解决资金供给问题。这种模式最大的好处是企业集团内部确权十分便利,通常集团会以正式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集团成员间必须进行确权;其次内部约束机制与约束力也很强,对于违约行为,集团除了有经济处罚手段外,还有行政手段;第三供应链上各主体间信息透明、公开,欺诈可能性较少[16]。这种模式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讲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持有保理公司的集团、上规模的大型企业毕竟是少数;再次是供应链金融完全局限于集团的规模与边界,而供应链不可能局限在一个集团内部,因此,其服务的对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容易形成集团相对封闭的循环,不利于企业的外延和扩张,一定程度上由于资金的胁迫,影响了各成员主体参与市场的竞争力或积极性,而市场经济始终是开放的,这与集团相对封闭的资金运行模式是相冲突的。

3.以科技公司为载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金融科技公司为主要服务载体,由于科技公司占有数字技术的优势,既为商业银行或企业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技术支持,同时有些科技公司自营供应链金融运行平台,可通过为其服务的企业集团或次企业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技术服务与商业银行机构进行紧密的合作,并实现分润。一方面解决了部分企业基于自身条件无法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较为成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其金融业务范围,是供应链金融重要的补充模式[17]。这种模式的不足在于能否有效地运行成功,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配合度、信任度及协调度,同时,由于涉及两个运行主体,一般服务效率相对较差;第三由于增加了第三方运行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被服务单位的运营成本和中小微企业的负担。

由此可见,上述三种运行模式各有优劣,但是,只要能切实解决企业资金困难,提升企业运行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就是成功的运行模式。

(二)供应链金融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由于供应链经济所涉及的主体多,供应链不仅越拉越长,且各供应链之间还相互交叉,因而为供应链经济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十分复杂,目前影响供应链金融成长与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确权难或基本无法确权。供应链的核心价值在于有核心企业的实力、信用支撑,但是,核心企业作为市场的卖方或买方的主导者,始终处于强势地位,在无任何经济利益的背景下,主动确权或愿意确权完全出于一种社会责任,甚至是一种道德的范畴,因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确权并不是必要条件或附加条件。因此,除了集团内部的供应链体系的确权,基于行政管理总部的文件、制度的规定,而对于之外的供应链确权可能是基于私人关系予以促成,其它确权的成功率十分低下。据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调查显示,中小微企业的确权成功概率约占拟申请确权的15%左右,可见,确权难成了供应链金融或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18]。

2.地方金融机构异地授信授权受限。按照现行的监管政策,地方金融机构对异地授信规模有些地方严格限制为零,有些地方规定可以按照授信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授信,这无疑给地方金融机构中服务较多供应链客户的机构设置了难题。目前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95%以上都是地方金融机构,且服务超过80%以上的中小型客户,关于供应链金融方面的强监管、严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供应链企业的发展,增加了供应链企业和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难度。

3.票据真实性及违约概率一般较大。票据质押、应收款质押、货物仓单质押是供应链金融中最主要的金融产品,目前票据流转过程中的保真性问题,特别是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主体,由于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对于识别票据的真伪有一定的难度,增加了票据的违约风险。同时,由于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往往处于买方市场,话语权有限,因此,常常遭受票据违约带来的损失。

4.货物质押过程风险控制较为困难。仓单质押、货物质押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融资的重要形式,仓单是一种物权并以货物为基础,目前对于货物的管理主要委托第三方监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监管机构与其所承担的监管责任并不对等,当第三方监管机构失职或与货物质押人勾结作案,监管机构无法承担其所监管对象的经济责任,诸如一度甚行的钢贸市场供应链融资模式、码头货物供应链融资模式等,最终由于货物重复质押、移动等原因,给提供这类供应链融资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额的资金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商业银行做大供应链金融的信心[19]。

四、构建以“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为底层逻辑的新型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

(一)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基本原则


原则是处理各个事项的基本准则,决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路径。本着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两个处理经济业务的原则,做大做优做好供应链金融业务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业务风险可控,合规合法运行。坚守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底线,不管采用什么模式运行,必须将风险防范放在首要位置来抓,确保供应链金融业务健康发展。

2.持续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效率。首先解决供应链中最主要的确权问题,其次推动实现债权票据化,按照票据法要求来进行债权的抵押、转让,确保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质效。

3.契合供应链经济的特点。保持供应链不断链、不掉链,不断拉长供应链,铸牢供应链节点,让供应链服务机构有进一步延伸供应链金融服务渠道和范围的权力,促进供应链经济长期发展。

4.尊重市场的调节机制。营造金融、供应链主体间平等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配置作用,适度放开对于地方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方面的限制,避免过度监管。

(二)以“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为底层逻辑的新型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的建构

供应链金融必须打组合拳,根据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基本原则,当前,发展供应链金融依靠单一的手段难以实现供应链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基于供应链经济,将所有债权票据化,配合保理等类型的金融业务,从而有效促进供应链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1、基于供应链经济。当前分别以商业银行、集团核心企业、第三方科技公司为主体的三类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基本上代表了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主流模式,也是我国供应链金融的主体力量。当然这三种模式当中,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要占整个供应链金融80%以上,其他两种模式,特别是金融科技公司为主体的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的金融主要依靠商业银行来运行,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主体仍然也必须是金融机构。

供应链经济的特点就是拉长链条,锻牢链点,实质上供应链金融运行主体就是要根据这一特点,不断提供做长供应链金融的金融服务及金融支持,因此,金融机构要根据供应链经济以核心企业信用为担保的整个链条上参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研发新的金融产品,满足供应链经济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不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做好信用风险评估和整体授信,严格防范供应链经济和金融风险,实时注入资金新流量,增加供应链经济发展新动能,要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优势,为供应链上企业提供各类信息资讯,促进供应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经济本身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支持供应链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则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供应链金融运行主体除了要基于供应链经济发展特点来发展供应链金融外,还要根据中小微企业的特点,创新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贷款,通过对于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支持,反促供应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基于商票应用。让商票构建供应链经济的脉络主线。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确权难问题是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最大障碍,债权实际上是企业间一种商业信用,确权是通过一定的书面形式来进行确认,而现有的金融工具如商业承兑汇票是企业开出的一般期限为半年的一种商业信用并由出票企业进行承兑,且商票还可以流转、贴现,有利于明确债权与债务关系,是一种跨行业、企业 、区域可流转的票据工具,持有这种商票不仅不再需要核心企业确权,而且会通过市场运行直接影响到核心企业的市场形象,因此,供应链金融参与者间以商票为承载业务交易的工具,用于结算、质押融资、流转等,可解决供应链金融中最难解决的难点。

3.基于保理公司的配合。现行的监管政策对于商票的贴现必须要有持牌或经审批的机构才能办理,而现在的一些核心企业以及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并没有持牌或经过批准,可以与目前的保理公司合作,将商票交由保理公司进行融资 ,当然也可以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让供应链参与者持有的商票能有应用通道,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闭环,使供应链金融各个主体都可以找到合适的金融服务方式。

因此,基于目前供应链经济特点以及现行的监管政策,以“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为底层逻辑的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的设立足以支撑供应链经济的发展与成长。

五、以金融与科技融合促进供应链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如果说“商票+供应链金融+保理”为底层逻辑的新型供应链金融管理模式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顶层设计,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从根本上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及必要的条件,打通了供应链金融各个节点与通道,有效地防范了风险点与风险源,增强了金融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对称性,为创新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提供了新的空间。

(一)运用平台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平台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搭建,在虚拟空间实现了供应链经济运行的线上化,既可以是现实供应链经济的线上复制,也可以是根据金融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线上供应链经济要素的再现或反映,实现交易双方在线上交易,突破了线下交易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而言,平台技术则让交易的双方或供应链上的各个主体均可以积聚在同一平台上,从而使供应链金融运行者全面地了解供应链各主体的信用、行为等诸多要素的情况,也可以实现在线上完成金融交易。平台技术使长链、多链均可在平台上体现,便于供应链金融运行主体集中化、集约化管理,提高供应链金融管理的效能与效率。

(二)运用大数据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清洗、整理,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一种技术。数据量越大,数据源越多,数据面越广,所集聚的数据作用可能越大[20]。大数据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一是解决了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特别是金融企业和核心企业,通过大数据可以对供应链上各主体的信用等信息一目了然,实现了信息上的透明、准确,利于科学安排决策;二是对各类风险可以有效地提供预警,任何经济活动的本质都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应链经济和金融中的风险发生之前一定会有关联的信息表现出来,金融机构或核心企业通过设置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指标和系统体系,可以提前或及时预报供应链金融中各个主体可能出现的风险迹象,从而为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进行风险事前预防和化解争取时间,取得主动权;三是利于金融机构客观、全面对核心企业进行精准的评价,对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实施全流程监控,便于提高供应链金融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四大数据还为党和各级政府进行供应链经济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以数据说话更具有说服力,有关供应链经济和金融方面的运行数据最能反映经济流转运行的质态,从而为宏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

(三)运用区块链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密码学、运筹学、数学等多门学科而成的一门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可溯源、信息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按照不同权限可以对信息进行实时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提升交易的约束率[21]。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实时分享及信息传输过程的真实性问题,供应链金融中各参与主体都需要了解供应链金融运行各方的具体真实情况,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参与者可以根据所授权限,实时取得各参与方的最新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溯源跟踪、了解,确保各方所了解到的信息是不可篡改、真实性的。由于去中心化,供应链中的各主体都是平行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因此,更利于平等的合作,特别是在智能合约的作用机制下,各参与方只要有事先约定,计算机系统就会根据各方履职情况,直接对违约方进行履约责任的追索与权利的行使,自觉维护供应链金融秩序。

(四)运用物联网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物联网是综合应用远程遥感技术、互联网、视频等综合反映物的形态的一门技术,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物联网可以24小时连续不断的工作,而且是全覆盖式的观测到物的状态,因此供应链金融中物的抵押品的管理完全可以运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不仅可以实时了解物的状态,还可以跟踪物的流向,并且可以根据事先设定,对物发生变化、移动、灭失等改变物的形态,都可以进行报警提示,或与后台联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与有关合作单位、司法机构及时选择止损措施。物联网技术既解决供应链金融产品中货物质押的风险控制问题,又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条件与思路。

(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人工智能是综合应大数据、算法等技术,仿照人的思维、行为的计算机运行技术,由于人工智能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其具有信息储存量大、综合运算速度快且准确,适合从事重复、大批量的运算等工作,人工智能目前不仅仅已经成为自然人业务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有些方面已经成为自然人的管理助手,甚至在有些方面已经完全替代了自然人,而且由于人工智能完全按照其事先设计的逻辑运行,因此,在发挥作用、履行职能过程中没有道德风险,所运行的结果具有客观公正性。人工智能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意义在于由于供应链经济关系十分复杂,要搞清、穿透供应链上企业整个情况,仅依靠自然人掌握的有限信息及自然人处理的速率往往满足不了供应链金融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人工智能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可以大大增强对供应链各参与主体信息情况的分析、筛选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运行结论的能力,提高自然人在运营供应链金融各项产品中的精准度以及风险风险控制力。

(六)运用元宇宙技术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

元宇宙由多种新技术整合而成,其主要特点是虚实相融,可以更好地搭建业务场景,为客户提供沉浸式体验,使各经营活动主体如临其境,增加了业务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主体间的磁性和互联效能[22]。元宇宙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可以将供应链过程中各个环节场景集中在供应链平台上进行充分展示,供应链金融各个参与主体可以在虚拟空间或虚实空间进行沉浸式的交易,有利于提升各个参与主体的体验,更加有利于提高交易成功的效率及交易主体间的信任度,巩固供应链金融上链与链之间的粘合度。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供应链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式之一,是生产、流动、分配、消费扩大再生产的最主要实现形式,发展供应链经济意义十分重大。供应链经济是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基础,供应链金融对于供应链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步入新的历史阶段,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作用逐渐加大且日趋不可替代的情况下,强调发展供应链经济不能脱离供应链金融来谈。

2.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各有优劣,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种模式可以完全覆盖或满足供应链经济所有主体的需求,供应链经济的多样化、复杂性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供给侧也应当是多元化、差异化,但不管应用何种供应链模式,只要能够契合供应链经济的基本特点及禀赋,促进供应链经济发展的模式就是有用或有效的模式。

3.基于供应链经济是一种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复杂交叉的经济链接,迫切需要模跨供应链金融各参与主体的媒介来解决以核心企业信用为依托构建的供应链金融系统,从目前现有的金融工具看到,“商票”是最合适的为供应链各个金融主体所能认可并且最方便流转的金融工具,但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商票业务,必须通过叠加保理公司后才具有合法性,因此,可构建以“商票+供应链+保理”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最基础模式或顶层设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运行主体的特征增减有关功能。

4.“商票+供应链+保理”可以作为供应链金融的最基础模式,但是要能顺畅运行还必须要依托金融科技手段,才能将这一基本模式发扬光大,具体要通过平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元宇宙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突破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思维方式,为供应链金融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综合应用金融工具保持供应链金融协调发展。

(二)建议

1.规定核心企业的确权责任要以金融监管的法规措施予以明确。只要存在就要确权,并以法律、规范制度确定下来,对于不履行确权责任的,要采取相应的金融制裁等措施,要明确供应链金融管理部门,受理不确权投诉,对于核查属实的,要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用评级上给予一定的约束。

2.对地方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提供监管政策上的空间。供应链金融业务已经不仅仅是一项金融业务,通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能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且地方金融机构又是中小微企业最主要的金融服务商,供应链或供应链生态圈本来就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因此,监管政策对地方金融机构关于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异地授信应当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给予足够的政策空间。

3.成立供应链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核心是“协调”二字,由于供应链经济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供应链金融涉及到多家金融机构,因此,要有相应的专业机构、自律组织进行协调管理,通过成立供应链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可以实现全国“一盘棋”,充分利用组织平台加强信息沟通,研究供应链金融技术,增加行业自律、规范管理,协调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从而保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有序运行。

(阅读原文请到《 中国知网》下载《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供应链经济发展:金融与科技协调的视角》)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