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知否,知否,数据知产保护如何下手?
肖飒 · 零壹财经 2023-09-15 15:32:15 阅读:1601

作者 | 肖飒团队 来源 | 零壹财经专栏
从今年年初开始,“数据知识产权”的概念仿佛已经跳脱出法律圈,飒姐团队在业务来往中有诸多企业询问究竟什么是数据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的登记又是闹哪出?更有法律同行也提出疑问,数据知识产权到底是何种权利?为什么不能被归为既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处理?比如有的同行直言,数据完全可以被著作权法中的“汇编作品”涵盖,进而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亦有同行主张数据可以通过商业秘密来保护,数据知识产权的设置着实有些多余。面对企业及法律圈子的疑惑,飒姐团队今天就来浅议一番数据知识产权的概念,以及为什么企业,尤其是数据密集型企业需要重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
01
数据知识产权究竟是什么?
数据知识产权究竟是什么?
套用互联网圈子里的话术,数据知识产权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赋权”,即数据作为一系列信息的表达,应当赋予何种权利予以保护?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企业通过长时间的调研,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最终收集整理出了“XX区个体工商户活跃度分析研究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分析出XX区的商业热点、人流潮汐趋势等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该企业不仅可以自己利用这一数据库获益,也可以选择将这个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使用并获得收益。此时问题就来了——当该企业将这一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使用时,凭什么其他主体要给与该企业对价?
换言之,投入了巨大成本最终收集出该数据库的企业,究竟让渡了什么样的权利给其他使用这个数据库的主体?关于这个问题,实务界和学界众说纷纭。如有学者认为,数据权利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这个结论没有问题,但是追问是——究竟是何种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亦或是商业秘密?这便成了“数据知识产权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核心。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某企业通过长时间的调研,付出了巨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最终收集整理出了“XX区个体工商户活跃度分析研究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分析出XX区的商业热点、人流潮汐趋势等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内容。该企业不仅可以自己利用这一数据库获益,也可以选择将这个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使用并获得收益。此时问题就来了——当该企业将这一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使用时,凭什么其他主体要给与该企业对价?
换言之,投入了巨大成本最终收集出该数据库的企业,究竟让渡了什么样的权利给其他使用这个数据库的主体?关于这个问题,实务界和学界众说纷纭。如有学者认为,数据权利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这个结论没有问题,但是追问是——究竟是何种财产权?著作权?专利权亦或是商业秘密?这便成了“数据知识产权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核心。
02
既有权利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弱点
既有权利对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的弱点
对于上一个问题,目前实务界主要有这几种说法:
第一,类似于刚才例子中的数据库,可以构成《著作权法》下的汇编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一般来说,像飒姐团队上面例子中的企业数据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来保护。但需要注意,《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必须满足独创性这一构成要件,汇编作品的独创性一般体现在汇编材料的选择或编排上,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得使用该汇编作品。但问题恰恰也在于独创性,在许多数据库侵权案件中,涉案数据库难言具有“独创性”,因而如果原告主张其数据库应当作为汇编作品而受《著作权法》保护时,法院往往会判定数据库根本没有独创性而不被保护。
比如在北京长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凯某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著作权纠纷一案中,法院就认为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基础信息库,比如街道名称、道路名称、商铺地点等数据,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并加以利用。同时认定对于统一地理位置信息的选择、加工、排列具有独创性。于是问题就变得“拧巴”了起来,某些情况下,数据库的价值主要集中在数据本身,而不是数据的选择加工或者排列,这是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加以保护的最大问题。
第二,有学者提出可以将数据库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该观点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商业秘密,一般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处于保密状态且经营者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业信息。而商业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了数据一旦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局限性。还是以飒姐团队举的“XX区个体工商户活跃度分析研究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的内容不为别人所知悉,于是其创作者——某企业可以自己利用这个数据库获得商业价值,但一旦该企业准备将这个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问题就来了——其他人知道了这一内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就会消失。换言之,如果某企业决定垄断某个数据库的使用权,其确实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对该数据库进行保护,但倘若该企业准备将这一数据库授权给他人,商业秘密的模式立刻“宕机”。另外,如果将数据库作为商业秘密保护,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更为“恐怖”的问题——数据垄断现象。这也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相悖。
第一,类似于刚才例子中的数据库,可以构成《著作权法》下的汇编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一般来说,像飒姐团队上面例子中的企业数据库可以作为汇编作品来保护。但需要注意,《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必须满足独创性这一构成要件,汇编作品的独创性一般体现在汇编材料的选择或编排上,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不得使用该汇编作品。但问题恰恰也在于独创性,在许多数据库侵权案件中,涉案数据库难言具有“独创性”,因而如果原告主张其数据库应当作为汇编作品而受《著作权法》保护时,法院往往会判定数据库根本没有独创性而不被保护。
比如在北京长某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凯某计算机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著作权纠纷一案中,法院就认为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基础信息库,比如街道名称、道路名称、商铺地点等数据,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并加以利用。同时认定对于统一地理位置信息的选择、加工、排列具有独创性。于是问题就变得“拧巴”了起来,某些情况下,数据库的价值主要集中在数据本身,而不是数据的选择加工或者排列,这是将数据库作为汇编作品加以保护的最大问题。
第二,有学者提出可以将数据库作为商业秘密加以保护,该观点同样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商业秘密,一般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处于保密状态且经营者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商业信息。而商业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表明了数据一旦作为商业秘密进行保护的局限性。还是以飒姐团队举的“XX区个体工商户活跃度分析研究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的内容不为别人所知悉,于是其创作者——某企业可以自己利用这个数据库获得商业价值,但一旦该企业准备将这个数据库授权给其他主体,问题就来了——其他人知道了这一内容,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就会消失。换言之,如果某企业决定垄断某个数据库的使用权,其确实可以通过商业秘密的对该数据库进行保护,但倘若该企业准备将这一数据库授权给他人,商业秘密的模式立刻“宕机”。另外,如果将数据库作为商业秘密保护,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更为“恐怖”的问题——数据垄断现象。这也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相悖。
03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增加数据流通性、价值性的好方式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增加数据流通性、价值性的好方式
正因为既有的数据保护模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便应运而生,实际上,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正好响应了“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这一“数据二十条”的基本要求。目前,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均已设立了地方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办法。所谓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就是知识产权部门对数据持有人或者数据处理者拥有的符合依法收集、经过一定算法加工、具有实用价值和智力成果属性的数据资源进行登记的行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说的白话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就是给数据的持有人或者数据的处理者一记“定心丸”,就如同购房之后的“房本”一样,利用登记公示自身对于某个数据库享有财产权利。此时,该数据库的持有者或者处理者将数据库授权给他人使用时,便可合法地、有根据地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来获得相应的收益。
04
写在最后
写在最后
数据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石油”,如何对数据赋权,使得企业真正能够从其收集、整理的数据库中获得实在的经济利益,同时能够鼓励企业将自己合法收集、整理的数据“拿出来”,形成数据合法流通、数据持有者获得利益的良性局面,是目前重要的课题。飒姐团队在此亦提醒广大企业,尤其是数据密集型企业,对自己掌握的数据可以进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确立权属,维护数据权益,在合规框架之下使自己掌握的数据流动起来,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2024零壹智库年会将以“数字生产力,经济新动能”为主题,发布《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3》,全面呈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动态。
至12月14日,评选将进入征集阶段。如果您有意向,请扫二维码留下您的信息,我们期待您的踊跃自荐和推荐:
报名及资料提交:至2023/12/14截止
调研及初评:2023/12/15—2023/12/25
专家评审及终评:2023/12/26—2024/01/03
调研及初评:2023/12/15—2023/12/25
专家评审及终评:2023/12/26—2024/01/03
榜单发布:2024零壹智库年会(2024/01/11)线下及线上同步发布
科技公司报名入口
https://www.wjx.cn/vm/OtwHYYy.aspx#
金融机构报名入口
https://www.wjx.cn/vm/hlYwbT0.aspx
投资机构报名入口
https://www.wjx.cn/vm/wnPN2jl.aspx
年度人物报名入口
https://www.wjx.cn/vm/exBefG0.aspx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