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我国信保之痛:周期性收缩 | 信保系列谈之六

高声谈 · 零壹财经 2021-11-22 11:03:45 阅读:10019

关键词:不良资产减损信保信保周期信用保证险大数据风控

截至2020年底,信保业已然成为我国信用市场的重要供给方:辐射管理信贷余额超万亿,是同期银行业信用卡贷余的14.7%,是银行业个人消费贷余的17.8%(详见笔者文章《我国信用保证险的现状——信保系列谈之二》)。 然而,信保行业似乎又一次踏入历史的奇怪车轮——再次陷入停滞...

截至2020年底,信保业已然成为我国信用市场的重要供给方:辐射管理信贷余额超万亿,是同期银行业信用卡贷余的14.7%,是银行业个人消费贷余的17.8%(详见笔者文章《我国信用保证险的现状——信保系列谈之二》)。

然而,信保行业似乎又一次踏入历史的奇怪车轮——再次陷入停滞与回调周期:2020年保费收入与2019年持平,预计2021年将出现负增长。同样的情形还出现在2008-2009年、2014-2016年。

为何我国信保业总是“重复踏入同一条河流”?导致我国信保周期之痛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解答好这个问题,对当下的信保行业意义重大。

以保险逻辑做信保,业务发展大起大落

信用保证险业务在财险公司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与其他险种“大数法则、风险分散”风控逻辑不同,以信用风险为标的的信保业务具有“强传染性、强欺诈性”特点,尤其是融资性保证险,无论业务本质还是核心操作都与信贷、担保高度一致,单纯依靠大数法则进行风险分散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以大数法则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保后主动风险管理的发挥空间和必要性不足,因此传统保险做法重视保前,不重视保后。国内信保行业多沿用了该做法,导致的结果如同信贷只做贷前而不做贷后和逾期催收管理一样,结果将是致命的。更何况多数信保业务并未逐笔判断并量化风险,而是主要依托审贷人员的经验判断,除审贷尺度不标准外,信保团队也没能像银行一样长期沉淀形成审慎的风险意识、严格的审批管理制度和素质过硬的贷款营销、授审管理团队,因此风险暴露脱离控制成为了常态。

相比其它险种,信用保证保险更容易快速上规模,因此有些时候,有些保险公司便将信保业务作为完成短期目标考核的抓手,以“搞运动”、“任务分派”的方式整体推动,快速扩量提高保费规模。而类信贷的信保业务风险控制要求业务遵循“审慎、稳步扩大规模”的方式不断验证、调优风控手段,业务发展“突击上规模”和“急刹车”一定会导致风险暴露快速上升和逾期不良恶性坏死,是信贷经营也是信保业务的死穴。

通道式、批发式发展思维占据主导,客户和风控两头在外

从实际操作看,保险公司是偏向营销驱动型的组织,长期以来形成了“前强后弱”的内部管理格局,风控部门普遍话语权不强,风控动作容易变形走偏而效果大打折扣。

更严重的,强势的负责市场与营销的部门为了实现保费收入的快速上升,业绩倒逼下更容易选择“批发式”业务模式,销售、组织运营甚至风控兜底交由合作公司负责,通过收取保证金等反兜底方式实现风险外移,信保沦为持牌通道业务。

当最终风险交由利益驱动、风控专业度层次不齐甚至恶意骗贷、骗保的渠道公司时,大面积的逾期坏账和“跑路”现象在所难免。类似操作在汽车金融保证险、消费贷保证险业务中并不罕见。

虽然得益于国内线上消费贷、汽车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信保机构业务规模快速提升,但由于对与新业态匹配的线上风控手段和量化风控能力的重视度普遍不足,导致核心风控能力并没有积攒下来,与风控水平处于一线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快速转型银行和新型放贷组织相比,信保机构的线上风控和大数据风控能力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支机构权力过大,发展存在隐患

目前,国内信保业务主要通过线下方式获客、运营和风控,展业和风险兜底的渠道公司依靠分支公司拓展。总部对业务缺少抓手,长期以来沦为产品设计和业务督导角色,展业、运营、发展和风险管理鞭长莫及,自然下放至分支公司。

如此管理格局固然可以压实责任,但弊端同样明显:一是分支公司重视程度和风控能力不一导致展业规模参差不齐,业务分散且不容易形成规模;二是风控手段以传统方式为主,难以发挥线上风控高效、低成本优势,不易沉淀大数据量化风控能力;三是总部统筹力度不足,不掌握底层资产真实风险情况,容易导致系统风险和基层机构操作风险。

核心能力重视不足,稳健发展缺少抓手

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商业业态具有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组织方式和商业逻辑,以此为场景的信保业务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展业方式和核心竞争力。除缺少线上量化风控能力外,国内信保机构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快速发展要求”与“缺乏优质资产”之间矛盾突出:信保业务已然发展成为车险之后的第二大险种,承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的重要职责,而当前的信保业务大都集中于房抵贷、车抵贷、汽车融资租赁、消费贷几个场景,在连续经历了P2P市场出清、长租房、疫情引发的汽车金融和消费信贷大面积坏账后,信保机构大多处于风险减量管理和缺少新增优质资产的困难处境,亟需重振精神,找回自信,找准方向,重新出发。

二是IT支持不足影响了产品体验与优化迭代:研发资源不足和内部流转冗长使IT供给远落后于信保部门需求,线上操作流程冗长,交互系统繁杂,产品长期未优化迭代;同时由于缺少在信贷领域具有经验的互联网产品经理,业务部门和研发部门之间缺少“翻译官”和“润滑剂”,产品设计缺乏信贷逻辑,与市场主流产品差距较大,客户操作体验较差。

三是缺少“数据集成和量化风控”深度服务商:国内信保部门需要有配合度高、专业性强且运行合规、合理的数据团队和风控团队对其提供定制化服务,但受限于数据安全性、操作合规度以及成本预算等因素,往往难与外部数据公司开展灵活且深入合作。

四是缺乏优质流量方和低成本、资金方资源:流量获取依靠线下和电网销团队,且由于业务驱动主要由分支机构自行组织,客户来源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发挥规模效应。与头部互联网流量企业对话时容易发生频次不对,合作难落实的问题。另外,作为放贷端的重要组成板块之一,信保牌照只能发挥了“增信”的作用,需要同资金方和放贷牌照结合起来方能完成放款闭环。由于缺乏足够市场化的商务团队和高效的系统对接能力,优质资方引入力度不足,客户流量损耗与浪费严重,且产品体验容易受资方偏好拖累,体验不佳。

五是不良资产减损问题:催收工作同样由分支机构自行开展,催收方式以委外电催为主,先进法催、合规上门等手段尚未大规模应用,理赔资金的催收效果普遍较差。另外,信保行业尚未走通不良资产出表或打包出售方式,这是行业实操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痛点问题,需要创新性予以解决。

(作者:高声谈;邮箱:gaoshengtan2021@yeah.net)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