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网贷“爆雷潮”止血药方:监管应尽快明确网贷监管方案
新金融女记 · 零壹财经 2018-07-06 14:46:38 阅读:24154

[/align]
一个月之内,63家网贷平台爆雷。至今尚未有止血迹象。
行业慌了。毫无疑问,一轮新的网贷爆雷危机正在袭来。投资人信心岌岌可危,行业陷入恐慌情绪。
此刻网贷行业或称不上至暗时刻,但信心确实已贵如金。
连日来,网贷平台抱团为行业正声。在女记看来,新一轮行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监管正在拔除行业“毒瘤”引发的震荡有关,同此,其背后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是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人对于网贷监管和去向的迷茫,行业悲观情绪蔓延所致。
在此行业时点,女记对这场危机发出追问:
1、是什么让网贷爆雷潮在此时上演?
2、下一个出事的平台会是谁?
3、抱团以外,什么才能让行业走出恐慌。
这是我们系列追问的第一篇,此外,女记还将推出系列报道——有关网贷爆雷潮的四个关键问题(见二条),欢迎关注。
一、慌了
7月3日深夜,牛板金被爆出逾期,所有产品的投资和兑付,暂停。
尽管平台公告安抚,但投资人群里乱做一窝蜂。然而,这个累计交易规模接近400亿元的网贷平台,不过是近期倒下的有一家网贷平台而已——6月,63家平台爆雷。
“行业的恐慌气息在投资人和行业从业者中传导。”在华南,一家中小网贷平台负责人随时监控着资金流入流出——毫无疑问,资金在流出,流动危机成为当下最大的危机。就连头部平台私下也透露了较大的危机感。
这一波的恐慌,倒下来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是唐小僧——6月19日,互金平台唐小僧母公司资邦金服被查。女记不完全统计,唐小僧之后,6月19日~6月26日短短的一周时间里,41家平台爆雷!
这样的危机甚至已经超过了e租宝带来的冲击。
7月3日晚间,点融发布了一系列主题为“不慌”的海报——上一次,点融发布了“不跑路”宣言,是在e租宝、泛亚、快鹿、中晋等线下理财公司的问题先后爆发之后。与此同时,7月2日,网贷之家联合20多家平台,发起“网贷行业合规发展自律倡议书”。今日,行业正名活动更是进入高潮,平台纷纷加入。
各家“不慌”系列海报
这一系类集体“不慌”背后,恰是说明,网贷行业,真的慌了——持续爆雷让投资人信心摇摇欲坠,资金正在加速离开,爆雷背后不排除恐慌性踩踏带来的流动性危机。
抱团行动和宣誓在持续高涨,然而爆雷潮尚未有止血的迹象。女记采访的20多名行业高管中,近半数认为,这场信任危机尚未取得阶段性胜利,行业面临的是一个风险释放期,“雷潮”大概率还会持续。
二、大案背后的恐慌
唐小僧是这场危机的导火索。除了牵涉众多投资人,让投资人惶恐的是,今年监管见血查处力度加大。让我们看一下:
4月,善林金融,600亿元
5月,云联惠,3000亿元(非P2P,消费返现平台)
6月,资邦金服(唐小僧),800亿元
一个月一个大案!要知道,当年引发行业大震荡的e租宝才762亿元。
不同场合的行业交流中,女记发现行业对于监管的态度认知在发生转变:“大而不倒”神话破产了。
固然金融行业监管向来不说什么大而不倒,但此前的共识是,大平台处理起来牵涉社会稳定,监管会有顾虑。
但今年4月之后,风向变了——各类大案要案频发。女记从靠近监管人士处获得的信息也显示,各地监管一直保持对各类违规且风险较大平台的密切监控。但“动手”处置,需要智慧,也需要时机。现在相对合适的时机到了。
这样的变化,有迹可循。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近期也公开喊话:要加大金融案件办案力度,严肃查办互联网金融、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金融犯罪案件。
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些大案、要案爆出,他们中不乏知名的平台。这些大案的发生正在引发了投资人对网贷行业风险的重新审视。
三、监管不明朗下的恐慌
除了这些短期的震荡外,市场气氛恐慌,监管不明朗带来的悲观情绪是更深层次原因——原定6月30日完成的网贷备案一再拖延,行业从业者心态“凉凉”,也加剧了投资人对于网贷行业官网。无论是网贷行业资本方、从业者,以及投资人,情绪悲观在行业弥漫。行业里甚至出现了一种猜测:监管或正在通过“拖”的方式,“整垮”整个行业。
在女记看来,监管态度不明朗引发的悲观情绪,才是引发此轮行业信任危机深层次原因——投资人之间挤兑和信心恐慌造成流动性的收紧,资金整体撤离网贷,会进入恶性循环。
可以判断,只要监管持续不明朗,这种惶恐仍未持续。
四、网贷投资者教育恰逢其时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在此最恐慌的时候,女记却要说一声,这是投资者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一波爆雷潮,令外界投资人对网贷的恐慌上升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但事实上,就算把过去五年间所有的问题网贷平台的杀伤力加起来,还不及股市的一日之灾!
女记拉了一下2015年7月27日的股灾数据,这应该是近年来股市投资者经历的最黑暗的一日,这是2007年2月27日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但这个跌幅在中国A股史上只能排到第20位。这一天,股市吞没的市值是:4.56万亿元!
而网贷行业呢,女记参考网贷之家的数据,截至2018年6月底,问题平台历史累计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69.9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占总投资人数的比例约为3.9%,涉及贷款余额约为417.5亿元。
也就是说,网贷有史以来,所有问题网贷平台吞没的财富,还不及股债一日之间吞没的财富总量的1%(准确说是0.91%)。
然而,为何却因此引发如此大的行业恐慌,并导致情绪传导,并让行业再次污名化。其背后是网贷投资者教育仍有待提升——等到有一天中国的网贷投资人面对网贷正常逾期,能如面对的股票起伏时那样淡定,这个行业就成熟了。
女记有话说:
谁能为这场“爆雷潮”开出要药方来?女记认为,恐怕靠平台自己喊话和抱团发声是很难的。关键问题仍在监管。
治理大案应该停一停?当然不是,也不会,别心存幻想。
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刚刚搭建完成,网贷里那些本来就一直在踩着红线乱来的平台到了“出来混,总要还”。越迟动手,未来留给这个新的金融监管班子的隐患更大,对于行业的合规发展越不利。尽早清理,无论对监管还是对行业,都应该是一件好事。对此,无论是行业从业者还是投资人都应该正面对待。
多年来野蛮生长,网贷遗留下来的问题,确实必须治。但药方肯定不是“拖”死。面对监管,网贷向来都是弱势群体。但女记认为,过去10年,特别是最近5年,以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倒逼推动金融行业服务的变革,倒逼传统金融机构服务“弯腰”俯身让业务不断下沉,倒逼金融机构技术变革功不可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多次在公开演讲都提到,互联网金融打通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所以站在当下行业信任危机的时点,女记认为,监管不会也不应该忽视以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及金融创新对于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价值。对于网贷的监管不应该在持续一年多,在行业期待迎来合规发展时,戛然而止;也应该看到,作为一个已经日渐主流的金融细分市场,网贷的信任基础一旦失控,不仅会让网贷行业或金融系统的流动性风险加剧,而且可能波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
解铃还须系铃人。从监管的角度出发,这场信任危机要止血,当务之急是监管必须尽快明确整改推进的时间表,尽快出台明确的监管你标准,否则遥遥无期的拖延,将会给行业带来无限伤害,也会让过去一年多信心满满整改的合规平台悲凉离场,最终剩下浑水摸鱼者。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