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物权共享思维如何重构互联网金融 薛洪言 · 零壹财经 2017-05-08 10:44:04 阅读:7933 关键词:基金消费金融滴滴理财师阿里巴巴 (文/薛洪言)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可以制造的物品越来越多,每个个体都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不完的东西,一切都开始显得过剩,于是,人们的需求开始更多地反应自我价值和个性释放。这个时候,能够连接过剩的工业制造能力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企业便应势而起。 ... [/b] [/align](文/薛洪言)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可以制造的物品越来越多,每个个体都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消费不完的东西,一切都开始显得过剩,于是,人们的需求开始更多地反应自我价值和个性释放。这个时候,能够连接过剩的工业制造能力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企业便应势而起。 过去十几年,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商品消费上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大众信息获取上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谷歌、百度等公司;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满足人们在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诞生了诸如携程、滴滴、美团等公司。 沿着这个清单往下列,自然还能找到一些新的红利点,比如为满足人们对个性化问题解决和学习的需求,催生了现在的知识付费业态;为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购物的需求,诞生了一批细分领域的电商企业…… 在这个逻辑架构下,我们会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崛起逻辑可以被重新界定,沿着这个架构,我们也可以更好地预测下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波红利点。 互联网金融崛起的逻辑及现阶段问题 从利用新技术手段去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角度来看,P2P的崛起,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满足人们个性化的借贷和理财需求。余额宝之所以成为明星产品,也是因为用创新的产品模式满足了人们对活期、高息和安全理财的需求,同时也盘活了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这款产品。再来看看第三方支付,则是满足了人们在互联网上便捷支付的需求。 但是,需求只是一端,需求能否被充分满足,还要看看供给侧。 就P2P而言,需求(理财)和供给(借款)是合二为一的,因此具有自我壮大、自我强化的进化能力,不过随着监管对借贷限额和接入第三方资产端的限制,这一行业的发展空间必然面临供给侧资产端的限制,空间有限。 就第三方支付而言,则是一方面自己成为供给方,同时也依托支付账户绑卡的模式连接银行等传统支付工具,得以突破了供给侧的瓶颈实现了快速增长。不过,随着监管对行业普惠、小额化的定位,行业的发展空间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就互联网理财而言,基于货币基金的各种宝宝们,基本已经获得充分的发展;而人们对于更高息(即超过4%以上,4%是现阶段宝宝类理财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的定期理财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企业则面临供给不足的瓶颈,即资产端的瓶颈。只有小额的消费金融是合法合规的资产来源,而连接大额非标资产的通道已经被斩断,恰恰后者才是资产的主要来源。 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大额资产的流转被限定在正规的持牌金融机构内部,所以,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要做好互联网理财业务,便要首先成为一家持牌金融机构,从而打通大额非标资产的供给侧通路。 金融领域未来的红利在哪里 接下来,再讲讲关于未来的一些想法。未来的社会,已经由物权独占(专利独占、物资独占、经营权独占)转向物权共享,所有权和使用权变得可以分离,而在金融业,很多情况下依旧停留在物权独占时代,但物权共享也是必然是趋势。 在金融领域,还有很多没有被满足的潜在需求,同时也有很多针对性的闲置供给盈余,机会便产生于这种需求与供给侧的连接和资源整合上,而这种资源的重新整合,不仅体现在C端,在B端也很明显。 比如,一边是低成本的个性化理财咨询需求大量存在,另一边庞大理财师队伍则有大量闲置时间,苦于找不到出口。 比如,低成本借贷需求依旧很旺盛,而同时,大型银行中的手握大量的低成本资金无处投放。 比如,面临快速变化的社会,很多人都需要为未来买个保险,锁定一部分确定性,潜在需求很大;而同时,大量的保险公司手握各种资源,却不能推出几款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爆款产品。 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具有盈余的风控能力;而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却苦于风控不得力,导致不良飙升。 比如,一些金融机构拥有海量的用户,但生产金融产品的能力单一;而同时,一些金融机构具有优秀的产品生产能力,却苦于找不到用户。 相信,这种资源逐步共享的过程,也是金融业进行重构的过程,现在,这一趋势正在发生,一种新的模式正在金融业兴起,只是尚未流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零壹财经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专题推荐:金融毛细血管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金融领域数据要素合规与安全应用倡议书》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召开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使用交流座谈会 市场监管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加强数据共享 《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审议通过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登录后发布 所有评论 他的文章 ( 346 ) 总理答记者问,新班子、新起点、新信号! A股又到关键时刻 9月A股前瞻:机会在哪里? 零售银行第三极?邮储银行的“星辰大海” 平安银行半年报:市场担心的基本都发生了 资讯排行 48h 7天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商务部:3000亿以旧换新资金已落地1600亿,拉动消费超7200亿 年报管窥:朗新RWA的底层资产怎么样 商汤:香港为科创学术研究及应用落地沃土 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智慧芽调研报告:超85%受访企业知识产权团队积极引入AI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商务部:3000亿以旧换新资金已落地1600亿,拉动消费超7200亿 专题推荐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02-06 郭田勇:零售金融发展,要发挥平台机构的作用 01-20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2023年消费信贷或迎来新起点 01-20 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执行副所长孟添:开放银行与嵌入式金融为数字普惠金融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10-20 银行场景生态与数智化运营报告(2022) 10-08 零壹智库:2022-2023年我国普惠小微金融十大趋势展望 09-30 普惠小微科技力——银行普惠小微金融战略与科技解决方案研究报告(2022)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06-30 《陆家嘴》杂志“区块链领军投资机构10强”榜单正式发布 06-30 《陆家嘴》杂志“隐私计算领军投资机构10强”榜单正式发布 06-30 《陆家嘴》杂志“企业服务领军投资机构10强”榜单正式发布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11-02 金融数据与信用生态趋势:爬虫还能不能用?区块链能解决哪些问题? 11-01 信用算力张建梁:数据行业正在朝着规范化方向演进,数据确权是数据开放的前提 10-31 零壹财经2019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新形势下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首页 评论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