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调研

与顺丰等产业大佬跨界合作,同盾盯上了千亿新市场 | 兵器谱公司

调研 阿是 零壹财经 2019-07-01 阅读:42196

关键词:同盾科技智能风控金融科技公司开放银行

日调用量达到1个亿,其中信贷类评分调用量达到600-1000万,同盾在智能风控领域雄踞高地。
 

产业数字化浪潮里,金融是特别的一朵。浪潮之上,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有助于金融业的授信和风控,脱虚向实中间是数据智能分析决策的涓涓细流;浪潮之下,获得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本身也有了迈向金融的野心和可能,乘风破浪,后浪拍前浪也未尝不可。



距离上一轮超过1亿美元融资不过短短两个月,昨日,同盾科技官宣再获数千万美金融资。中航资本国际、广发全球投资基金、浙商创投及一家全球顶级金融机构追投。

日调用量达到1个亿,其中信贷类评分调用量达到600-1000万。同盾在智能风控领域雄踞高地。

吸引资本市场不断加码的,不单单是同盾在智能风控领域的巨头地位。在技术能力迁移到不同场景的战略下,同盾未来的星辰大海在智能分析决策。

在2019年公司年会上,同盾科技创始人、CEO蒋韬对1200名员工表示:“智能决策是一切商业的核心,所有的商业甚至是政府活动最终背后都是一套分析和决策系统,我希望未来的同盾能够成为企业决策的智能辅助大脑。”

01 入局产业数字化

2018年4月和顺丰合资成立子公司顺和同信入局物流数字化管理,11月和三一重工合作助力集团风控数字化转型,2019年拿下浙江交通投资集团的高速治理项目。去年开始,同盾正式将自己的定位扩大到智能分析与决策。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扩大”这个词,因为“风控也是智能分析决策的一个场景”。

同盾联合创始人、合伙人马骏驱在采访一开始就向零壹财经表示,“同盾的初心一直在智能分析与决策”,风控切入是同盾在初创期的一个战略选择,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需要借助的数字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在5G、IOT发展起来之后,数据更是海量的。到时候,通过更智能化的分析来辅助做决策,才是我们觉得很重要的一点。”

如果从这个视角去看同盾在风控公司里“别具一格”的客户结构,或许会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累计一万多家客户,金融、非金融占比1:1,虽然最主要的营收来自前者,但长期保持着“两条腿走路”,服务电商、社交、航旅等机构客户,让同盾在不同行业积累了相当的行业知识,这在未来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可以占据相当的先发优势。

如今,中国互联网正“由表及里”,从消费者端向产业端渗透。产业数字化、产业互联网成为巨头们落子的重点。

互联网完成了人与人的连接,形成了消费者网络。互联网+将连接扩展到企业,形成了人与企业的外部连接,使得企业的商品与服务能够快速传递给用户。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将连接从广度上扩展到不同产业企业间、从深度上纵深到企业内部,使得可以围绕用户需求重新组织要素和生产运营模式,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匹配[1]。

同盾入局产业数字化的经验,不仅仅是对于风控企业、金融科技企业的参考,也是产业数字化浪潮下的一家纯技术服务公司发展的注脚。

打通企业内部数据,分析数据,实现数据可视化是产业(企业)数字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同盾和三一重工的合作也是如此。目前同盾已经帮助三一汽车金融在融资租赁等方面实现了效率提升和收益增长。马骏驱坦陈,对于大企业而言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未来希望打通从4s店到生产线的数据,让需求在供应链上快速传导,促进资金资产的流通。

“每个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差异的,但是数字化进程是一样的。”马骏驱表示同盾除了提供企业数字化产品外还会配套产出各类分析报告,这实际上是对行业知识的进一步分享。

同盾和顺丰的合作则更为深入。这次合作据说双方只聊了一次便一拍即合,成立了北京顺和同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和同信)。

在切入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选择物流场景作为前哨,这背后固然有企业资源禀赋的原因,但更关键的则在于:物流是一个体量凌驾于多个行业之上的庞然大物,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占当年GDP的14.8%。一个可供参照的数据是,同期我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5万亿元。

对于想做产业数字化的科技企业而言,马骏驱认为,产业本身是否具备规模效应,形成可以链接的资产才是是否入局的关键,至于传统企业头疼的IT技术和数字化经验恰恰是同盾的长项。“你一定要知道它的体量,(对)它的开放性,它的竞争性。这些地方你都要有很好的想象。”

10万亿级别的市场,“小乱散差”的行业现状,物流业对风控和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而这恰恰是同盾在过去深耕的领域。

同盾科技副总裁、顺和同信CEO顾威介绍,国内物流企业在长途干线运输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运力来自外部,包括外包车队(运输承运商)或者司机。一方面,诚信缺失一直是令物流行业头疼的问题之一,携款跑路、逾期赖账、扣货敲诈、恶意理赔等失信欺诈事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了行业形象,也推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金融风险。另一方面,长途运输过程中垫付5-6成的油费、过路费,也让小微企业和货车司机们吃不消,金融机构在一些小微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上是远远不够的。

顺和同信把物流风控解决方案分为两部分,一是针对物流客户风控管理,二是针对运力风险管理。前者和同盾的老本行本身就有交叉。后者则实现了对于传统物流企业运力准入审核流程的自动化。

一般而言,从发货到收货,中间的链条可以分为承运商、司机、配送站点、快递小哥几个关键节点。依托于顺丰物流体系,顺和同信进一步拆解物流行业面临的风险场景及风险特征,对各个关键节点进行建模分析。这就完成了物流平台在准入上的风险控制。结合GPS、车载t-box数据和其他场景的信用数据,物流企业也能实现运输过程中的实时风险预警。例如,货运司机若在运输途中被监测到信贷、公检法新增不良记录或货运偏离原定路线,系统就会给出预警。同时,顺和同信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还针对快递小哥、配送骑手及仓管员这类从业人员提供准入风险识别服务,从而降低高风险事件的发生。

一手经营风险管理,一手做供应链金融。

基于金融科技能力,顺和同信可以成为为客户提供集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风控和资金撮合为一体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连接资产端和资金端,通过科技助贷平台及数据分析打通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帮助资产端匹配优质资金,同时帮助资金端获取优质资产,为资金端提供基于智能数据分析的风控管理手段。据官网数据,顺和同信目前的资金合作方超过10家,资产端则包括顺心捷达、正大富通等。


(图:顺和同信司机建模示意图)

马骏驱表示“一开始同盾可能只是简单地帮助核心企业连接银行,建立起连接客户的平台,解决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金融机构之间资金和资产不匹配的问题等等。最后通过技术手段把这种连接能力转化为生产力。”

以龙头企业盘活供应链举例,马骏驱认为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一些核心企业在后期可能会为了对产业链条的把控,自己承担起金融服务的作用。

02 银行逐浪

产业数字化浪潮里,金融是特别的一朵。浪潮之上,各个产业的数字化有助于金融业的授信和风控,脱虚向实中间是数据智能分析决策的涓涓细流;浪潮之下,获得数字化能力的企业本身也有了迈向金融的野心和可能,乘风破浪,后浪拍前浪也未尝不可。

大势所趋,危机共存。BATJ大打技术开放牌,9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为“开放银行”的前线。

“银行应该所有东西都是能开放出去的。”无论是场景、用户还是技术,同盾科技副总裁李伟东认为,开放银行意味着合作方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切入,只不过价值和收费会因此有差异。作为一个多层叠加、共同缔造的生态系统,开放银行体系中最底层的是银行,而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电商平台、个人开发者等合作方,则可以通过API调用银行底层标准化的基础金融服务,从而实现基于生态开放的创新和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

以平安金融壹账通为例,其推出的金融业首个开放平台 Gamma O,对科技服务商提供“四大开放”,即开放技术、开放客户、开放资本、开放场景,让服务商能够简单便捷地共享科技能力、缩短开发周期、对接金融机构客户资源,从而更好地赋能开放银行的建设。

而对于最前端的场景方而言,作为新的金融生态中的参与者,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相关领域的开发,至于这个开发是来自银行,还是其他非银行机构并不重要。随着监管开放的趋势,其他金融机构也有机会参与到新生态的建设中。

对于很多大行而言,“开放银行”已经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速度和步骤的问题。同盾也帮助亚洲一些大行做相应规划,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

李伟东毫不讳言,同盾赋能开放银行的过程也在不断摸索迭代之中,这个过程被分为三步:一是通过风控与客户建立稳固的互信关系;二是快速增长,挖掘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增加黏性的同时,帮助客户降低合作沟通中的信息差,起到平台的作用;三是逐步开放,规模化、标准化地连接更多的场景和需求,成为一个能够“共享行业知识”的生态。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好的产品、持续深耕和技术突破创新缺一不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想见的是,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场景之间将逐步形成一个复杂的合作网络。在这个网络中降低信息不对称,实现风险匹配的关键在于找到可靠的节点。具备足够的行业知识沉淀,对合作双方的风险偏好都有过真枪实弹认知的独立第三方无疑是这样的节点。

以银行从互联网平台引流获客的场景为例,中间既存在借款客户和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也存在合作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合作机构和银行通常都有自己的审核规则,线上借款客群与银行传统客群差异较大,银行方面规则和征信数据难以满足审核要求。

同盾帮助某股份制银行从花呗引流的案例中,核心正在于行方和蚂蚁风控规则的拆解、分析,及行方风险偏好基础上的模型和策略定制。单单从模型效果来说,同盾为其打造的信贷模型KS值达到0.45,比行业平均水平提升10%;模型稳定性PSI达到0.001,远好于行业PSI0.1的水平。

李伟东认为,信贷风控不仅仅是最终放款那一刻的审批决策,而是从获客到最终还款每一环,环环相扣的分析决策。在上述案例中,同盾不仅帮助该银行实现了贷前的自动化审核,贷中对客群及模型各个维度实时监测,贷后还为其接入了“逾期精灵”催收系统,综合前期数据采用相应的催收策略,M1逾期回收效果高出自愈15%,效果几乎等同于人工,而成本仅为其1/3。

引流的另一面是流量分发,流量成本日益高企的今天,一些银行也希望对自己引来但用不上的流量进行二次分发。

无论是延伸做智能催收还是流量回捞,本质都是在平台基础之上对于客户需求的进一步挖掘及连接。李伟东认为,随着金融越来越开放,银行会越来越清晰“什么东西能外包,什么东西不能外包,什么是我的核心。”这时候,“就不是银行决定我来用谁,而是整个生态决定我要用谁。所以每一个公司要想的应该是我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做到极致。”

2019年,与同盾续约的银行平均合同金额相比2015年增长了10.8倍。与之相对应的是同盾目前已经研发出针对智能用户分析、智能信贷风控、智能反欺诈、智能运营的四大产品体系100多款子产品。

03 为什么是同盾

作为一家做智能风控、反欺诈起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同盾赋能开放银行和产业数字化的路径和过去的业务无法割裂。甚至可以这么说,看懂同盾的过去才能明了同盾的现在和未来。

同盾的数据显示,公司目前累计服务了上万家企业,大致可以分为金融、互联网、物流等22大类,覆盖用户增长、注册、登陆、交易、支付、授信、催收等各类不同场景,每天有超过一亿次的调用量。80%的数据准实时处理,50毫秒之内,完成包括判断用户的设备信息、登录行为、访问特征、信用状况等计算。

在算力、底层架构的稳定性、场景理解能力上,可见一斑。

2014年同盾推出联防联控的第一代产品无疑踩准了互联网金融的节奏,其中未尝没有借东风的意味。在快速占领市场后,便是对不同领域、不同体量客户细分需求深耕的比拼。
同盾和一些头部客户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同研发行业前沿产品。“不是卖工具,而是共同去解决问题。”这种时候,双方的关系不似客户而似战友。一个亲密无间的表现是:双方的专家每年都会被关在一起那么两三天,共同思考来年的突破点。

“一开始的探索大家都不知道会进行到什么程度,但是每一年都有好的结果出来,我们再争取落地应用。”马骏驱认为,“开放的另一个好处是,永远都有第一个吃螃蟹的。”这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吃螃蟹的,最终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在实际上,这推动了行业的共识和共享,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成本,技术平台的价值之一便在于此。

同盾在研发上的投入今年将达到8-10亿人民币,在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上更是大手笔,邀请了包括美国公立常春藤名校佛罗里达大学终身教授李晓林教授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学者。

6月5日,同盾宣布与招联金融共建AI创新实验室,主攻深度联合建模、联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深度联合建模主要针对业内信息不对称,共债问题凸显,多头借贷风险难控等问题;联邦学习则希望通过模型参数的聚合与AI迁移学习,解决行业内外数据隐私与数据共享的矛盾。

“每一个行业我们都要深耕,所以每个行业我们都有很多专家,经济是有周期的,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马骏驱在零壹财经(微信公号:Finance_01)的采访中三次提到周期,一次是谈风控策略的变化,一次是谈开放银行的短期长期平衡,还有一次则是关于同盾布局行业的策略。“比方说金融、政府事务、互联网产业、企业数字化,我们都在深耕。当一个行业的增长率没有那么好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下一个增长点。一方面深耕,一方面拓展,这样整个公司总体的表现会更加可控。”

对于未来两年的战略规划,马骏驱表示,在坚持第三方中立的基础上,同盾在智能分析决策上一定会加大布局,在政府公共事务、互联网、大企业方面会持续投入。在大金融领域,包括企业金融、小微金融等等,主力还是银行,保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版块。与此同时,同盾也会大力进行海外拓展,将金融、企业数字化的经验推广出去。

[1]来源:腾讯产业互联网报告
 有关风控、小微金融等金融科技相关问题,欢迎添加作者微信交流讨论↓↓↓
加关注 消息
文章:51 粉丝:0 总阅读数:1819.7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小花科技黄凌鹏:金融科技服务是赋能而不是丢一套“冷冰冰的系统”丨兵器谱访谈录

下一篇>趣链张帅:坚持技术梦想,做国产“区块链”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57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