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消费贷版图分化:国有行冲锋,股份行、城农商行境遇各异
资讯 零壹财经 · 零壹智库 2025-05-08 阅读:290
关键词:消费贷款
关键词:消费贷款

来源 | 零壹智库
随着上市银行2024年财报披露工作的全面完成,我们深入梳理了44家上市银行近三年的个人消费贷(含信用卡)业务数据,从中发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国有大行消费贷款狂飙,工建农邮个人消费贷连续两年均保持2位数的增幅,信用卡透支方面,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也在加速增长。(详见零壹财经文章《新增超万亿,六大行消费贷款狂飙》)
全国性股份行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普遍有所放缓,除招行外均其他银行开始压降信用卡透支规模。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增速连续两年超过30%,不过2024年增速较前一年下降近8个百分点;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增速则从20%以上降到15%以下;渤海银行是个特例,由于不良攀升,个人消费贷更是连续两年大幅减少,2024年骤降一半以上。
头部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个人消费贷增速由50%左右降至2.74%,但信用卡规模却高歌猛进,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40%左右;宁波银行个人消费贷同比增长11.39%,较上一年降低20多个百分点。
上海银行在消费贷业务方面较为谨慎,个人消费贷及信用卡规模连续两年负增长;南京银行个人消费连续两年维持16%-17%的增速,信用卡规模则在2023年大降35%以上,但2024年却强势反弹,猛增近60%。
其他城商行中,郑州银行2023—2024年个人消费贷增速分别达到75%和39%左右;重庆银行增速由负转正,超过50%以上;西安银行、成都银行增速也较高,分别超过30%和20%。另外,齐鲁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大增32%以上。
农商行中,青农商行和瑞丰银行个人消费贷规模在加速增长,前者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7%,后者2024年增幅也接近30%;张家港行则由2023年增长35%转为2024年大降42%以上。信用卡透支方面,农商行规模普遍较小,但除了苏农银行和无锡银行,多呈大幅减少趋势。
表1:上市银行2023—2024年个人消费贷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公司财报,零壹智库整理
注:杭州、天津、青岛、成都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含其他或信用卡类贷款
表2:上市银行2023—2024年信用卡透支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公司财报,零壹智库整理
在银行业务转型的大背景下,后房产时代靠房贷拉动规模增长的路子受限,各大银行都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消费贷成为必争之地。
国有大型银行凭借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品牌影响力,在消费贷款领域发力,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的增幅,挤压了部分原本属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的市场份额。
股份制银行在竞争中优势不再突出,加上自身业务调整等因素,导致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普遍放缓,部分银行甚至开始压缩信用卡透支规模。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银行也越来越关注资产质量和风险问题。消费贷款的不良率情况影响银行的业务决策。当不良率上升时,银行会更加谨慎地开展业务,加强风控,收缩贷款规模。
部分银行在看到风险上升趋势后,主动调整业务策略,像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等主动压缩存量,个贷投放呈现负增长;宁波银行在零售客户连续两年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个人贷款发放增速显著放缓,更为审慎。
而对于一些风险控制较好、资产质量稳定的银行,则有机会在市场中争取更多份额,如招商银行在个人消费贷业务上保持较好的风险控制,增速连续两年超过30%。中小行中的郑州银行、青农商行消费贷款增速也连续两年超过35%。
此外,整体规模压降的同时,一些银行在局部消费贷产品上也看到了机会,精准加码。比如,2024年平安银行个人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同比增长73.3%,较上年增加25.5个百分点;渝农商行的“渝快贷”余额两年同比增长分别高达60.2%和35.7%,郑州银行的“郑e贷(消费)”规模同比增长56.7%等。
下一篇>没了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