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数字技术将重塑零售银行发展逻辑
观点 温泉 零壹财经 2021-07-22 阅读:6637
本届峰会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零售金融智库主办,成都市青羊区金融工作局携手零壹财经·零壹智库联合主办,西部金融研究院战略合作,银智联、个人信贷逾期管理发展论坛协办。深圳市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零壹财经独家防疫合作伙伴,为本次峰会提供防疫服务,全方位提升会议安全。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CFT50学术成员高峰发表了主题演讲《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高峰认为,零售银行是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在演讲中,他着重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数字技术重塑零售银行发展逻辑;第二,科技赋能创新零售银行经营模式;第三,数字化转型成就零售银行新未来。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CFT50学术成员 高峰
第一,数字技术重塑零售银行发展逻辑。
高峰认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能力决定了零售银行的强弱。
高峰借用华为公司的定义,认为数字化转型是运用新一代的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世界,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实现业务新增长成功。
他认为,数字技术重新认知零售金融,就是从战略、客户、产品、渠道、场景等方面都要发生一些转变。数据思维重构零售银行发展逻辑,从规模到价值创造,从高价值客户战略到全口径客户管护,客户交互更注重移动端,服务更注重生活的场景化,金融场景搭建更注重合作伙伴连接。
第二,科技赋能创新零售银行经营模式。
高峰认为,以往金融科技赋能银行转型更侧重于生产力的变革,但这一轮的数字化转型更加侧重于生产关系和经营模式的变革。
银行的线上化、智能化,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网上银行强调的是线上化,手机银行强调的是移动化,直销银行更加强调网络化,互联网银行更加强调场景化,远程银行从平台到开放,最后是开放银行的生态化。这些体现了整个数字银行的发展路径。
高峰认为,创新经营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线上化、智能化、生态化。
一是线上与线下相融合。通过高频非金融生活场景向低频线上金融服务导流、线上流量向线下金融服务导流,实现线下与线上服务和运营联动。
二是智能化驱动的场景运营。结合应用场景,强化模型和标签的开发,在各获客渠道部署决策引擎,提供千人千面的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场景驱动生态化。这种生态化建设是以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驱动,由内向外去寻找互联网平台以业务为导向的镶嵌逻辑,而不是过分依赖对方的场景去被动应对金融产品的匹配。
第三,数字化转型成就零售银行新未来。
高峰认为,零售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要运用前沿技术创新商业模式。5G的智能化网点转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智慧化就是升级版的智能化,就是人机环境系统之间的交互角色最优化。用户通过5G高清视频远程连接理财顾问,由虚拟成像技术和AR眼镜组成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智能高清屏幕、全息投影等方式展示银行金融产品。
零售银行新未来,除了线上化运营和经营外,还有一点就是,远程财富管理是未来。远程银行是后疫情时代商业银行创新的数字化新业态,整合了多渠道、多业务、多场景,人与机器有机结合。
最后,高峰总结,零售银行转型需要差异化,数字化转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零售银行恰恰是数字化转型最好的突破口之一。
他认为,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有三个重要方面:
一是敏捷文化组织。银行在产品研发、客群管理、渠道建设这些方面应该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是数据治理和应用能力。数据是整个零售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对全行的数据需要统一管理,打破部门壁垒,包括实现前、后台数据的及时交付和数据的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实现客户画像的精准营销,发挥数据产品、渠道建设方面的作用。
三是特色化转型重点。各家银行应该基于自身禀赋,结合客户结构的特点,明确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业务规划在前,技术支撑在后。不能纯粹为了数字化转型而转型,只有明确业务战略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提出零售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才能提升数字化转型能力。
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是零壹财经·零壹智库推出的年度行业峰会,至今已经第三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以零售金融研究为主,探索银行在发展零售金融业务中遇到的难题与需求,同时对接科技企业,以科技力量变问题为动力,助推零售金融发展”。此前第一届、第二届已在贵阳、重庆等地顺利举办,峰会累计合作交流的银行机构超300家,其他持牌金融机构超200家,金融科技企业超300家,发布报告5份,发布榜单2个。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
-
该内容正在审核中
0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