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一文看懂2021隐私计算大会:产业爆发成现实 多技术融合是趋势

资讯 刘翌,温泉 零壹财经 2021-07-22 阅读:7872

关键词:2021隐私计算大会隐私计算数据流通

未来,隐私计算的发展需要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相结合。
7月20日,由中国信通院、隐私计算联盟联合举办的“2021隐私计算大会”在京召开。

这是2021年第一场以隐私计算为主题的全天大型论坛,也是隐私计算产业发展以来第一个专门的全天大型主题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隐私计算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出席会议。

会议展现了隐私计算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会者针对行业未来提升产品性能、功能、安全性,以及实现互联互通阶段、规模化场景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产业爆发正在成为现实

本次大会上,中国信通院正式发布《隐私计算白皮书》,探讨了当前的隐私计算发展态势、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自2020年数据被列为新生产要素以来,数据的开发共享、交换流通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点,也成为资产释放价值的关键环节。随着《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出台,国家对各企业数据流通环节的合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隐私计算技术为产业发展破局提供关键思路,成为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安全性的重要抓手。

中国隐私计算行业自2018年启动,产业发展迅速,投入研究和发布产品企业数量呈指数级增长。2020年,随着技术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客户开始尝试。2021年上半年,据信通院统计,81%的隐私计算产品进入试点部署或实施阶段,较2020年下半年出现明显规模化,行业从研发试点迈向全面实施趋势明显。

除此以外,自2011年以来,企业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数量增速不低于10%;科技大厂和创业团队积极拥抱开源生态,为产业发展和产品落地积蓄充足动力。针对配套技术标准,3项国标标准对隐私计算框架和功能进行规范,国内标准已出台4项功能标准、2项性能标准,且大数据技术与标准推进委员会正加速制定安全性和跨平台互联互通的相关标准。

但与此同时,隐私计算和应用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依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技术的性能、安全性、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挑战限制了隐私计算的推广和应用,有待进一步地的迭代升级。

其次,由于隐私计算技术高度复杂,且监管方和潜在技术的使用方对技术的认知和信任尚未建立,因此监管方和使用方难以切实理解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安全保护效果。提升隐私计算技术的可信度、可解释度成为破局的关键。

最后,隐私计算技术方案如何满足我国法律有关“不可识别且不可复原”的监管要求亦成为行业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

中国通信院提出,未来行业将从算法优化和硬件加速、多元技术融合、标准体系制定、多方生态融合四个方面,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安全性、易用性。

在圆桌对话环节,各专家对隐私计算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及隐私计算技术普及不彻底导致的企业内部理解困难与推广障碍。

目前,市场对隐私计算技术的认知不足,技术在企业内部应用时还需要做较多的沟通工作。中国电信翼支付区块链研究院院长贺伟提出,技术部门需要在推广技术领域花费大量精力,在公司内部不仅需要向安全、法务合规、风控部门证明技术的可行性,以获取前端部门的认可;还需要大规模操作POC并搭载非核心任务,让业务部门承认技术的价值。腾讯Angel PowerFL首席架构师程勇也提到,整个市场对技术认知不够,企业难以向非专业人士解释清楚系统安全性、系统效率、保护数据安全性等专业问题。

构建互联互通协议

隐私计算技术作为数据安全流通的辅助工具,随着算法、算力、硬件的协同优化,其性能已经能满足业务的基本需求;同时,部分隐私计算产品提供多版本方案、轻量化部署,模块自定义和组件拖拉拽等设计,提高了客户方的使用效率、满足了业务的个性化需求,说明隐私计算技术正处于“可用”至“易用”的转变阶段。

从现有业务形态来看,金融机构,运营商和政务部门等客户正尝试应用和部署隐私计算产品。然而,用户和合作方使用的产品不一,当用户搭建协同计算时,对多套不同产品的对接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如果,用户和合作方约定使用同一隐私计算产品,基于产品形成的小生态间的数据流通仍然是割裂的。因此,实现跨平台或搭建异构平台,才能进一步推广隐私计算技术的应用。

随着业界数据合作方和企业分支机构在跨平台协议领域的实践,互联的统一性与产品的差异化冲突日益明显。在会议上,中国信通院发布《隐私计算跨平台互联互通标准第一部分:总体框架》,希望为行业实现互联互通提供一套可行的参考框架。

总体框架自下而上包含通信要求、互联协议、应用要求三个板块。虽然跨平台注重协同,但互联互通协议的原则是保证独立性、完整性、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最基础环节的求同存异。

“通信要求”即解决最基础的环节,约定接口、数据格式、传输机制等。

《总体框架》划分了互联互通实现的三个阶段:节点的互相发现;节点上数据、算法、模型资源的互通;相同算法在不同平台上的运行。“互联协议”根据三个阶段设立,阐述不同层次的信息定义,认证、发布,授权管理,状态同步等实现路径。

“应用要求”串联前两个板块的约定,详述具体任务落地于实际场景时的实现流程,包含两个层次:各任务使用不同算法组件,因此约定算法组件的串联顺序;由于跨平台涉及不同平台的协同与配合,对任务进行编排、调度、执行、监控、存证的全周期管理。

目前,中国信通院正在讨论“通信要求”、“互联协议”的提纲,并于8月初正式启动编写。除原有思路,互通协议将随行业发展不断融入基于可信执行环境、区块链技术等创新互联思路,将尽快为隐私计算规模化应用提供参考规范。

多技术融合是未来方向

未来,隐私计算的发展需要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相结合。

北京冲量在线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尧发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的主题演讲,表示“隐私计算+X”才能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基石。

刘尧表示,隐私计算实现安全与隐私是远远不够的。在此之前,数据需要连接和交换,之后仍需机器算法挖掘价值,否则无法对接实际业务。为了挖掘数据要素存在的市场空间,第一件事就是数据要素市场化,实现路径为多技术融合。

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技术特征,包括数据身份和确权,数据隐私保护,数据定价与交易、大规模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应用。确权问题和定价交易通过隐私计算无法解决,需要融入区块链。为了使数据不贬值、权益不浪费,隐私计算提供了数据安全保障的功能。规模化储存需要较苛刻的硬件条件,但如果结合云计算,云基础架构能够提供高效、弹性、敏捷、高可用、可拓展的数据获取存储和计算。大规模数据汇聚之后,人工智能帮隐私计算深度挖掘数据价值,进一步建模、分析、挖掘,落地于业务场景应用。

针对隐私计算与区块链的结合,中国信通院发布《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研究报告》,介绍了两种技术的发展背景、五大融合价值和七大场景下的可行性方案。

该报告认为,隐私计算与区块链互补,前者提供计算,后者构建多方信任机制。目前隐私计算技术实现了多方计算过程中的数据隐私保护,但原始数据、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均面临可验证性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凭借分布式、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能有效构建可信任的协作网络,增强处理数据全周期的可验证性,完美契合了隐私计算在数据确权、定价、有序流通、跨域协同、缺乏可视化存档的短板。

报告指出,隐私计算与区块链技术融合的价值在于提升身份及密钥管理的安全性和灵活性、解决数据共享参与者身份及数据可信问题、增强区块链的隐私保护能力、扩展数据安全流通纵深体系以及构建全程闭环的数据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当区块链技术助力隐私计算,实现数据可溯源、活动可监控和审计,恶意参与者的作恶概率大大降低,实现安全性的提升;数据质量和隐私泄露风险可量化,增强了产品的可验证度,有利于吸引更多参与者加入互联互通生态;另外,数据只有实现交易才能挖掘价值,区块链弥补了隐私计算数据定价和交易的短板,有利于建立高效、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

为了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挖掘数据价值,隐私计算行业不是独立进步的。在圆桌讨论中,腾讯Angel PowerFL首席架构师程勇也提到,“隐私计算是跨学科的领域,其快速发展反推了很多技术的进步,这点意义也很大。产业行业追求隐私计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安全计算工程化、产品化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

数据流通有序规范发展

2015年《国家安全法》出台,2021年9月《数据安全法》将正式实施,数据流通、数据要素市场的建立势在必行。然而,数据流通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个人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频发;数据融合可能造成数据失控,违背了立法和监管趋势的“最小必要原则”。法律和合规监管面临挑战。

华控清交董事长张旭东表示,“在未来社会,数据使用权是自然人和法人像呼吸空气和饮水一样的社会权利,前提是数据控制方要承担拥有数据、保管数据的社会责任、行业要加强数据融合用途的监管。安全保障始终是数据流通的第一必要条件。”

张旭东提出,数据流通需要建立支持监管的技术架构,对数据融合用途进行监管。目前,直连模式的隐私计算去中心化,让数据监管成为难题。因此隐私计算厂商应秉承“管理中心化+信任区中心化”,以“代理计算模式+区块链”作为数据流通的顶层设计。除此以外,隐私计算不仅需要实现“可用不可见”,避免隐私泄露;还要“用途可控可计量”防止融合后的数据滥用。张旭东表示,“通过融合各方事前审核并达成计算合约、事中执行计算合约、利用区块链存证、事后审计,是管控数据融合风险的有效途径。”

 “未来,隐私计算技术有望成为数据合规、流通基础设施的关键一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持续释放要素价值,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大会上,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表示。
 
加关注 消息
文章:123 粉丝:17 总阅读数:1561.7k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上一篇>重磅嘉宾已就位!“2021第三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7月22日将在成都启幕

下一篇>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发布《从生态平台到远程银行:零售金融发展报告2021》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主编精选

more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耗时 49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