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复盘消费金融2020:风险出清,「持牌」进击

洪偌馨 · 零壹财经 2020-12-21 13:24:41 阅读:12965

关键词:信用卡消费金融网络小额新规资本补充

2020年即将走向尾声,着手梳理这大起大落的一年,发现很多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并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 消费金融行业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 去年此时赛道上的主要玩家们都在过去一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P2P清理终于落幕、小贷公司带...

2020年即将走向尾声,着手梳理这大起大落的一年,发现很多领域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并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

消费金融行业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代表。

去年此时赛道上的主要玩家们都在过去一年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除了疫情的影响之外,P2P清理终于落幕、小贷公司带上「紧箍咒」、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再度「大开闸」,市场已然进入一个格局重塑的调整期。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变化又指向的是相同的发展方向——出清风险、合理控杠杆,一切业务都需纳入监管。这也与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大趋势相符,伴随着金融科技监管的「空白」之处越来越少,金融创新也将越来越多地回归持牌机构。

尤其是在上个月,在监管部门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小贷公司跨区业务、联合贷款出资比例、单户贷款余额上限以及资本金等方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苛刻」要求之后,消费金融公司却收到了来自银保监会的重磅政策「礼包」。

据媒体报道,银保监会办公厅向各地银保监局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文件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发展给出了多重「利好」。

在市场风险出清与其他玩家调整的阶段,这些无法被满足的需求本身就是持牌机构进场「收割」的机会。

1.「收」与「放」

在年末下发的两份文件中,监管对于不同市场参与者们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根据《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等都是「杀伤力」极大的条款。

一旦文件落地,不仅很多小型网络小贷公司将难以为继,业务规模较大的头部公司也同样面临巨大调整。

从本质上看,这些要求都是通过控制杠杆——在资本约束层面和业务层面,降低消费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这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金融作为一种跨期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必须要警惕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疫情等特殊环境之下,「蝴蝶效应」可能带来更危险的后果。

不久前,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也在公开发言中提到,数字金融服务很多情况下呈现更明显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

比如,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可能增大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性。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受散户投资者风险偏好影响较大,再加上信用风险模型未经检验,可能导致风险定价过低或过高、信贷质量评估和借贷标准不如传统机构精确等问题,易加大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性。

相比于对网络小贷的收紧策略,监管部门对于持牌机构则表现出了积极的扶持态度。

关于《通知》所传递的积极信号,其实主要落在了融资渠道、资本补充方式和拨备要求三点上。

在融资渠道方面,《通知》提到,鼓励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支持机构通过银登中心开展正常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进一步盘活信贷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融资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

而在资本补充方式上,《通知》还首次提出支持符合许可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券,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政策支持,但落脚点其实都在于为机构「输血」,即打破长久以来困扰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高度依赖股东输血的局面。

众所周知,消费金融公司一直在获取资金方面受到非常严苛的限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等,而其中的大部分渠道都受到成立年限、连续盈利等条件的限制。

《通知》中所提到的新的融资手段与资本补充手段,给消费金融公司带来了更多通过市场化方式补充「弹药」的手段。

此外,《通知》还提及,适当降低拨备监管要求。实现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以及资本充足率不低于最低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向属地银保监局申请将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降至不低于130%。

市场普遍认为,一面提高不良确认标准,一面降低拨备覆盖要求,这也是一种对冲策略。事实上,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并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调整,不过主要在商业银行业务中,有利于提早暴露风险,提升机构对抗波动的能力。

而消费金融公司们事实上也有所准备,也从去年开始着手调整,在上半年的疫情冲击之下,许多机构净利润出现下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是伴随着下半年业务的复苏,以及此次拨备要求的下调,风控能力较强的机构可能在利润上出现一波「爆发」。

2.「机会」与「挑战」

消费金融行业的分配格局将迎来一次大调整。

根据原本的业务分层,消费金融公司的客户与信贷业务其实处于信用卡业务与互联网小贷之间。


而原本的小贷客户受损,相关需求会向持牌机构和民间借贷两边转移。

兴业证券在报告中指出,如果持牌机构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进行承接——比如通过对特殊场景的风险把控增加新产品供给,例如借助风控能力,提供一些利率水平符合要求且风控能力好的产品,减少对客户风险溢价的索取,那么消费金融公司将获得一次在市场份额上跃迁的机会。


但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市场无论是在产业端还是客户端,都已经是一个高度成熟和专业化的市场,无论是想要「收割」市场还是赶上政策红利,都需要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在消费金融用户接触信贷的年龄不断降低、频次越来越高,对于产品和服务越来越挑剔之后,消费金融公司如何能够从筛选客户开始,既保持对风险的把控,又能提供好的用户体验,还能够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成本,提升利润,这可能才是更加关键的问题。

尤其是此次疫情之后,用户习惯的结构性调整趋势更加明显,线上化、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加,对于机构的数字化能力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类消费金融公司可能更具有优势。

一是经历了过去几年消费金融行业混战的头部机构,无论是在场景、技术还是风控、运营等方面,他们都已经建立起强大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以马上消费金融(简称「马上消费」)为例,在过去五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行业早期的线上线下激烈的场景和获客争夺、2017年监管带来的「共债危机」考验以及人工智能和金融云等「基础设施」建设竞赛。

截止到今年年中,马上消费累计发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

这一类拥有丰富的服务经验有足够技术支持的平台,本身具备多元化、全场景、高效触达客的能力。

典型如马上消费,在过去几年里建立起「自营+开放平台+金融云」模式,一端连接超过400家金融机构,另一端则连接200多家消费类场景,在其生态内形成资金和资产的闭环。

在此基础上,能够更高效地捕捉到潜在用户,并且能够在不同场景之下,进行用户分层归类、提供差异化服务和风险定价。

而在更深层的精细化运营与响应能力方面,2020年的疫情是一次对全行业服务能力的大考。无论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们其实都需要快速响应B端(资金、场景)和C端(用户)需求,其在本质上是对于技术能力、组织协调和产品服务的一次全方位考核。

持牌机构们也在疫情中展示了自己的数字化能力,马上消费在自建「金融云」的支持下,在不到48小时便完成云呼叫中心远程办公全部部署,保证了系统服务能力的可靠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整个消费金融产业互联网上,除了C端用户之外,另一侧的B端用户需求也变的更加强烈,传统机构迫切需要数字化转型,并追求短平快的效果。持牌机构的数字化能力将为其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久经考验的消费金融公司们,另一类可能捕捉到市场机会的则是今年加入持牌大军的巨头们。

今年以来,包括小米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等在内的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筹建。其中蚂蚁、小米等本身都是坐拥场景、并且拥有业务基础的互联网公司,毫无疑问将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巨头的加入也意味着消金牌照的主流化,更能有效带动消费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的动能。

除此之外,资金获取的市场化其实也给机构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资金方出于风险与收益的考量,将会对消费金融资产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运营进行考量与透视,这也意味着更低成本、更稳定的资金势必进一步向头部倾斜。

由于持牌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发行ABS和金融债有着较高的门槛,市场上有能力构建全渠道融资体系的公司屈指可数。

例如马上消费,今年以来陆续发行ABS和金融债,且均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超额认购,全面打通了集注册资本、股东存款、同业借款、同业拆借、ABS、金融债于一体的多元化全渠道融资体系,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成功发行ABS、金融债的持牌消金机构。

作为影响消费金融业务的核心因素,稳定的资金供给和更低的成本对于机构而言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消费金融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环境下,资金成本更是成为机构服务能力上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展望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们毫无疑问也是这个市场最受关注和期待的主体。自2010年消费金融公司开始首批试点以来,过去十年里他们其实积累了足够多的市场经验和足够好的技术能力。

在监管规则尚未明晰之前,持牌机构由于受到更为严苛的监管要求,在发展速度其实不如其他玩家,但是当市场规则变得清晰,持牌机构反而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