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常态化在于完善监管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周子勋 日期:2014年11月25日    【字体:

互联网金融常态化在于完善监管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中国2014年的一个热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新业务监管部副主任王欧在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互联网金融”论坛上透露,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制定,不久就会正式颁布。而上海也召开以互联网金融法律为主题的陆家嘴法治论坛。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是世界惊人的。根据研究机构IRESEARCH的估计,2013年中国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7.2万亿元人民币。从规模上看,这已经相当于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17.29万亿元)。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指出,2014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964.46亿元,预计全年累计成交额将超过2500亿元。另外,根据360手机助手的下载量统计及相关第三方数据估算,在国内,与支付、网银、金融证券相关的各类移动应用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4亿次。其中,支付宝钱包占比高达58%,是所有手机网银客户端软件下载总量(占比27%)的两倍多。“互联网金融”的技术颠覆性创新已经形成规模,预计两年后中国互联网金融将是世界第一。
 
  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现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各种监管和规范开始逐步出台,试图把互联网金融纳入到某种风险可控的规范之中。对于任何一种金融创新,出于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考虑,在技术层面实现一定的监管是有必要的。不过在中国,我们也要提防另外一种可能:以互联网金融监管和规范之名,行抑制金融创新、维持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之实。
 
  当前,国内金融业市场化严重不足。有市场人士感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出现中国这样的奇观:一方面是中国银行系统高达100万亿元的存款;另一方面是高达20万亿元以上的小微企业和民间借贷市场对资金的渴望无法满足。一方面是政府规定的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3.5%,另一方面,高利贷市场起步年利率是36%。低效的国有官营银行金融系统,制造了一个价格严重扭曲的资金融通市场,进而严重地扭曲庞大的民营资金需求,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发问:为什么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那么高?为什么银行资金到企业手里那么贵?显然,这是国内金融业市场化不足的必然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必然要求出现一个市场化的金融市场体系,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表现形式,则指出了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按照央行行长周小川给出的时间表,近一两年就会放开存款利率管制。那么,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互联网金融将常态化,不论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还是金融机构转型互联网,两个方向上的创新将逐渐趋同,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新常态。事实上,这样的演进在金融史上十分常见,比如ATM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在金融行业的广泛使用,最终都被常态化固定下来。互联网没有理由不如此。
 
  在互联网金融常态化的过程中,监管的完善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美国市场上P2P贷及众筹的繁荣,与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和监管规则有关。正如专家所言,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能够走到哪一步,金融创新是否活跃,能否在货币基金之外开创出更加广阔的天地(如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交易所),决定性的变量并非市场机构有多大胆、思路有多超前,而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发育以及监管的成熟程度。归根结底,互联网金融是社会信用的表达,脱离不了信用的根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史也是社会信用培育的历史,金融制度由存在可观的套利空间逐步走向成熟。

标签: 互联网金融 监管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