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舟投资互联网金融:人一辈子重要的决定不多,我已用掉三个
近日,人人网创始人陈一舟作为嘉宾参演录制了零壹财经《首席评论-互联网金融之夜》,该节目将在近日播出,敬请关注。《首席评论-互联网金融之夜》由零壹财经与第一财经电视联合打造,节目将通过东方财经频道、第一财经频道在全国播出,并通过各大视频网站同步推出。播出时间——首播:每周一晚 23:30 第一财经、21:40 东方财经;重播:次日12:35第一财经、东方财经。
【专题报道|零壹财经美国互联网金融之旅】之十四。4月13-15日,LendIt2015全球P2P峰会将在美国纽约举行,超过1500名来自各国的业界人士参会,今年,峰会的中国展区将成为最大特点。零壹财经作为LendIt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携团赴美参加此次峰会,并将在会后拜访Lending Club、FICO、SoFi等公司,与其高管们进行深入交流,带您一起解读互联网金融的前沿趋势,开启中西方创新思维的碰撞之旅。
“巴菲特说一个人一生只有20个重要的投资决策名额,而我已经用掉了三个,2004年给了猫扑、2006年给了校内、2011年给了SoFi。”近日,人人公司董事长陈一舟在接受我的专访时总结过去的投资、创业生涯。
与猫扑、校内(现人人网)不同,专注助学贷款的美国垂直型P2P平台SocialFinance(简称SoFi)如今还未被太多中国人所知晓。但就在不久之前,SoFi宣布将于2015年下半年在纽交所上市,目前公司估值已达35亿美元。
显然,陈一舟不仅是互联网行业的创业“老兵”,还是一个独具慧眼的投资人。
就在各路资本开始疯狂涌入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时,他在中美两地投资的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已经步入收获期。除了SoFi,还有美国著名的房地产众筹平台Fundrise、互联网资产管理平台Motif等。
谈及中美两地互联网金融行业,陈一舟认为,由于美国金融市场较为成熟,所以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起步较快,创新性强。而中国已进入一个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周期,市场前景可期。
陈一舟的投资逻辑
对比中美两地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您认为它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何不同?
陈一舟:从过去几年投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经历来看,中美两地的情况确实有一些区别。宏观上,美国的金融市场本来就比较成熟、金融秩序比较规范。因为规则很明确,所以美国创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能够比较快地开展业务。
此外,这一轮促进美国互联网金融爆发的关键一点还有2012年出台的JOBS法案(JumpstartOurBusinessStartupsAct)。该法案有效地改善了美国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也为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微观上来看,与中国互联网金融早期的一批草根创业者不同,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创业者和管理者大都有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具有相对丰富的专业经验。一个好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要想做好,互联网和金融方面的人才缺一不可。
互联网金融公司要关注两个产品,一是金融产品本身的设计,一个是互联网产品的设计。互联网产品可以改善营销渠道、提高用户体验,而金融产品则是直接影响用户价值,同时还决定你的市场有多大。
从美国到中国,您已经投资了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最初的切入点是什么?未来您还看好互联网金融领域哪些细分市场?
陈一舟:从网络游戏、到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一直在跟不同的行业融合,其本质都是希望能够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和黏度。与金融行业的融合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信用,而社交网络能够增加很多信用评估上的维度。
早期的投资主要是从寻求人人网自身的发展为出发点,希望找到那些可以与人人网生态相融合的商业模式,例如投资SoFi。最近,人人网也推出了学生贷款产品“人人分期”,发展非常迅速。
长期来看,金融服务有两大类别,一类是互联网借贷,即把钱借出去,不管是借给个人还是借给企业。例如,借给个人的房贷、车贷。这个市场很大一部分属于消费金融。还有一类是互联网资产管理,即如何把投资人的钱管得更好。
其中后者在美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因为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资产管理市场发展很快,管理的资金规模非常多,但由于他们的管理费用相对较高,所以这部分业务很多是用机器的算法。但此类公司在中国还不太多,所以我们比较关注。
明年或现上市潮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持续升温,相关公司的估值也快速攀升,有不少观点认为这其中存在很大的投资泡沫,您怎么看?
陈一舟:客观来说,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发展的周期性,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互联网金融应该能产生出非常大的市场和估值,它的发展规律可能类似2001年互联网行业,也可能会比它更加理性。
例如,三四年前我们以在美国投资为主,因为那时美国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价格比中国的更加合理,更加创新。但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我们也开始关注国内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型公司。
因为大部分资深的投资人都经历过当年的互联网泡沫,所以,当这一波互联网金融投资热潮出现时,大部分投资人会尽力避免重蹈覆辙,对于投资机会尽可能理性判断。但如果一些新进入的投资如果没有亲历过上一波互联网泡沫,确实有可能把价格炒得过高。
我估计明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会涌现第一批上市公司,不管是在A股还是美股,这个版块都会很受欢迎。现在来看,互联网金融是从一个巨大的行业衍生出来的,总体量不会小。
您刚才提到发展的周期性,在您看来,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在具体处于这个周期的什么阶段?
陈一舟:这个周期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大的周期,即用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团队去做金融业务,这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周期,特别是在中国。还有一个小的周期是中国宏观经济,这与实体经济、国家政策都密切相关。
相比之下,美国的周期就比较平缓了,因为美国原本的金融行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已经非常多样化。所以互联网金融去冲击传统金融业务的力道没这么大,所以宏观的周期要平缓一些。但因为美国金融行业体量大,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体量也不小。
从中国的情况来,目前第一个大周期是足够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也足够大,所以不管小周期如何波动,只要大的基本面足够好,把握住主要方向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