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融在线遇兑付危机事涉百亿 CEO哀求用户多帮忙

来源:和讯网 作者:张吉龙 日期:2015年02月11日    【字体:

盛融在线遇百亿危机 CEO哀求用户帮忙
 
  在实体经济不断下滑,系统性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双重挤压下,网贷行业面临又一波相当严重的爆雷危机。
 
  继里外贷爆出近10亿元违约、深圳P2P平台红岭创投爆出7000万坏账之后,近日又有用户爆料,广州一家成交规模逾百亿的P2P平台盛融在线也遭遇提现危机,预计有数亿元的资金无法提现。该平台CEO发文承认平台处境艰难,哀求投资者“请一定多帮帮。”
 
  值得之一的是,和之前出现兑付危机的各种不知名平台相比,盛融在线看起来要“正规”的多:2013年6月,其成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头创办“网络金融征信系统”首批接入单位;2014年3月平台在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2014年5月该平台与平安银行正式签署全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CEO承认处境困难
 
  爆料人声称在该平台上的提现被屡次拖延,此外也有其他网友反应无法联系到该平台,“专属客服昨天接电话说最晚今天解决,可今天电话不接,QQ不回”,该网友称。另据网友提供的客服聊天记录显示,客服含糊承认“平台是有一点困难”。
 
  面对质疑,2月10日,盛融在线CEO刘志军在其官网发帖回应投资人关切,刘志军承认平台目前处境艰难。
 
  “一些合伙人和高管让我年底尽量摆阔,即装有钱。真实情况是盛融现在真的很难啊,股市风暴我们咬咬牙挺过去了,跑路潮影响大家投资信心,持币观望,我们咬咬牙也挺过去了,可是这新系统的暂时不适应性真把盛融给害苦了,而且确实挺多漏洞,充值的提现的都老掉单,真是雪上加霜。”
 
  刘表示盛融在线的处境非常危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平台借款以短标为主,但绝大部分借款人要求展期,但投资者却在集中兑付,“绝大部分借款人要求展期,电话都被打爆,后来我干脆不接了,这个时候,不答应展期,借款人肯定是个死,答应展期,盛融虽不至死,但会很艰难。”
 
  第二方面是因为平台孤立无援,刘志军称自己原本有两个“拿个5000万都不用打欠条”的兄弟,但现在两兄弟一个早逝,一个得了肺癌。
 
  第三方面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坏账,刘透露盛融在线所有线上坏账在100万以内,线下出现了2500万逾期,很可能会成为坏账,但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刘表示谁都没想到今年的大环境会是这样,他哀求投资者“盛融在线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请一定多帮帮,我们也准备了很多活动来反馈大家。”
 
  成败皆因模式
 
  成立于2010年的盛融在线是广东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P2P平台,据其官网介绍,目前该平台累计成交量已经超过100亿元,在所有网贷平台中排名靠前,超过不少知名更高的平台。
 
  之所以在成交规模上能够超过许多知名度更高的平台,短标加高息自融的商业模式、长袖善舞的媒体营销是该平台成功的两大法宝。
 
  盛融在线在经营模式上以短期标闻名,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该平台期限为一个月的短期标占总标数的60%以上,平台平均借款项目的期限为1.23个月。短标是盛融在线做大规模的关键之一,按照刘志军的说法,19个亿的资金,仅按一年周转6次,就是近120亿的成交量,而其他平台的项目投资期限大多为6-12个月,平台资金一年仅能周转一到两次。
 
  短标由于流动性强、收益变现快而受到不少网贷投资者的欢迎,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投资。不过短标的坏处也相当的明显,即占用平台的大量的流动资金,平台时刻要准备充足的备付金,从待还数据上看,盛融在线未来30日待还金额高达6.8亿元。在大量短期标存在的情况下,一旦出现逾期整个平台的待还金额就累计猛增,出现“堰塞湖”的险情。尤其是在春节投资者需要提现资金过节,而借款人要求展期的情况下形势更加危急。
 
  除了短标之外,外界广泛认为高收益也是该平台吸引用户的重要手段。据了解,该平台项目的项目利率在17%-19%之间,平均利率在17%以上,不但高于银行存款、货币基金4%-5%收益,而且也明显高于其他一线P2P平台的收益率。虽然高收益对用户颇具诱惑力,但对借款人来说,也带来较大的还款负担,投资者收益加上平台收取的手续费,借款人的借款成本轻松超过20%。
 
  另外,自融问题让该平台长期饱受争议。
 
  虽然刘志军称,盛融在线所有投资人的资金和项目都是对应的,但一些资深网贷投资者对此嗤之以鼻,有用户认为“盛融在线是自融平台的鼻祖”。实际上关于该平台的自融的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此前有媒体爆出,盛融在线刘志军化名他人在平台上借款,而且借款金额数目不小。
 
  盛融在线另一个“长处”是擅长进行媒体营销,据其官网资料显示,2012年9月该平台所在公司广州志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荣获“亚洲知名品牌奖”,2014年12月获得南方都市报“金砖奖”——最具人气奖。
 
  对于盛融在线出现的提现危机,有P2P企业高管表示,短期+高息自融的模式并不符合市场的逻辑,是要被市场淘汰的模式,所以出现危机并不稀奇。
 
  该人士认为2015年将是P2P行业洗牌年,洗牌的力量不仅仅是来自监管,来自市场的力量也非常重要,类似于里外贷、盛融在线这些模式风险较大的平台,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都将原形毕露。

标签: 盛融在线 兑付危机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