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汇在线陈艳芳:P2P平台拒绝承担责任不道德
11月16日,由零壹财经主编出版的《P2P借贷投资人手册》发布会暨壹席谈第九期在深圳举办,会上零壹财经研究总监李耀东介绍了该书撰写的理念、宗旨,同时合拍在线总经理朱岩钧、中汇在线董事长陈艳芳和前海航交所副总裁王前前等业界资深人士,一起探讨了互联网金融热点的问题。
中汇在线董事长陈艳芳在会上指出:“现在我们网贷行业的一些乱象,如产品拿到网上卖就是形成了电商,民间借贷走上电商,就是变成了网贷,有限的合伙在网上形成了众筹,但在业务种类上它们并不是创新的,网贷唯一的创新就是把这种原有的业务形态转移到互联网上面,通过互联网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联系到一起,和余额宝一样,这就是资源整合的嫁接。”
她认为,P2P借贷改变了非主流操作的模式,所以在操作过程中,伴随着风险“是不言而喻的”,使得在市场需求下的利益驱动和出资回报伴随着风险的爆发。她对此表示称,对平台来说最重要是风控。由于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不完善,P2P行业要发展,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平台必须不断的在风控手段和商业模式上创新,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陈艳芳认为,当下市场环境下,要求平台将所有借款人的信息公布出来,让投资人做一个判断,这样做的平台暂时还是不存在的,因为不管是出于对借款人隐私的保护,还是防止借款人的资料被其他机构抢夺,完全公布信息是不现实的。
“同时,如果真正出现了逾期坏账,平台又以信息中介为由,拒绝承担责任,让投资人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其实也是有一点不道德的。”陈艳芳说,平台至少是一个信息的提供与审核方,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没有能力做好审核工作,又没有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借贷业务,“我就觉得这个企业最起码道德和责任感就体现不出来,并成为了一些老赖的帮凶,最惨的是相信你这个平台的投资者,损失是很严重的。”
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艳芳:
很高兴在零壹财经参加这次会议,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网贷的业务模式,基本上互联网金融涵盖了P2P网贷、众筹、第三方支付等形态,大家现在最关注的是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性。下面我和大家探讨一下P2P网贷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行业意义、业务模式、风控等问题。
P2P行业发展到今天,庞大的投资欲望和融资需求,为我们P2P行业创造了一个极佳的发展环境。但是在这个爆炸式增长的同时,频繁的跑路事件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根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数据,有问题的平台已经达到220多家,投资人的总资金损失已经达到十几亿,类似这样的不良事件,把P2P网贷推向了风口浪尖,也促进了整个行业在媒体大众中的关注度,所以现在针对网贷的发展、安全、自律、监管这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网贷平台的模式,基本上现在是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代表了它的平台,而且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率,更为关键的是将金融通过互联网普及化、大众化,不仅大幅度降低了融资方成本和更加贴近百姓,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也有类似的线上活动,但是在资金的流通过程中,充当资金管理角色,其实它的服务对象就是针对一些大型企业,对于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小微型企业,这种资金的需求要找到一个突破口,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P2P网贷只不过是弥补了其中一部分银行传统金融机构解决不了的金融需求。
现在在我们国内,直接的投资渠道,只有股票、信托、期货、现货,和一些银行的理财,就中国的股票市场来讲,老百姓买的时候就跌,卖的时候就涨,这应该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对于一些大资金的庄家来讲,他肯定是赚的,钱少低收入的家庭他也不会买,对于这些股票市场,也不是我们老百姓可以玩的,其次是理财信托、起获、现货,相信这些产品的资金量和专业性的限制,更加是很多老百姓都不会触碰的,那我们老百姓手头上的资金应该怎么办呢?资产也不能保值,现在CPI也是不断的上涨,货币的贬值,赚的都是老百姓的辛苦钱,回头一看,资产是没有增值的,所以老百姓手头上的资金在增长的过程中,一直想找投资的渠道,这就产生了资金供给的大环境,当资金需要和供给同时存在的时候,必然就衍生了一些交易出来,这就是我们网贷产生的一些客观的原因。
金融机构的整体资本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和需求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本其实无法满足所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就需要有其他的行业形态来做这种需求,像我们这种网络借贷的出现,就是符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业务的范围也是更加覆盖了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的一些范围,现在我们网贷也是被国家和社会认可的,就是因为网贷是可以解决金融机构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传统金融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现在我们网贷行业的一些创新和一些乱象,比如现在产品上到网上卖就是形成了电商,民间借贷走上电商,就是变成了网贷,有限的合伙,在网上形成了众筹,多家银行现在跨转机构完成,就形成了第三方,这些企业满足社会的需求方面出来的全部都是新的载体,最终的规模做大了形成了行业,其实这些借贷业务的类型无非只有几种,就是车贷、房贷、信贷、票据和一些保理、融资租赁,无论是哪一种业务的类别,在业务种类上它也不是创新的,网贷唯一的创新就是把这种原有的业务的形态转移到互联网上面,通过互联网的资金需求和供给联系到一起,和余额宝一样,这就是资源整合的嫁接。其实也不可以讲到是业务的创新吧,往往是最简单的一些资源整合,就可以创造出一些不可想象的规模和影响力出来。
改变了非主流操作的模式,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肯定有一些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个行业展现出来两个特点,就是资金的运作的过程,简单的两个因素,就是市场需要下的利益驱动和出资回报伴随着一些风险的爆发,在网贷行业创新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行业不成熟的监管不到位出现的各种弊端,像这种无准入门槛,无行业准则,无监管机构,导致了网贷平台跑路的现象,但是在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要遵从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乱项丛生的自然发现的规律,那更需要时间去洗礼。即使在网贷行业现在这种事件频发的,也使事物发展的正常规律,但是如果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坚持规范发展,将来肯定是说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的。
现在这个阶段,网贷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无担保的模式,和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像这种借款端和投资端都是网上开发的,也就是我们认为在这个P2P,这种类型的平台,借款人从上线提供资料,到平台审核,准许发布借款请求,投资人进行了选择,确定出借机会,从而平台就完成了这单交易,借款人到期还款就可以了。无担保的意义就是在于有一些投资人承担了一切投资风险,这种类型的平台在我们国内为数不多,现在生存下来的也不会被大众认可,因为没有一个安全性保障在。现在很多投资者投资也是赚钱,如果选择这样的平台,有可能和当初的一些选择不符,最后可能还有亏本的情况出现。可是很多人就认为这种平台就是真正的P2P,那如果站在我个人的立场来讲,就是从表面的一些现象来看,信息的中介其实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借款人审核,本来就是通过平台完成的,审核的标准是什么,然后审核通过,就是说明了这个平台本来基本上已经是确定了借款人的能力按期还款,在发布借款的信息的时候,所有借款人的信息是公布出来的,让投资人做一个判断,可是这样做的平台暂时还是不存在的,因为出于对借款人的隐私的保护也好,还是防止一些借款人的资料被其他的机构抢夺也好,完全公布信息是不现实的。如果说未公布所有信息募集资金回来的行为,对于借款人来讲,如果真正出现了逾期坏账,平台又以“信息中介”为由,拒绝承担责任,让投资人用法律途径解决,其实也是有一点不道德的,至少平台是信息的提供与审核方,你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担当,如果说你真正没有能力做好审核工作,又没有相应的一些措施能保障借贷业务,我就觉得这个企业最起码道德和责任感就体现不出来。在解决这个社会的需要,并成为了一些老赖的帮凶,最惨的是相信你这个平台选择出借资金者,他所面对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另外还有一种模式,是有担保的线上交易,由于线上交易的一些资料造假的成本比较低,审核比较难,进一步的综合评审成本又很高,在我们当前国内征信体系也不完整,为了解决这类型的问题,很多平台增加了线下的审核,并让借款人提供相应的资产与其他的一些机构进行担保,平台也开发了一系列保障的措施,比如说风险的准备金,引入了一些征信机构。其实我觉得暂时来讲,这些企业这样来做也是体现了责任感出来,单纯的依靠投资者对于借款人简单的介绍几句来规避风险,也是不现实,也是不负责任的,所以线上线下业务结合的担保模式,更加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更有利的进行行业的发展,坚固效率和安全的做法。如果没有了这种模式的创新,网贷也不会有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其他的线下交易的平台,这类企业脱离了互联网的载体,只是借贷双方的对接或债权转移,非网络形态,所以不在这里讲了。
作为一个平台来讲,最重要是风控的问题。其实风控解决整个金融机构的核心,在P2P的领域也是不例外的,其实随着P2P行业的发展,如果把风控显示的非常重要,由于我们国家的信用体系也不怎么完整,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我们P2P平台必须不断的在风控手段和商业模式上创新,才能求得一些生存和发展。
每个平台都要依靠自己的资源和资本,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业务模式也是大致相同的,各有千秋,不管是哪一种模式,风险控制永远是一个核心的内容,没有好的风险管理体系做平台,就是自取灭亡。只有风险的意识也不行,就好象做企业一样,做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没有相当的业务量,平台是无法生存的,也不可能影响到有影响的影响力,但是当业务量增加和风控措施同时出现的话,如何面对平台经营的难题,在风险的面前,每个人都有恐惧感,尤其是网贷,就是拿别人的资金做有风险的事情,因为平台的经营的过失,如果导致了千万的投资者,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其实这种内心的感觉还是蛮内疚的,相信如果没有人能承受得到,做有良心的企业的前提,就是要满足大众需要的事,对投资人负责,对于大众来说,就是一些网贷的门槛比较低,我一直不认同的是进入门槛可能是在国家监管前是没有的,但是经营这个门槛是永远存在的,能否驾驭到你掌控的一些资源,是控制风险的能力,是每一个平台自始至终要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刚刚合拍在线的朱总也提到了行业理性对待大数据的问题。其实对于平台风控的问题,平台很多人在谈论大数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现在依靠这些大数据做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对于没有经过多年的数据沉淀,这些新兴行业,也不是每一个平台都能玩这个的,现在P2P市场,其实也是具备了充足的数据基数和信用评级体系,信用体系本来就是缺失不完善的情况下,想要用这些数据去理性完成风控,属于天方夜谭,而且一些大数据其实就是一个辅助的分析的工具,它存在一定的缺陷性,因为有些数据只是代表过去,其实过去也是人决定未来,这种思想本身就是有一点不成立,平台的发展,除了严格的风控和经营的营销手段,安全的一些模式,强大的一些技术实力,规范和理想运营都是不可缺失的。其实只要在多方面和谐统一了,平台才能够持续发展,我觉得作为网贷,更加要做到亲民,脚踏实地的,更加要服务于传统的社会需求。
在当前的一些金融经济环境下,网贷的未来的想象空间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2014年以来,P2P的平台基本上每天上线都有两到三家,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不管是通过哪个路径,我相信P2P行业成为一个规范的行业、一个服务的行业,一个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春天很快就会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