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物业行业首笔股权捐赠诞生:杨惠妍捐出碧桂园服务20%股权,控制权不变

时代周报 · 零壹财经 2023-08-02 14:01:03 阅读:588

关键词:基金慈善捐赠股份物业行业碧桂园

作者 | 时代周报 林佳 来源 | 零壹财经专栏 物业行业首个股权捐赠案例落地。 7月30日,碧桂园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宣布将名下持有的20%(约6.75亿股)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按公告披露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杨惠...

作者 | 时代周报 林佳 来源 | 零壹财经专栏
 
物业行业首个股权捐赠案例落地。

7月30日,碧桂园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宣布将名下持有的20%(约6.75亿股)碧桂园服务股权捐赠给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用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按公告披露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杨惠妍捐赠的股份对应价值达到64.43亿港元。

至此,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父女的公益之路再次迈出关键步伐。
 
碧桂园服务表示,杨惠妍及其父亲20多年以来一直积极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其家族、控股公司及基金会已累计参与社会慈善公益捐款超105亿元。此善举亦是他们秉持“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公益初心实践,目的是更长期、更可持续做公益,让公益项目获得更稳定的物质保障基础。

“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接受股权捐赠后,将获得可持续收益的机会,从而获得‘造血’功能,这不仅有利于基金会的资金稳定,更能保证需长期投入的慈善项目获得可持续的、更稳定的资源保障。”碧桂园服务指出。

作为物业行业的头部企业,此次股权交易无疑将对行业带来积极正面影响,鼓励更多企业以多种形式回馈社会,承担企业责任。

杨惠妍表示,香港国强基金会是一家独立自主运作的慈善公益组织,完全相信其有能力将这笔慈善资源发光发热,秉承着慈善初心,为需要帮助的人谋福祉,让财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01
杨惠妍捐出碧桂园服务6.75亿股
 
此次公告,开创物业行业股权捐赠先河。

股权捐赠是指企业家将自己拥有的股份、股权或股权衍生品捐赠给特定的非营利社会机构、慈善机构或公共单位,用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公益性事业。

股权捐赠是国外慈善捐赠的主要形式。比尔·盖茨2022年曾公开宣布,计划未来把几乎所有的财富捐赠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目标是“下降并最终脱离全球最富有人士的名单”。目前,比尔·盖茨累计捐出的身家已经超过590亿美元。今年6月,沃伦·巴菲特在年度慈善捐赠中向五个机构捐赠了价值46亿美元的伯克希尔B类股,其中36亿美元捐给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另外10亿美元捐给了巴菲特的三个孩子经营的四家慈善机构。

如今,股权捐赠也日渐成为我国慈善捐赠的新主流。界面新闻发布的《2022中国慈善企业》显示,100位上榜企业家/企业中有5位涉及到股权捐赠,捐赠股权总额达到409.07亿元。

从股权捐赠股份比例与对应金额等维度,均可以看出杨惠妍投入公益事业的决心。
 
碧桂园服务公告显示,杨惠妍将向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有限公司捐赠碧桂园服务674640867股股份作慈善公益用途,捐赠股份占碧桂园服务已发行股份约20%,捐赠完成后,杨惠妍将(直接和间接)拥有公司54369523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6.12%。

此次股权捐赠可取得多方共赢的结果。碧桂园服务作为上市物企的头部企业,发展势头向好。未来,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可以享受股东权益,以获得正向发展红利。碧桂园服务业绩的稳定增长,也会为基金会带来股息红利等长期收益,从而获得造血功能,有利于基金会的资金稳定和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称,以捐赠股权代替现金,有利于捐赠股权所属企业保持在金融市场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剧烈波动。此外,股权捐赠可以使非营利性公益基金会获得可持续分红的机会,更能保障需长期投入的慈善项目获得成功。通过慈善资产的良性增长,基金会将有能力推动实现更多可能。

未来,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将享有捐赠股份除投票权以外的所有其他股东权益,包括股份所有权、股息收入、实物分派等。
 
从行业发展来看,当前物业管理服务正是发展可期的新赛道。据碧桂园服务财报,2022年碧桂园服务全年收入由2021年同期约288.4亿元人民币增至约413.7亿元,增幅约43.4%;毛利由2021年同期约88.6亿元增至约102.6亿元,增幅约15.7%。

与此同时,此次股权捐赠后,碧桂园服务控制权不变,亦有利于保持公司治理稳定。

国强公益基金会(香港)作出不可撤回及无条件的承诺,其将在十年内持有捐赠股份,并委托杨惠妍或其指定人士代表基金会行使捐赠股份的投票权。这也意味着,杨惠妍将继续(直接和间接)控制碧桂园服务1218336100股股份的投票权,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36.12%。也就是说,其对碧桂园服务的实际控制权不会因捐赠而改变。
 
02
父女公益接力
 
立业至今,碧桂园集团及杨国强已积极投身扶贫公益事业多年。自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赠起,截至2022年底,杨国强家族、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向全社会的慈善捐款累计超过105亿元,公益慈善项目遍布国内16省57县。碧桂园也是房地产行业慈善公益表现最为突出的企业之一。

受杨国强影响,杨惠妍也传承了家族的公益慈善精神和传统。

杨国强二女儿杨惠妍大学毕业后加入碧桂园,从采购部经理做起,逐渐负责起公司各方面事务。今年3月,杨国强因年龄原因提出辞去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杨惠妍由董事会联席主席接任为董事会主席。

接任后的杨惠妍延续了创始人低调稳健的经营风格,确定了碧桂园未来三到五年“行稳致远”的战略方向,明确“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即房地产主营业务为主体、代管代建和科技建造为两翼,并推出了持续优化资产布局、打造精益高效型组织的一系列措施。

2014年和2018年,杨惠妍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出资近8亿元,分别在广东和甘肃开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目前累计投入约17亿元,为贫困家庭初中、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截至2022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已全免费资助了3000多名困难学子完成大学学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近100%;同时免费为2万多名农村劳动人口提供系统化职业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技能型产业工人。截至2022年,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已累计培养学生1259名。

2017年,杨惠妍在家乡顺德以个人名义捐赠1亿元设立惠妍教育助学基金。五年来,“惠妍教育助学基金”形成了独特的“乡梓教育公益”模式,直接服务学子109184人次,在全国开创了将助学扶贫贯彻至全县(区)、全学段的模式。

与此同时,杨惠妍还设立了惠妍教育基金、国华杰出学者奖等超80个专项基金进行助学奖教,并捐赠支持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国内外40所高校,助力科教兴国。

2018年以来,杨惠妍主动参与包括甘肃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等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组织约200人专职帮扶团队驻村帮扶,已助力49万人脱贫,并将继续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020年,杨惠妍及其家族以15.2亿元的捐赠总额登上“福布斯2020中国慈善榜”第二位。

鉴于在慈善公益领域的贡献,杨惠妍在2008年被授予第四届“中华慈善奖特别贡献奖”个人奖,2010年被授予“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扶贫济困回报社会突出贡献奖”,2019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被授予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捐赠个人奖。
 
03
彰显企业担当
 
投身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彰显了当下中国企业家的情怀、抱负和担当。

一直以来,杨国强、杨惠妍父女热心慈善事业,在用心经营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践行企业家精神,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奉献者”和“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内涵。杨惠妍再次捐赠大笔个人股权支持公益事业,也让人们看到了新一代企业家的更多可能,专业、革新的主张背后,他们仍信仰和践行向善价值观,不断为社会文明与发展注入蓬勃的新力量。

今年4月,碧桂园发布的《2022年ESG报告》中,披露了其在公益、社会及管治等方面取得的各项成就。

员工关爱基金方面,碧桂园于2008年成立碧桂园员工扶助基金,由集团注资并持续收获员工的爱心捐赠。碧桂园将基金用以帮助因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致困的员工及其直系亲属,并于2020年投入1亿元设立员工关爱基金,向员工提供医疗基金、教育基金、住房基金、文旅基金和见义勇为基金共五大方向的支持。截至2022年末,员工扶助基金为834位员工发放近1600万元。

助学方面,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致力于为家庭困难的学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资助,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设立教育助学专项基金,创办非营利性学校,开展多种培养计划,持续打造品牌项目,弘扬现代慈善精神。截至2022年末,共投入助学资金5036.6万元,惠及经济困难学子超过1.25万人次。

此外,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贵州、广西,探索推进“1+5+N”乡村振兴模式,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途径、新方式。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6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