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专栏】晋商消费金融换帅失败幕后,一场历史在反复上演

读懂新金融 · 零壹财经 2019-06-27 10:13:41 阅读:10804

关键词:捷信测试金融危机风险高利贷

近日,晋商消费金融换帅被否一事,被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山西银保监局网站信息显示,李文莉拟任晋商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未获得监管批复同意。山西银保监局批复称:李文莉不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该规定具体如下: “除审核...
近日,晋商消费金融换帅被否一事,被各大媒体广泛关注。

山西银保监局网站信息显示,李文莉拟任晋商消费金融董事长的任职资格未获得监管批复同意。
山西银保监局批复称:李文莉不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该规定具体如下:

“除审核金融机构报送的任职资格申请材料外,监管机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审查拟任人是否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并据以向金融机构发出核准或不予核准任职资格的书面决定:

(一)在监管信息系统中查询拟任人或拟任人曾任职机构的相关信息;

(二)调阅监管档案查询拟任人或拟任人曾任职机构的相关信息;

(三)征求相关监管机构或其他管理部门意见;

(四)通过有关国家机关、征信机构、拟任人曾任职机构等渠道查证拟任人的相关信息;

(五)对拟任人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进行测试。”

如果将这些规定的核心要求,总结为一个词就是:专业性。

2018年,晋商消费金融频频陷入舆论风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专业性。

一家金融机构专业性的体现不单单是业务规模有多大,一年赚了多少钱,而是能否先控制好风险,而是能否在展业的同时控制好风险,因为风险一旦失控,其后果绝不是将利润搭进去那么简单,远如侨兴债,近如长租公寓暴雷,都体现了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和影响的长远和恶劣。

一个人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一家公司也是。

晋商消费金融虽然在消费金融场景上频频踩雷,但依然对消费场景情有独钟,在第四届消费金融高层论坛上,晋商消费金融首席市场运营官赵巍敏表示:我们当时对行业里面深挖产品这一块,光考虑C端的风险,没考虑B端的风险,(三年里)最大的教训是:消费金融要去做场景就离不开监管,不光是金融的监管,还有“场景”的监管方。在2019年的变化和发展里面,我们还会坚持一点,继续走场景之路。

由此可以看出,晋商消费金融虽然伤痕累累,但只是将风险爆发的原因归结为合作上,但问题真的仅仅如此吗?

2017年前,读懂新金融曾在线下体验过捷信的消费金融服务,在申请贷款时,具体申请操作并非是由场景方提供,而是由捷信的业务员到店完成,这一步至关重要;一位踩雷长租公寓的用户告诉读懂新金融:他们在申请租房分期的时候,完全没有见过晋商消费金融的信审员或其他员工。

风险的根源,不是合作的对象,而是自身对风险的把控能力和重视程度,将风控完全交给合作方,还做什么金融?

2018年,晋商消费金融踩雷长租公寓后,读懂新金融撰写了《长租公寓雷潮背后:一场无形的危机在悄然酝酿》一文,如今,这篇文章依然适用,因为晋商消费金融不是第一个踩雷的,也不是最后一个,金融风险的历史往往相似性极高,反复上演。

每一个金融从业者都喊着:敬畏风险;但很多时候,人们却是一边喊着敬畏,另一边却捂住眼睛无视风险,成为了穿西装打领带的资源贩子,把这个圈层的高贵和浮躁一同显示出来。

1、危言耸听

谁能想到,金融行业的朋友圈,居然被长租公寓刷屏。

2018年,北京昊园恒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下称:昊园恒业)等十余家长租公寓运营商资金链断裂,集中暴雷,引发了租客、房主、中介、贷款服务方之间的多角恩怨,剪不断、理还乱。

令人心惊的是,这种“多角恩怨”并非单单出现在长租公寓,而是如跗骨之蛆般紧紧贴附于整个金融行业,时不时跳出来朝着金融行业的心头咬上一口,所有祸乱的根源都指向一处:线下贷款中介。

贷款中介的本质,是和资金方一起分配借款人的息费,与零售行业的代理商有几分类似:代理的环节越多,借款人的借款成本越大;老百姓把钱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不会放高利贷,但高利贷的资金却出自金融机构,最终风险归谁?

引用上海财大报告中的一句话: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再说一句危言耸听的话:一场次贷危机,可能正在酝酿。

这句话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反对的理由应该是规模吧,谁知道呢?反正在这个抵押贷占比50%以上的信贷市场中,没人能准确统计出次贷的规模,可以忧患,也可以安乐。

回归长租公寓。

2、张三的锅,李四来背?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昊园恒业纠纷中,偏偏就有无辜的两片:

和主流媒体报道的故事一样,北漂林烨和张洋(均为化名)按时向昊园恒业缴纳房租,却依然被赶出“家门”;将她们赶出家门的房主也很无奈:我没收到房租,赶走租客不对吗?

纠纷的核心,在另外两片雪花上:

为林烨、张洋二人提供租房分期服务的网贷平台元宝e家,已经将租期内的租金交付给昊园恒业,林烨、张洋的房租是按月向元宝e家偿还;但昊园恒业却未按约定将租金交给房主,导致“雪崩”。

因为元宝e家的资金来自第三方,这场雪崩的雪花又多了两片:

晋商消费金融和晋商银行

对于这六片雪花的关系,新京报做了一副很详细的图片:
从某些角度讲,租金贷是无限接近0风险的,租客想租房要提前还房租贷款,长租公寓还有一个月的押金,何来风险?租客的确没啥大风险,风险都来自长租公寓这个贷款中介。

有金融常识的朋友会发现,通过租金贷,昊园恒业最终获取了很高的杠杆进而形成一个巨大的资金池,可用作运营、扩张或其他任何想做的事情,然而步子迈得太大和贾布斯一样扯到了蛋,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这个烂摊子应该由谁收拾?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敬表示:这里面是好几个法律关系。租客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合同关系,租客和中介的租赁合同关系,中介和业主的租赁合同关系。中介没给业主钱,中介就构成了违约,业主可以解除合同;业主解除合同之后,租客的租赁合同也就自然终止,租客可以向中介公司追究违约责任,但不能据此拒付贷款的还款责任。
(友情提示:还有一个法律关系,即昊园恒业与元宝e家所签合同,若该合同写明了此类事件的处置方式,或许对租客是一个转机。但该合同基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

从情理上看,责任完全在昊园恒业,从法律关系看,租客需要继续还贷,但若从历史经验来看......

2014年,一家持牌消费金融A公司曾爆发大规模骗贷事件。A公司合作的贷款中介通过利益许诺等方式,诱导、欺骗大量“贷款人”,并为他们提供包装以此通过A公司审核,所获资金少许用来还贷,大部分被转移至贷款中介,贷款人背负大额负债,涉及人数、金额巨大,最终A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不得不出面收拾残局,对贷款人负责,至今风险尚未完全化解。

昊园恒业的租客比A公司的贷款人更无辜,他们没有任何投机性,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却陷入无家可归、负债累累的境地,同A公司一样,长租公寓暴雷同样具备涉众性和复杂性,昊园恒业已经崩盘,无力负责,你猜晋商消费金融及背后的晋商银行会怎么办?

“通过维权,我的租金贷和租房合同都解除了”租客张洋对读懂新金融表示。

3、贷款中介:成也,败也

昊园恒业不是晋商消费金融唯一踩到的雷,据《中国经营报》统计:除了昊园恒业,晋商消费金融合作的爱公寓和寓见公寓也发生资金链断裂问题,而其车分期业务中的合作商户可可家里(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晋商消费金融和A公司也不是被“贷款中介”坑了的个例。

近一年多来,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陆续遭受银保监会处罚,而处罚原因多多少少都与贷款中介有关,骗贷、构建资金池之外,贷款中介还涉及暴力催收、校园贷、高利转贷、抵押物反复抵押等行为。

除了持牌金融机构,网贷也是受贷款中介影响的重灾区。

2009年,翼龙贷通过加盟商模式(作用与贷款中介类似)迅速崛起,其后却因大量加盟商骗贷、跑路,屡陷危机;与翼龙贷同样经营三农领域的网贷平台沐金农,也曾采用加盟商模式,结果加盟商骗贷后,反拉横幅“维权”;近期北京一家清盘的百亿级平台,也饱受贷款中介之苦,“清盘之后,用户的资金就是被加盟商免费用,没有利息,最终钱还不还都一定,他们才是真正的老板”一位曾在该平台供职的员工表示。

究竟贷款中介是什么?又以什么方式运营?其实网贷就是最典型的贷款中介,不过网贷行业经过整治,风气已经好了很多。

从广义上讲,为资金方提供资产或协助贷款人完成贷款的机构和个人都算是贷款中介,它们鱼龙混杂:蚂蚁借呗、微众银行这类与银行联合放贷的头部机构算是贷款中介;现金贷平台、贷款超市也是贷款中介;线下的场景方、高利贷机构及个人也可以称为贷款中介。

风险最集中的地方就是线下的贷款中介,相比于技术,人更善于作恶,而且多数不受监管。据圈内人士介绍:

线下贷款中介的收入主要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资金方的息差,另一个是向借款方收取中介费,中介费收取的比例很高,可能是本金的10%,也可能是40%甚至更高,无论借款人有没有逾期记录,之前贷过多少钱,抵押物之前抵押过几次,都能成功借款,因为他们对金融机构的风控手段十分了解,可以针对性伪造资料;

路子更野的贷款中介,会把资金方当做“大奶牛”,通过骗贷或者长租公寓这种形式聚拢资金,实际上获得融资的不是贷款人,而是贷款中介,更有甚者直接办几百张信用卡利用pos-机套现,然后再放高利贷;

线下贷款中介多是“信息中介”,不为资金方兜底,而且都会有一些地方背景,完全没有风险,长租公寓这种扯到蛋的情况例外。

既然,线下贷款中介这么坏,为啥还有金融机构和他们合作呢?圈内人士又说了:

当前,很多人即使有抵押物也不一定能从金融机构成功贷款,但是贷款中介把这些借款人聚拢起来,打包给金融机构,那议价权就不一样了,它们也的确可以帮一些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而且金融机构尤其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普遍有资金、缺产品,这时候贷款中介拿着大把的资产过来,二者自然契合;

贷款中介并不都是坏人,也有一些人是想真心实意靠业务赚钱的,有些也做的很不错,比如炼金台

(注:圈内人士为多人。)

简单来说,贷款中介是一把双刃剑,与它们合作的资金方可以快速获利,迅速“成功”;但是一旦贷款中介恶意骗贷或发生如昊园恒业这样“扯蛋”的情况,资金方的损失难以估量。

2017年,晋商消费金融净利润达到4618万元,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增长至6547.24万元;但若其出面为昊园恒业等贷款中介收拾烂摊子,恐怕过去几年积累的利润都将成空。请记住,至今A公司尚未完全化解掉2014年的风险。

4、金融不是手机,“躺着”必有危机

有时候,传统金融机构、贷款中介和网贷的投资人、网贷平台真是一样一样的。

很多人说,传统金融机构遵循二八法则,嫌贫爱富,对于贡献20%利润的那80%的用户,银行没有服务动力;对此,读懂新金融十分认同,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嫌贫爱富的传统金融机构几乎都投身穷人组成的消费金融市场中,为什么?不是传统金融机构有动力了,而是愿意送上资产的贷款中介太多了。

除了蚂蚁金服、微众银行等头部平台外,很多线上、线下的贷款中介就像萝卜白菜一样被资金方随意挑选:这个能兜底,那个收费低,这个应该用户多;有了资金这种无比强势的资源,穷人的钱好像也可以躺着挣。

读懂新金融有很多张银行-卡:北京、招商、工商、光大、中信、民生、邮储,但仅在招商银行获取了10000元现金贷额度;与之相对,在无数线上、线下的贷款中介中,读懂新金融却可以轻松获得大笔资金,发放贷款的机构,依然是银行。

与贷款中介合作,风险消失了吗?没有消失,只是转移到了暂时看不到的地方。最核心的能力——资产获取交给众多贷款中介,鸡蛋确实没有放到一个篮子里,但篮子全都在一辆车上,如果车翻了呢?究竟风险是分散了还是集中了。

和“网贷”一样,“你贪人家的利息,人家贪你的本金”,风险一旦到来,贷款中介能扛得住吗?扛不住,就像没有一个网贷平台扛得住大规模逾期。与其掩耳盗铃,还不如和老百姓一样直接把钱投到P2P里面,说不定还能顺便接一个资金存管业务。

网贷雷潮前,没人相信车会翻;正如次贷危机前,没有人相信雪崩真的会来。今年初,起风财经合伙人陈良送给区块链一句话:“老老实实种庄稼,不要想着割韭菜”,转赠给金融行业。

金融,不是手机,不能躺着玩,必须站起来、走出去,一点点的耕耘,牢记两个字:敬畏。


零壹智库推出“金融毛细血管系列策划”,通过系列文章、系列视频、系列报告、系列研讨会和专著,系统呈现“金融毛细血管”的新状态、新功能、新价值、新定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游客

自律公约

所有评论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陆家嘴》交流会第6期(共14篇)

2022第一届中国数字科技投融资峰会(共43篇)

2019年数字信用与风控年会(共15篇)



耗时 15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