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金,网贷平台该如何把控信息透明度?
网贷 甘球 · 每日金融 2015-10-27

我国P2P网贷行业发展近五年以来,一直处于争议不断的状态。
一方面,在经济仍未企稳、传统银行贷款业务收缩的背景下,网贷行业的成交量大幅增长。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9787亿元。另一方面,在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平台跑路、坏账频发的现象从未中断,甚至越演越烈,让人防不慎防。
业内人士认为,针对中国网贷行业来说,于投资者而言,最大的弊端在于信息不透明,这成为投资人和平台之间最大的沟通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从监管角度来说,信息披露亦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内容,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手段。
不过,与投资者的知情权对应的,是借款人的隐私权,如何平衡这两者,做到既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又不侵犯借款方的合法权益,相信这是很多网贷平台都在探索的一件事。
10月24日下午,由每日金融主办的“金融会?P2P专场”在成都举办,来自天府财富、宝点网、潜隆贷、零壹财经、爱上理财、鸿学金信、一找联盟会等在内的众多国内和西南地区网贷平台或第三方机构负责人,以及和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齐聚,共同探讨了如何把控网贷平台信息透明的问题。
据了解,金融会由每日金融发起,旨在成立西部首个金融行业智库和高端线下交流活动平台,探索金融政产学研实践新模式。自建立以来,金融会已有400余名金融官员、专家学者以及金融机构负责人成为研究员,举办过众筹行业等多场沙龙活动。往后,金融会还会举办私募基金、期货等相关领域的线下交流会。
并非公开越多,投资者就越信任
“我们做平台的,真是想把所有东西都摆在你面前,然后告诉你这是真的。但是投资人不会这么觉得,他会去找寻(东西)证明你是假的。”
在金融会上,一位业内人士称,并非网贷平台公布的信息越多,优质的客户就会越多。如今很多投资人实际上看中的是平台本身的公信力,如果公信力足够,他只会在意自己是否有投上标,而不会太过计较是否真有借款人。
该人士表示自己的观点比较中立,网贷平台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品牌建设和公信力提升等方面。“这并不是成正比,我暴露得越多,你就越相信我,暴露越少,你就不相信我。”
爱上理财总经理冯名扬也认为,尽管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他很希望这个平台能够尽量透明,这样他会比较踏实。但是,对于很多借款人,从人的天性上来说,在网贷平台上借款有点像高利贷一样,他会觉得不好意思。
“他(借款人)会有所顾虑,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要保护借款人。”冯名扬认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难免有资金周转不过来的时候,所以借款很正常。不过针对投资者,如果他确实想看借款人的信息,平台也会提供给他,只不过会签订保密协议,这些信息不会在平台上展示出来。
信息披露是义务,更透明能帮助平台撇清关系
零壹财经西南运营中心总监肖世海认为,在网贷平台借款的人是否有隐私权,以及借款企业的商业机密能否对抗投资人的知情权,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他个人更倾向于平台更透明,原因是如果平台够透明的话,可以放大借款人的违约成本;如果平台想做一些增值服务,一个透明的平台也会有更好的基础。
“提升透明度的目的,有人说是为了提升公信力,有人说是打响品牌,我认为它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些,而是为了撇清你的关系。”肖世海认为,如果网贷平台没有作出相应的披露,实际上是没有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作为一个中介平台,你也应该有责任去做这个事情。”
不过,对于借款人的信息披露,肖世海认为应该有上下限。“上限是保护隐私和商业机密,下限就是保障投资人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它的风险要素。”肖世海称,借款人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可以不披露,但他的财务状况,还款意愿和能力是应该披露的。“最起码的标准是帮助投资人判断风险。”
对于这种观点,天府财富总经理助理袁横戈表示认同。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平台应该有义务去保护,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也是有知情权的,应该帮助他们去权衡这项交易的风险点。袁横戈认为这是一个核心。
“你不一定非要知道他的名字,才能知道风险点。”袁横戈表示,这种做法是拥有国资背景的天府财富一直遵从的,既不倾向于借款人,也不倾向于投资人,关键是找到中间的平衡点。
对于把控风险点,鸿学金信合伙人邹静婷表示其平台的风险点主要来自培训机构,因为鸿学金信主要和培训机构合作。对于借款人的隐私权,鸿学金信是不对投资人开放的,但是这种纯信用的借贷,一旦出现坏账,平台就不会对借款学生的不诚信信息再进行保护。
“我们之前与他们(借款人)签了协议,双方早有规定,违规之后就会将不诚信信息公布在平台上。”邹静婷介绍说,鸿学金信的投资人是自主去选择借款人的,而这个平台主要是扮演中介结构的角色,投资人能看到学生的部分信息,比如学历和个人情况、以及在机构培训的相关情况。另外,平台也会公布已与那些培训机构合作,这些机构的相关情况也会公布。
半透明状态最宜,标准可以有差异
每日金融记者发现,参加金融会的网贷平台,尽管对于信息披露态度不一,但是没有绝对的公开,也没有绝对的隐瞒。所有平台在信息公布上都有自己的标准,处于一种半透明状态。
一找联盟会CEO张渊云认为,投资人想要知道借款人的信息,无非是想确认他们的资金是否真的到了借款人手上,是否有保障。但是,如果平台将借款人的所有信息不经筛选全部透露出去,中间可能存在这样的风险:投资人可能会根据公开的信息找到借款人家里去,确认自己的钱是否还在。
考虑到这些情况,张渊云曾经想过的一种方式是半公开:抓住一个点,哪些信息能公开,公开到哪种程度,都该有一个标准。比如家庭住址,平台可以公布到某个小区甚至某一栋楼,但是将后面具体的几层几号抹掉,同时应该对借款人的照片做处理;若是身份证号码,可以将后面的四位去掉,因为有些投资者想要看看借款人的年龄才放心。
潜隆贷合伙人高贤花也很认同这种半透明的方式。她表示,在潜隆贷平台上,投资者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借款人的信息,比如流水和抵押登记,但绝看不到最全面的,只有当他投标之后,才能看到借款人的所有信息,比如电话号码和名字等。
“投资人给借款人打电话其实是个好事,借款人不能失去我们的信任。”高贤花举例说,潜隆贷曾有过账目是由投资者不停打电话催收回来的。“我们的投资人五十元就能起投,往往一个借款人有几十个投资者。”另外,潜隆贷也只会在有运营商的地区放贷,因为这样方便做甲方,了解更多借款方的信息。
根据当前的环境,可以肯定的是,网贷行业并没有任何法规或条例要求平台信息公布到何种程度,这种平衡点更多在于网贷平台自身来寻找。
和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边小娜在金融会上表示,平台是有披露义务的,但披露到什么程度,才能既照顾借款人的隐私权,又能照顾投资人的知情权,就需要看不同平台所处的行业和地位。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