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的资金托管之困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郭大刚 日期:2015年01月30日    【字体:

  2015年1月8日,全宇宙规模最大的P2P机构宜信和中信银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其中一个重要的合作内容就是资金托管。无疑,宜信是幸运的,而中信也承担了相当的所谓“风险”。
 
  健康、透明、公开是民间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方资金托管是必由之路。
 
  在没有实现第三方资金托管之前,资金池带来的挪用风险和管理不透明成为了P2P机构保守诟病的典型违规操作特征,特别是《银行法》中规定的有关资金归集的内容。
 
  实现信息流和资金流分离,再通过第三方资金托管成为了P2P机构自证清白,阳光透明公开的必然选择。
 
  第三方托管机构主要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来实现表内的资金账户资金流动监管。而不是简单的存管,或者是通道。
 
  第三方支付公司接入了超过半数的PTP机构,当然资金托管方式有待商榷,特别是通道模式。而且,有的第三方机构甚至把P2P资金托管作为资金沉淀的一种业务模式。更有一些机构服务质量和介入机构数量呈现出负相关性。
 
  对于P2P机构而言,信用背书是选择第三方支付的一个潜在的驱动因素。接入银行卡而言,覆盖发卡行越多越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便捷性。而要实现良好的覆盖,那需要大量接口对接的成本和时间。就用户服务场景而言,诸如闪付及时付之类的场景众多,也需要很强的业务场景嵌入能力。但是,付出的交易成本,即使对于服务费形成的核心利润来源的P2P行业而言,也确实是相对高昂的。更不用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而言,第三方支付的投入资金规模相较银行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为什么只有少数银行满足了为P2P机构实现资金托管的需求?
 
  首先,银行的各个层级的态度不同,有很强的本位主义色彩,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支行长们思考的是第一位的是业务,如何获得更大规模更稳定的存款,P2P机构的托管资金首先是一个不错的对象。但分行和总行想的是,官僚体系如何少犯错不犯错。民间金融,那么草莽的机构,万一跑路或者破产之后,对于银行存在潜在的商誉风险,那么,犯得着吗?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反正也不缺那仨瓜俩枣的。别跑路了,那帮投资者-更准确的讲,是投机者-天天跑到我这里拉个条幅把门堵了,那更没得玩儿了。
 
  其次,银行资金托管有排他性。工行、招行卡业务用户众多,自然成为投资者网上充值的首选。但是,对于P2P而言,和某家银行对接就意味着和其他银行业务的失联。如果再通过第三方转账,那无异于脱了裤子放屁了。用户体验会很差,应用场景也会受到约束,且不说费率了。
 
  最后,银行也没有能力和义务去甄别P2P平台风险。
 
  P2P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打交道还算对等,和银行打交道,那就甲乙方了。
 
  这些都是监管缺失带来的困境,希望监管尽快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明确P2P平台第三方资金托管的原则,使银行获得依据,产生业务动因,扩展银行的资金来源,规避商誉风险。
 
  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实现合规资金托管,如何提高抗风险能力,也是面临的客观现象。
 
  对于P2P而言,这个没爹没娘的野孩子,成长起来想往好了发展,也需要有一个宽松健康相对确定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是在监管前提下具备的确定性的阳光透明公开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的外部环境。公权不就是应该维护市场规则驱逐劣币嘛。
 
  愿意真正做到第三方资金托管的P2P机构,大部分还是希望能够合规发展的自证清白的。
 
  值得期待,伴随着银监机构改革和调整,P2P平台能够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标签: P2P 资金托管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