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终将吃掉京东,刘强东开弓没有回头箭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单刀 日期:2014年03月15日    【字体:

腾讯终将吃掉京东,刘强东没有回头箭

  (作者授权零壹财经发表,转载须注明出处。投稿邮箱editor@01caijing.com)
 
  好消息如期而至!
 
  3月10日上午腾讯刚刚发布公告,将以2.14亿美元“迎娶”京东。
 
  除了现金,京东得到的“聘礼”还包括: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以及易迅网少数股权(购买易迅网剩余股权的权利)以及微信、手Q客户端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的合作入口。
 
  婚礼完毕后,腾讯将获得京东约15%的股份。未来,腾讯将在京东进行首次公开招股时还能以招股价再认购额外的5%股份。“新郎官”腾讯总裁刘炽平进入京东董事会。
 
  不过,看似美满的婚姻其实处处藏有杀招。腾讯在诚意的背后藏有后手,而刘强东虽能度过上市危机却很可能在未来丢掉京东的控制权。
 
  京东的短板
 
  去年8月份还以保护公司信息安全为由要求所有员工在交流业务不能使用微信的刘强东,此时却选择了委身腾讯,实属无奈啊。具体原因有三:
 
  其一,PC业务遭遇瓶颈
 
  根据艾瑞咨询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Q3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B2C(含C2C推出的B2C商城)交易规模为1662.6亿元,同比增长68.1%。其中天猫稳居行业首位,占比51.1%;京东位居其后,市场占比17.5%;腾讯电商占比达到6%,位居第三。对于京东而言,这可谓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从招股书披露的截至2013年前三季度信息来看,要达成刘强东规定的“2013年京东全年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京东进度有些落后:2013年前三个季度,京东的营收是492.16亿元,不到1000亿元的一半。
 
  而海通证券研究报告也指出,京东2013年前三季度9.8%的毛利率显著低于亚马逊的27%和苏宁的15%。
 
  其二,移动潮流缺乏想象空间
 
  更为要命的是,京东在滚滚而来的移动互联网大潮中鲜有作为,这也就让京东的快速发展缺乏想象空间。
 
  在PC时代,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们首先的依靠是百度然后是各种广告联盟,但到了移动端,搜索带来的流量微乎其微。反观易迅则在推出基于微信这个超级平台的“精选商品”入口之后做得风生水起。
 
  京东在移动端短板也明确的写在其招股书的10大投资风险内容里。例如,京东提到:“(在移动端),我们将会更加依赖于与操作系统的协作,例如iOS和android,而这些系统是我们自身无法控制的。他们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比如降低我们产品的评级,或者给竞品优惠待遇,都将对我们造成不利影响。”
 
  其三,就是投资者退出压力。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2011年、2012年的净营收分别为211.3亿元、413.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2.84亿元、17.29亿元。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净营收为492.16亿元,较上年度同期的288.07亿元增长70%;净利润一栏出现了6000万元。但如果减去政府财政补贴,京东很可能依然亏损。
 
  实际上,京东一直热衷于做大份额而忽视盈利能力,这也是资本市场最为担心的一点。
 
  从2007年起,京东引入了数轮融资。不完全统计,京东截至目前已融资超过26亿美元。多家投资公司都建议京东在年内完成IPO。
 
  而最近还传出,京东商城在美路演遭遇华尔街的冷遇,多场小范围和投资者的见面会均没有获得预期效果,投资者对京东的未来缺乏信心。
 
  关键角色易迅
 
  这些都构成了京东下嫁腾讯的重要原因,但刘强东是电商圈公认的强人,心高气傲不肯轻易委身于人。所以腾讯只能战略入股15%,最多不能超过20%(据招股书,京东通过AB股形式,让刘强东及其管理层的投票权从一股一权变为一股20权,而其它股东以及未来引入的投资者都是一股一权,从而保证了刘强东对京东的绝对控制权);还要把拍拍和QQ网购都作为陪送,这样刘强东才能安心。
 
  不过,有意思的是腾讯在此次收购案中并未将易迅全部送给京东,而是给了一点,剩下的给不给再说。这是个值得玩味的细节。
 
  易迅目前掌握着微信电商化的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精选商品。据了解,在我的银行卡下面的隐蔽入口,日UV已经超过百万。不仅如此,易迅本身也承载着微信对内对外的开放平台的功能,除了“精选”栏目之外,还承载着服装鞋帽类目“品牌”和QQ网购的“聚惠”。目前入驻的品牌不仅包括传统品牌JEEP、361度、三枪、耐克等,还包括电商品牌酒仙网、沱沱工社、格瓦拉等。
 
  目前,尚未明确易迅微信商城入口控制权的归属,这也可能成为京东与腾讯合作的最大玄机。微信上显然不会存在2个B2C固定入口打架,但京东在微信上的流量入口的质量则决定了腾讯对京东移动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无论如何,易迅对京东既是一根胡萝卜,又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如果能顺利达到腾讯的目标,则京东吃掉易迅,消除了肘腋之患。反之,则易迅也有反制京东的可能。
 
  实际上,刘强东更多还是属于PC电商的套路,即便是有了腾讯的流量支持,能否把微信上的产品做好还有待观察。而已经做了大半年微信电商的易迅CEO卜广齐则更有经验得多。
 
  腾讯要的是什么
 
  腾讯副总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董事总经理彭志坚在前两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候说:坦白说,腾讯的流量很大,但电商流量还不大……到2009年,腾讯终于意识到,电商是一个价值链非常复杂的领域,从供货商、物流体系、市场营销等一系列环节,跟腾讯原有的DNA并不完全一致,行业经验和人脉的积累,需要太长的时间……
 
  说的很清楚了,投资京东,腾讯要的是京东的用户和他们的购物习惯。尽管去微信上聊天的那个人和去京东上买手机的人可能是同一个人,但用户却不会上微信买手机。
 
  易迅在微信上开发的精选商品商城尽管效果不错,但其商品类目的健全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愿意去易迅或微信上购物的用户依然处在缓慢增长中,这显然无法满足腾讯对电商的要求。
 
  而2013年4月,京东宣布其注册用户数已突破1亿。腾讯希望通过京东电商入驻或微信支付的渗透尽快将这1亿网购付费用户和他们的购物习惯收入囊中。
 
  只有将这些用户的微信支付资金渠道打通,付费习惯沉淀下来,整个腾讯集团未来在生活电商和物联网上的庞大商业帝国才有落地的支点。
 
  在腾讯发布的公告中称,双方还将在在线支付服务方面进行合作。这个在线支付服务合作显然是要京东支持微信支付。
 
  刘强东显然深谙腾讯的意图。这也是为什么2013年以来微信拿出那么多运营费用,京东始终坚决不上微信支付的原因。10块钱一个电商用户卖的不是太过便宜了吗?
 
  只是对于刘强东这种强人性格而言,寄人篱下也绝非长久之计。互联网正是如此,电商品牌强了就可以对渠道颐指气使;而渠道强了,也可以完全控制电商。关键还是看用户对谁的品牌感知更强,习惯更牢固。也正因此,要想独占微信流量,易迅是道京东不得不跨过的门槛。
 
  刘炽平的控制力
 
  对于与京东的入股上,腾讯一直显得温和而低调。
 
  彭志坚也表示,不管是完全收购,还是少数股权投资,我们的原则就是保持团队的积极性,保证团队的利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从外部来看,大众点评收购案后,舆论普遍认为腾讯的投资策略从封闭走向开放,努力打造生态系统而非帝国。
 
  不过,在我看来,这未必是腾讯变得开放,而是腾讯平台的控制力在变强。由于手机端的流量入口非常集中,手机上类似于微信、手Q这样的拥有大量活跃用户的平台就变得极为珍贵。而平台上的“浮游生物”对平台变得非常依赖。
 
  这种随时间而增强的流量依赖正是刘炽平的控制力。
 
  京东在接入微信支付或入驻微信入口的同时就开始将自身的客户导入微信。而且随着这些用户使用微信支付付款或在微信上查收京东商品,这些用户的账户也就微信化了。
 
  也就是说,假设到2014年底有一半京东用户在微信上购买京东商品,那就意味着京东的移动入口、产品和半数客群都掌握在腾讯手中了。换句话说,9个月之内,京东拿不下易迅,越往后其控制力越差。而腾讯凭借着惊人的产品能力,绝对有能力让用户在几乎无感知的情况下替换掉京东。
 
  再进一步揣测,彼时京东已经上市,其话语权将进一步分散。尽管刘强东在董事会依然拥有绝对投票权,但其业务的流量入口、产品、客群都掌握在腾讯手中,那么一旦其需要再次融资,则主动权就会牢牢掌握在刘炽平手中了。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可能性的揣测。

标签: 腾讯 京东 电商 微信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