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互联网金融是用现代文明打破野蛮封锁
原标题: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来源:陆家嘴杂志
本文为作者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第62期金融家沙龙上的发言,有删节。
摘要:目前发生的金融创新也正在改变历史。有人说互联网是金融门口的野蛮人。其实我们现存的金融体系才是野蛮人,巧取豪夺,靠特权、靠垄断做合法的高利贷,这批人才是野蛮人。
互联网金融是用现代文明来打破野蛮封锁。我做了几十年的金融,我是最主流金融的受益者,但是我痛切地体验到,真正的野蛮人是现存的、不合理的金融体系。本来金融就是老百姓的,几千年来都是,一百多年前突然给官家拿走了,所以金融是从自由到垄断的过程,现在是从垄断再恢复自由。
过去金融一直在民间。在中国是从袁世凯开始,金融才国家化。袁世凯当直隶总督的时候,在天津做了中国第一个银行,叫做官银号,到了北京当皇帝了他才统一全国货币,制造袁大头。秦始皇的时候货币量极小,那时候是金币,上流社会才用。秦始皇统治中国没多长时间,他提出的那都是一种概念,从来没实行过,货币从来没有统一过。到袁世凯时期,当时统计有60多种货币,各省都有自己的货币,还有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银元、新疆红钱,什么都有,而最主要的,老百姓随时可以造币,如果钱多了,就把银元铸成佛像放在家里,缺钱的话,把银化掉,再变成银元。袁大头的时候中国才真正开始统一货币,从这以后,金融变成官家的了。
我们来看一些金融颠覆历史的例子。
宋代交子。宋朝初年很乱的时候,“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变成一个自然封闭的区域,当时成都货币主要是靠铁,但是因为战乱,铁越来越少,很多人没有交易手段,只能以物易物,这使得经济严重萧条。商家之间互相欠白条,大商家这个白条就可以多次周转,赵家欠李家的,但是李家可以把白条送到丁家、白家,各种来回窜。最后把16家弄到一块开个会,统一造这么一个可以交换的票子,只要盖上官府的章,就可以通用,这16家的白条都是信用很好的,16张白条结合在一块就变成了中国最早的货币——交子。流通的时候是百分之百抵押,后来发现不需要这些抵押,于是准备金越来越少。交子做得很好以后,内地学会了,浙江商人就开始搞会子,后来迅速泛滥,背后没有准备金,所以就通货膨胀,所有人都开始干,用了三百年以后就完蛋了。元朝的时候也发,不断印钞票,根本兑不了钱,于是军队谋反,最后一任皇帝不知所终。所以许多学者认为元朝就毁在通货膨胀上。
犹太人的故事。犹太人在基督教来说是一个罪恶的民族,他不能做任何正当职业,那时候什么叫正当职业?种地、拥有房产、从事正当的经商,那都不允许犹太人做,这逼着他只能干两件事:收税和放贷。收税是坏事,国外不像中国,中国收税是官员的事,是有权威的,你不给杀头的,西方不是,税收是讨价还价的,高兴给你点钱,不高兴就不给,西方是弱政府,收税是一个屈辱的行业。再一个就是放贷。犹太人干不了别的,只好在收税和贷款方面做生意,结果把这个民族变成一个极具金融智慧的民族,今天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是犹太人发明的,支票、汇票、本票、银行连锁经营、对冲……
再看中国的温州人。大概明朝时期,中国就出现了永嘉学派,这些人在中国学术界很少见,因为它始终是一个功利派,要计其功更计其利。他们是学术圈的少数派,但是真正造就了温州那一带延绵了几百年的类似犹太精神的文化区。1985年我研究生毕业,到中国银行工作,看到触目惊心的资料:“温州地下钱庄猖獗,资金已经近亿元。”当时我们都很紧张,去调查温州,全国排查。现在这个数字是8000亿到1万亿。怎么也打不死,还越打越大。所以,地下钱庄逻辑上必须是个有生命力的好东西,否则,你这个政府就是无能了,你无法根除坏的东西。
Banker是凳子,500年前意大利的银行就在商人经常进行香料买卖的路上,坐个板凳帮着兑换货币。那叫坐商,其他行商来回走,香料骆驼来回换,到凳子那就是换钱的地方,换钱就是搞银行,就是钱庄。其他行商三天两头来回变,那这些坐商会不会变?大家很担心,为了显示自己有信用、稳固,于是坐商开始盖房子、盖楼,所有银行的传统都是从这儿来的。为了建立信用,显示我是永远不会走的,我永远不会动的,房子都非常坚固,给人一种信心。
中国后来的乔家大院都是大房子,也是玩这个。但是为什么钱庄票号没有发展成银行呢?很大的原因,是社会制度。欧洲是靠契约关系建立的,所以国王看着很伟大,但是底下不交税,他只好走人,之所以交税是他得努力干活,帮底下保护家园,这就是契约关系。欧洲战乱不断,打仗的结果就要借钱,要雇军,欧洲没有子弟兵之说,都是为钱而战,永远讨价还价。欧洲长期战乱的结果是形成了一大批人长期的军事雇佣关系,这就需要融资,一般的钱庄没这个钱,最后政府开始建立银行,英格兰银行、荷兰银行最早建立都是为了发公债。打仗没钱怎么办?向市民发个债。为什么欧洲讲战争赔款,就是打胜了就拿赔款,还之前借的债,是一个完全的战争融资机制。
中国比他们早发达多了,什么都有,但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中国秦始皇以后叫专制社会,专制社会是不讲契约的。皇帝欠什么钱呢,要你出徭役,都是无条件的,死了就是为国争光。打仗的时候底下就得出钱,不给钱不行,所以专制社会下不存在长期筹集资本的社会需求,因此就不需要创造金融,不需要创造中央银行,就这么简单,钱庄票号足矣,需要钱的时候跟你钱庄调200万银两,想还就还,不还就相当于奉献金了,不存在契约关系。所以没有资本借贷关系,没有资本集聚的社会需求,当然就没有银行产生的基础了。
近代对中国冲击最大的是中日甲午战争,这场战争败得不可思议。 当年中国的国力、军备、军力都比日本强,但是没钱。中国当时正好是皇帝亲政的时候,光绪长大,该亲政了,担心慈禧恋权不交政,当时不得不给慈禧造颐和园,让她养着,让老太太高兴。钱不够,挪用海军银子,中央财政空虚,地方也不给,没办法。最后海军战备三四年没有更新,中国订的战舰,交了定金,后期拿不出钱来。日本当时比中国穷,但是日本明治维新学习了西方的金融,日本开始借钱,内发公债,外发外债,借了一大笔钱,买了二十多艘军舰,其中包括著名的吉野号,这是中国订的战舰,我们交了定金,交不起后期的钱了,日本人拿着钱买回去。日本的钱是跟德国借,而德国怕赔了夫人又折兵,派一千多人看着,不能直接打仗,在岸边帮着日本。结果中国是一败涂地,败了之后中国才发现,如果我们借了钱,别人会败,历史都有很多偶然。为这个事,我还跑到日本国会图书馆查日本当年的借债记录,上面说,败了全民承担,胜了战争赔款,果然赚了大钱,1比15,投资1个亿,回报15个亿,而且全部是黄金。日本拿这个黄金赔款奠定了金本位,决定了日本的进一步崛起,接着越打越有情绪,打日俄战争。中国由这个事之后才明白,第一笔债券是1895年才发。
看一个最近的例子。迈克尔·米尔肯(Michael Milken)是美国的垃圾债券之王,被誉为上世纪除了JP摩根之外的最伟大的金融人物。经过旋风般的发迹之后,他后来被起诉,判刑十年,终身禁入这个行业。米尔肯入狱以后发现患了癌症——胰腺癌,然后就提前出来。接着,米尔肯用了一年时间战胜了胰腺癌,然后开始巨额资助胰腺癌的研究,使这个领域大大领先于其他癌症的研究,延续了数万人的生命。颇为戏剧性的是,当时把米尔肯送进牢房的后来的纽约市长鲁道夫·朱利安尼也得了胰腺癌,并最后得益于米尔肯资助的研究。两人最后成了至交。
目前发生的金融创新也正在改变历史。有人说互联网是金融门口的野蛮人。其实我们现存的金融体系才是野蛮人,巧取豪夺,靠特权、靠垄断做合法的高利贷,这批人才是野蛮人。互联网金融是用现代文明来打破野蛮封锁。我做了几十年的金融,我是最主流金融的受益者,但是我痛切地体验到,真正的野蛮人是现存的、不合理的金融体系。本来金融就是老百姓的,几千年来都是,一百多年前突然给官家拿走了,所以金融是从自由到垄断的过程,现在是从垄断再恢复自由。
标签:
互联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