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三个层次(5):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机会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李钧 李耀东 柏亮 日期:2014年03月27日    【字体:

  4. 互联网金融的商业机会
 
  如前所述,互联网技术和思想将对传统金融产生多层面的冲击,影响深远,伴随这一长期过程,将涌现出大量的商业机会。这些机会在上节中已经做了部分介绍,此处我们仅进行简单汇总。
 
  1) 新型支付方式,尤其是移动支付。举例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金、实体卡片类的支付显得越来越“笨重”。尽管很多第三方支付工具提供了手机客户端,但是这些客户端并不适合在实体商店使用。如果提供结合智能标签、二维码、NFC或便携式刷卡器等技术的移动应用,允许实体商店直接接受手机付款,顾客的支付体验将大为改善,传统收款终端的成本也可节省。
 
  2) 电商金融,电子商务平台处于供应链的枢纽位置,结合平台的数据积累、信用模型、无形资产、自助服务等资源,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地开发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已被电商企业成功实践。考虑到电商经济的快速增长态势与巨大体量,该领域仍蕴含着强大的爆发力和良好的商业机会。
 
  3) 新型融资方式与平台。目前的P2P借贷和众筹是典型的基于互联网的融资形式,不过其体量较小,主要针对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大型企业的大额融资仍然主要依赖于银行。如同电子商务展现出B2B、B2C、C2C乃至C2B等多种交易结构,未来的融资也可能结合网上资产管理技术和数据金融技术,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结构,例如企业对企业的直接融资(B2B)、多方集合融资(C2B)等。尤其是受各种条件制约,众筹在我国开展得非常不充分,有一定的后续发展空间。
 
  4) 产业链金融,其概念与供应链金融类似,但是范围有所扩大,面对的是整个产业链上的大量企业,从找准产业发展瓶颈与融资难点出发,梳理行业模式,划分不同链条,依靠熟练的行业知识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和市场服务,帮助整个产业实现良性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保障现有供应链的畅通。产业链金融一般针对体量较小、易被忽视的细分行业或区域性行业,凸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色,具有普惠性质。民生银行的产业链金融即为典型代表。
 
  5) 网上金融超市。其售卖的内容不仅包括基金、保险等一般类理财产品,也包括股票、债券乃至商业票据等金融产品,是汇集多家、多品类产品的网上金融超市。平台的价值在于产品丰富、信息透明、选择方便、服务专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交易平台会催生市场的多元化,包括客户群的多元化、交易模式多元化、识别的多元化,在功能方面也会让客户更主动。各个电商和理财平台近期集中上马的基金超市就是对这一需求的直接回应。
 
  6) 网上资产服务。物联网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度扩展有望催生大额资产(如固定资产、汽车、珠宝等)的数字化标识和数字化产权。这些大额资产可直接用于网上抵押、担保,甚至进行典当和租赁。在抵押/担保/典当期间,资产的所有权可直接通过网络转移,而使用权仍归属原所有人,如此将带来多方面的成本节约和效率提高。
 
  7) 网上货币兑换与汇款服务。外汇交易的复杂性和繁琐性使得人们经常为兑换外币而头疼,汇款服务的不透明性和高昂的结算成本导致汇款费用居高不下。网上货币兑换和汇款可通过公共结算、兑换设施的构建,实现信息透明化、操作便利化和服务范围扩大化,具有极低的边际成本。据统计,仅2013年一季度,全球汇款所产生的费用高达9.05%,存在巨大的改善与节省空间。Ripple网络目前就在进行相关的实践。
 
  8) 后台金融服务。无论渠道如何扁平化、信息如何透明化,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乃至金融产品的设计与选择都极其依赖于专业性的技能,这是金融企业存在的基础,不会因为互联网而消亡。但是当金融企业的前端日益被互联网取代时,其经营形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很可能从资金融通中介转变为专业金融服务提供商。这种服务以咨询、调查、评估、设计等形式存在于网上金融超市的后台,并具有标准化接口,可与不同金融超市灵活对接。其典型代表有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估算法、风险控制模型(即所谓的数据金融)和精准营销技术、线下尽职调查服务等。
 
  9) 电子货币发行与流通服务。网络经济的流行使得实体货币(例如纸钞、硬币)的弊端日益突出。如果国家直接发行电子货币,将节省多方面的成本,并为货币流通的自动化监管奠定基础。其主要技术难度在于电子货币的仿伪造和可信支付问题,所幸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思路。
 
  10) P2P金融网络。网上金融超市可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选择,可支撑多样化的交易结构,但就作用而言,它依然是金融产品的集中化入口,扮演着流量枢纽的角色。从去中心化的角度考虑,基于P2P网络技术的金融网络有可能全面颠覆当前的金融模式。在该网络中,各个节点天然平等,每个节点既可以是金融产品的购买者,也可以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网络中没有强制权力,各个节点依靠自己的选择和信任对其他节点投票,好节点自发脱颖而出,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本配置效率、逼近完全市场。
 
  11) 自动理财工具与个人金融中心。目前用户的各项资产分布于不同的银行、基金、信托等账号,用户需要人工对这些账号进行管理。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技术将用户分散账号的信息汇总起来,随时告诉用户的资产状况,并根据用户设定的需求与风险偏好,通过分析用户账户和金融产品的历史数据,自动推荐最优的投资、理财建议。用户的资金将得到合理运用,金融产品的流通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与资金调度来说,优势同样明显。这一领域的核心,就是对用户账户的争夺,即万建华先生所说的“得账户者得天下”。
 
  除此之外,互联网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融合,将使得经济与生活更多地迁移至互联网,呈现虚拟化特征。举例来说,未来每个人可能打开电脑就在虚拟环境中办公,虚拟办公室中存在办公家具、设备、装饰等虚拟资产,甚至还有虚拟的秘书、娱乐、餐饮等各项服务。互联网将成为现实世界的平行维度,或者说每个人同时拥有虚拟世界里的生命与生活。这种生活必然要求如同现实世界一样的一揽子服务,金融服务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我们只能将这一服务需求做大致区分,分为半虚拟和纯虚拟两个部分。其中半虚拟表现为资产本身是虚拟化的,但是其收益可以现实化,例如网上商号(如淘宝店铺经营权)、个人账号(例如微博的名人账号、微信的自媒体账号)、网络积分、社区货币等。前二者体现的是经营者或拥有者的信誉,具有变现的潜力,亦可能用来担保、抵押或租赁,后二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纯虚拟表现为资产本身虚拟,收益同样虚拟,主要用于虚拟世界里的消费、投资或经营活动。
 
  对于半虚拟资产,可以在现有金融服务的框架下进行,主要解决资产的定价和转让方面的技术与法律问题,可提供资产评估、鉴定、认证、抵押租赁、信托和保险等各式各样的金融服务。对于全虚拟资产,可能需要完全不同的服务模式,例如在网络世界中开设专门的虚拟金融机构,针对其中的虚拟人和虚拟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虚拟金融服务。这二者均构成潜力巨大的商业机会,而且它们的界限会日益模糊,例如收益无法区分现实与虚拟,可在两个世界同时流通,甚至两个世界本身不再平行,而是融为一体。

标签: 互联网金融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