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理财的资产多元化逻辑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李耀东 日期:2015年03月12日    【字体:

研究|资产多元化将改变P2P行业生态  
 
  本文摘选自零壹财经即将出版上市的《互联网理财的资产供给》;零壹财经“壹席谈”第十期:互联网理财资产多元化的成长与风险——暨《互联网理财的资产供给》发布会将于3月22日在北京举办,报名请点击下方链接;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此报名
 
  互联网理财的典型代表是余额宝,它背后对接的资产是货币基金,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余额宝之外,P2P借贷是互联网理财的重头戏,它的演化速度和丰富程度远远超过低风险、低收益、高流动性的余额理财。回顾P2P借贷的资产类型演进,对于我们梳理、理解互联网理财的资产变化逻辑,将不无裨益。
 
  从诞生的那一天起,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P2P借贷都从小额信用贷款起步,首先面向的是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主,对于相关借款项目的审核侧重于个人信用和还款意愿,无需抵押、担保,手续简便、快捷。正是这种依托互联网,直接、快速、低门槛的放贷方式,惠及了大量“银行不服务”的个体,使得P2P借贷成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借贷双方的认可和称赞。
 
  然而,随着借款金额的上升和更多“银行服务得不好的”金融需求被发掘出来,P2P借贷的贷款类型逐渐发生变化。2012年前后,担保贷款登堂入室,大量借助担保加强风险保障的P2P借贷平台纷纷成立。对于数额较大的贷款,要么由第三方(可能是担保公司,也可能是普通企业、个人)提供担保,而第三方往往要求借款人以抵押、质押的形式提供反担保;要么由平台直接接受借款人的抵押、质押物。在此基础上甚至形成了专门经营某类抵押借款项目的平台,例如房屋抵押P2P和车辆抵押P2P。
 
  观察2013年国内活跃度靠前的线上P2P借贷平台,可以发现:担保贷款已经超过信用贷款成为主流,反而是以债权转让为主要业务模式的线下平台坚守小微信用贷款阵地,业务规模仍在不断扩张。
 
  同期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个人对企业贷款类P2P平台出现,这类平台服务的借款人不再是普通个人或小微企业主本人,而是企业机构,被称为P2B(个人对企业)或P2C(个人对公司)模式。尽管为了避免借款企业的非法集资风险,P2B模式在操作上仍把资金借给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再由实际控制人转借给自己的企业,但此时对借款用途和还款能力的考察已经完全转向企业,审核的是企业信用、财务状况和业务风险。
 
  比较早期的小微信贷P2P模式,P2B发展得格外迅速。2013年初,专门提供企业借款的P2P平台只有寥寥数家,到2014年已经有数十家之多,一些老牌P2P平台也开始涉足P2B业务,金额过亿元的借款项目多次出现。
 
  P2P借贷的借款者由个人向企业扩散,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2010年8月,英国的P2B平台FundingCircle成立,其面向中小企业的借款额度最高可达100万英镑;2011年2月,专为中小企业提供票据抵押融资服务的英国平台MarketInvoice成立;2013年7年,P2P借贷的鼻祖——英国的Zopa也开始为小微企业提供商业贷款;2014年3月,美国的LendingClub同样启动了小企业贷款业务。
 
  而我国P2P借贷市场在2014年的最引入注目之处,莫过于票据平台的大量出现,高质量、高流动性、低风险、收益适中的票据被作为质押品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P2P借贷平台的票据资产以银行承兑汇票为起点,逐渐渗入商业承兑汇票乃至应收账款票据。受此趋势影响,保理类资产进入P2P借贷平台顺理成章。加上早已进入的融资租赁资产、典当资产、货币基金资产、股权资产,P2P借贷行业的资产多元化趋势已经清晰可辨。
 
  梳理P2P借贷资产的变化,大致遵循个人信用债权个人抵押债权?企业抵押债权?特定行业债权(典当、融资租赁)?特定抵押物债权(票据、股权)?供应链债权(商圈、保理)的步骤,这一过程实际上包含了三个逻辑线索:
 
  首先,资产生产的门槛逐步提高。虽然小微信用贷款的开发成本高、风险大,但是它几乎依靠几个有经验的信贷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就可以进行尝试,在小步试错中逐渐积累经验。发展到抵押债权,就需要增加抵押物评估、处置的人员,门槛无形中提高。而从大额的企业抵押债权开始,除了对抵押物的考量,企业信用评估的难度显著提高,非专业人士已经无法胜任此类任务,资产生产的高门槛就此确立。
 
  其次,伴随着资产生产门槛的提高,对专业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像票据、融资租赁、供应链等类别的资产,本身就掌握在金融机构手中,要获取、销售这些资产,除了需要专业人士的加盟,还必须有良好的金融资源。这两条线索说明,我国的P2P借贷已经开始摆脱“草根化”定位,向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或与正规金融机构相配合、结合,在人才储备、能力建设方面获得了明显进步。
 
  第三,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压力和加杠杆需求是促使存量金融资产源源不断进入P2P借贷平台的主要动力。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受到资本金、存贷比、风险资产比率等硬性指标约束,存在强烈的资产“出表”动机。而传统的资产交易渠道不畅,形成大量资产的堆积,迫切需要找到宣泄口。P2P借贷在宽容的监管氛围下大胆尝试,主动承接这些资产转卖给普通投资人,开始成为“盘活”多种多样存量资产的渠道。
 
  P2P借贷的资产多元化趋势极有可能改变P2P借贷行业乃至互联网理财的生态。
 
  一方面,如绪论所言,部分P2P借贷企业为了经营多元化资产,开始在资产生产层面实现“混业”经营。以民间金融集团或金控集团为代表,这些集团积极积攒小贷、担保、融资租赁、保理、第三方支付等牌照,拓展多种业务,并时刻关注金融行业的新机会,以便及早获得相应资产的生产权;
 
  另一方面,部分P2P借贷平台对接多个资产生产方,试图在投资端实现多样化、综合性的投资理财服务,甚至开始定制资产,以投资端偏好拉动个性化资产的生产,这些平台有可能迈过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门槛,把越来越多的把高净值客户揽入怀中,诸如宜信财富等领先的新型财富管理机构已经在此领域做出表率。
 
  此时的P2P借贷平台事实上已经难以按照P2P的本意来描述了,它已经成为互联网理财超市乃至互联网上的“私人银行”。
 
  互联网理财的资产多元化也催生了新的行业机会,例如资产交易、流动性提供和不良资产处置。以资产交易为例,在资产多元化之后,大量资产在不同平台间流动,而平台本身未必有足够的资源来处理多种资产,此时就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来评估资产,为资产设立标准,以便降低信息不对称,拓展资产分发渠道,提高交易的效率,乃至辅助平台进行资产管理和产品设计。与此同时,专职发掘与评估新资产、撮合资产交易的互联网金融资产经纪商也已经出现。
 
  目前,尽管互联网理财行业的生态变化润物无声,尚未完全显露。这种变化一旦成型,或将给行业的大部分参与者带来重要影响。对此,我们的一些猜想包括:
 
  专业化资产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凸显。早期的互联网理财平台资产单一、管理单一、资产配置单一,只要具备初步的资产生产能力和资金吸引能力,日常经营便可维持下去。在资产多元化之后,资产之间的竞争加剧,流动速度增加,优质资产的竞争力将跨越平台边界得到更好的呈现。资产生产能力较差的自营平台,其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甚至有可能被提前清理出局。
 
  掌握资产标准化和资产定价能力的中介平台同样可能挤压部分互联网理财平台的生存空间。这些中介平台因其在资产交易市场的专业能力和信誉,分发的资产会首先受到竞争力较弱的互联网理财平台的欢迎。由于金融产品的特殊性,风险控制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存周期。此时中介平台很难避免介入互联网理财平台的产品设计与销售。久而久之,竞争能力较弱的互联网理财平台有沦落为单纯的销售渠道之虞,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与此同时,部分互联网理财平台将因其理财端产品设计和资产配置能力获得新的竞争力。P2P借贷投资业已成为互联网理财平台吸引高净值客户、为其增加资产配置选项的抓手。一旦这一进程获得成功,在优裕的资金供应之下,互联网平台不但有可能整合线上的多样化资产,还有可能把部分信托理财、基金理财等线下资产牵引至线上,从而真正撬动庞大的理财市场,在今后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最后,资产的多元化也为互联网理财行业带来了周期性风险。以P2P借贷为例,传统的小微信贷业务尽管个体风险较大,但是借款金额足够小、借款人群和用途足够分散,风险的整体可控性较强。资产多元化意味着P2P借贷与宏观经济的整体性联系增强,尤其是在资金供给刚刚打开、大量资产一拥而入的情况下,P2P借贷平台未必有足够的资产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使得其经营状况较多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一旦经济环境恶化,资产普遍质量下降,将给P2P借贷的经营能力带来最严峻的考验。
 
  总结起来,互联网理财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其资产供给的多元化体现出互联网金融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上的同步发展,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并非水火不容,二者存在着大量的合作发展和互相渗透空间。在此过程中,互联网金融逐渐从“银行不服务”的区域扩展到“银行服务得不好”的区域,对现有金融市场的补充作用愈发明显。
 
  预计2014年线上P2P借贷的交易规模将达到2500~3000亿元,其中超过2/3的交易额将由传统小微信贷之外的新资产贡献。我们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技术能力、思维方式一步步的渗入金融领域,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必将越来越紧密,涌现出人们从不曾预料到的新模式、新业态。作为二者结合的排头兵,互联网理财资产供给的多样化必然深化行业竞争格局,继续推动行业的高速发展态势。但在此过程,行业的周期性风险不容忽视。
 
  “壹席谈”第十期:互联网理财资产多元化的成长与风险——暨《互联网理财的资产供给》发布会
 
  报名方式  点此报名
  或通过邮件或短信发送“壹席谈第十期”+“姓名、电话、公司、职务”报名。
  联系人:焦雅君
  邮箱:marketing@01caijing.com
  电话:15911186837

标签: 互联网理财的资产多元化逻辑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