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新组合发力死磕Uber 专车市场激战开锣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王思琪 日期:2015年03月09日    【字体:

滴滴快的发力死磕Uber 专车激战开锣
 
  从打的软件出现以来,滴滴和快的之间的战争就没有停止过。从“补贴大战”疯狂培养用户,到推出专车服务,两者的步调总是惊人一致,这也导致了它们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紧张。
 
  而柳青的到来结束了这场本来无休止死循环的战争。在高盛期间,柳青曾对打车软件做过深入了解。据滴滴A轮投资领投机构金沙江董事长朱啸虎回忆,2013年下半年在柳青撮合下,滴滴和快的团队曾有过一次会面。
 
  在这次会面之前的4月,滴滴和快的分别获得腾讯和阿里的注资,当时接触之时,两个软件都正处于培养用户的野心初期,因为股权分配无法谈拢而一拍两散。
 
  这次合并之前,柳青为滴滴融到了7亿美元的资金,金额远超于快的之前的1亿美元融资,这轮巨大融资金额加上柳青的加入似乎让快的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情人节计划”的催生主要是为了减少恶性竞争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耗。
 
  柳青牵头股权滴滴占优
 
  通过一年时间积累,滴滴和快的分别为微信支付平台与支付宝累积了相当数量的有效用户。
 
  “所谓有效用户就是具备一定支付能力的用户,这个比一般用户要有用得多。”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解释道。
 
  而从腾讯与阿里的投入成本来看,通过打车软件培养有效用户既高效价格又相对低廉。“以滴滴为例,假如烧了30个亿,他给腾讯微信带来超过一个亿具备支付能力的用户,那就相当于花了几十块钱就买到一个用户,这在互联网行业相当划算的。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取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一个用户的平均花费在100块之多。这些用户比一般网民要值钱。”丁道师给记者计算道。
 
  对比打车市场,在专车市场有更多的竞争对手,滴滴和快的再也不是原来的领先地位,因此,在这时累积到一定量用户的滴滴与快的选择合作的方式来抵御外敌也是情理之中。
 
  而这次合并下的两者也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合作时的模样了。经过一年发展,两者之间的地位更加伯仲难分。
 
  根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快的打车市场份额为56.5%,而滴滴打车则以43.3%暂时屈居第二。
 
  然而,从2014年以来的一系列资本运营来看,滴滴比快的更有发展优势。尤其是得到柳青加入之后,滴滴在资本领域的谈判以及运营上发展空间更大。
 
  实力的均衡必然导致股权分配的争夺,据记者了解,目前,滴滴和快的合作事宜基本谈妥,然而新公司董事会名单却迟迟未能确认,名单背后资本博弈的力量可见一斑,哪一方占据绝对数量哪一方便可拥有主导权。
 
  在这点上业内大部分分析师比较看好滴滴打车。“这件事情关键角色是柳青,作为柳传志的女儿和高盛出身的背景这些光环使得大家还是比较捧她的,而她本身是代表滴滴,在这里头她起到了主导作用,从市场活跃度来看滴滴也高于快的,腾讯不仅有钱还有威信,很方便地就可以把滴滴接入微信。”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说道。
 
  无疑,掌握主导的一方将在合作细节谈判上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在所有的合作细节中,支付方式的打通最为重要也最难实现。
 
  从用户角度来说,滴滴和快的旗下所有APP均同时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比较符合用户期望的,这种模式从技术方面可操作难度不大。因此业内普遍对此态度乐观,认为未来微信支付与支付宝将在打车软件上并驾齐驱。
 
  “但是鉴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长久以来一直处于高度竞争的态势,实际上支付手段能否打通、如何打通仍需观察。”易观国际分析师张旭对此仍有所保留。
 
  理财周报记者就具体合作联系滴滴打车,“刚刚宣布合作不久,没有更多合作细节透露。”市场部王卫东表示,而对于合作进展,他表示目前两个软件还是分开运营,不影响用户体验。

标签: 滴滴 快的 Uber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