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中信银行互联网金融布局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10月14日    【字体:

详解中信银行互联网金融布局 
 
  据中信银行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集团资产总额达43,111.8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40%。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保持了经营效益的持续提升,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220.34亿元,同比增长8.06%;拨备前利润411.20亿元,同比增长27.97%;实现利息净收入456.14亿元,同比增长12.70%;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64.92亿元,同比增长75.37%。
 
  在不俗的财务数据背后,中信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同样颇具看点。从异度支付、POS贷到薪金煲,在互联网金融这个创新领域,中信银行都做了些什么?
 
  试水薪金煲
 
  在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传统业务冲突逐渐显现时,中信银行却将两者有效的融合到了一起。
 
  今年5月,中信银行推出薪金煲业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中信银行薪金煲业务规模达到100.07亿元,签约客户29.11万户,其中新客户11.19万户,占比38.46%;签约客户管理资产总额629.04亿元;旗下拥有嘉实、信诚、华夏、南方四只货币基金。
 
  据了解,中信“薪金煲”最大创新在于它更加智能的申赎方式:可实现余额理财、实时申购、ATM取款、转账、消费自动赎回、每交易日收益结转等功能,几乎覆盖了银行卡的所有支付功能。
 
  作为另一项创新,中信银行的货币市场基金托管“触角”还伸向了大型企业平台,该模式是以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发起人,以基金直销或第三方支付公司作为销售方,对接货币市场基金实现集团员工代发工资及相关产业链资金余额理财的创新业务模式。目前已上线两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该类货币市场基金产品。
 
  “余额理财是一种兼顾收益和便利性的理财服务,薪金煲业务帮助客户在享受货币基金'现金式'流动性的前提下,力争获得稳定的收益回报,得到了客户的认同。”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余额宝唯一托管行
 
  据半年报,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银行资产托管规模3.35万亿,比上年末增长64%。自2011年末至今,该行托管规模已从3337.44亿元增长至3.35万亿元,规模增长了10倍。同时,中信银行今年上半年实现托管费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92.38%。这一规模同时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托管费收入,更达到2011年全年托管费收入的2.4倍。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对于银行的托管业务来说,传统领域的竞争已经较为充分,只有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业务模式,才能带来更多的可能。
 
  正是认清了这一点,中信银行重新设定了托管业务的定义:“跳出托管做托管,搭建平台促托管”。中信在保持全品类的托管业务全面领先的前提下,抓住互联网基金发展的机遇和时间窗口,创新了三大平台业务模式--“电商平台”模式、“银行券商平台”、“集团平台模式”,由于介入时间早、合作深入,抢得了托管业务创新的先机,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强的行业优势和鲜明的业务特征。
 
  其中,最经典的合作要数中信与余额宝的合作。2013年,中信银行成为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对接“余额宝”)唯一托管银行,托管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余额宝上线后,托管规模已屡创新高,同时也为银行贡献了大量的低成本同业存款。该产品2014年6月末规模达到5741亿。
 
  信用卡创新不止
 
  信用卡一直中信银行业务的一大亮点。据半年报,截至今年6月末,中信信用卡累计发卡2,245.98万张,新增发卡168.03万张;信用卡交易量2,647.80亿元,同比增长31.8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60.11亿元,同比增长55.49%。
 
  今年以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通过与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深入开展联名卡合作,开发新产品并升级现有产品,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经营模式,全力抢占互联网金融新高地。
 
  3月,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联合众安保险分别与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关联公司支付宝推出微信信用卡以及淘宝异度支付信用卡。这一“触网”合作旨在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移动支付需求,为用户创造支付新体验。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率先完成了与国内互联网巨头的互联网金融布局,系统巩固互联网金融的先发优势。”中信银行相关人士称,未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将继续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搭建更加智慧的信用卡生态系统。
 
  发力供应链金融
 
  随着在线融资平台在9月1日的正式上线,中信-海尔供应链网络金融的创新与突破成为广受市场和各界关注的热点,其本身也给出了以上诸多问题的新破题。
 
  刚刚上线的中信-海尔供应链网络金融,将中信银行的供应链网络金融业务,联通到海尔日日顺平台上,实现销售、物流、信息、资金的闭环式运行,完全依靠经销商与海尔的交易数据,借助大数据的分析技术,搭建起风险可控,灵活高效的在线融资平台,成功打造了金融业和制造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B2B在线合作新模式。
 
  受制于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抵押、担保”等对小微业、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过分“佐证”,小企业融资难长期困扰着小企发展和银行信贷投放。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这一切的打破成为可能。此次中信银行与海尔的合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样本。据悉,海尔提供的经营数据与企业财务数据相结合,构建了更为全面的信用评价模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用风险;全自动的在线操作与风险预警,最大限度控制了操作风险;消费品行业价格的稳定性,则基本能够规避货物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
 
  不仅如此,大数据不仅帮助银行实现了自身对传统贷款授信的颠覆性跨越,还为众多的中小经销商业务添加了数据的翅膀。在线融资平台完全是数字化生成过程,系统通过分析经销商的交易数据总量和数据节点变化,自动生成贷款需求额度和时间规律,经销商可根据空调、冰箱等季节特点和市场销售情况,从几十万到几百万,随意申请融资额度,随时查询使用情况,可随借随还,也可提前还款。
 
  POS贷持续优化
 
  继去年中信银行携手银联商务率先推出POS网络商户贷款业务之后,这一创新的业务模式便在业内引来不少跟风者。今年4月份,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先后携手银联商务,再度推出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POS贷融资系列产品。此后,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等也纷纷推出类似的POS贷业务。
 
  在POS贷业务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中信银行无疑更加有发言权。
 
  中信银行把“POS商户网络贷款”设计为: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短期线上信用贷款,该产品主要针对的是小微企业主以及个体商户。其最大的特色是以商户自身稳定的POS交易记录为贷款审批的主要依据,流水越多额度越高。
 
  在实际操作上,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通过率仍不到七成,核心的贷款担保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而POS商户网贷产品以商户自身稳定的POS交易记录为贷款审批的主要依据,真正意义上为小微企业绕开了抵押物的屏障。
 
  中信银行网络贷款系统有一套复杂的评估模型,对交易流水量、波动幅度等有评判标准,就算虚假数据可以骗过计算机程序,但骗不过银行传统的线下实地调研,当发现它的日常流水紧急下降或增加,银行就会去商户现场查看交易有没有异常变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确保信息真实,防范风险。
 
  中报显示,POS商户网贷,一期优化已于6月20日上线。网络贷款业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保持良好。
 
  异度支付升级
 
  不过,中信银行在网络金融领域的创新远未止于此,在支付宝扫码付、腾讯微POS扫码付问世之后,在支付领域,中信银行也有着独具特色的防备战术--今年1月18日中信银行推出“异度支付”手机客户端,集财富管理和生活服务于一体。
 
  “异度支付”是中信银行建立在大数据和新技术基础上,集网上支付、转账、购物、理财和财富管理等功能的全新产品,包含了手机充值、电影票和理财产品购买、交通罚款缴纳和特约商户优惠功能。
 
  截至今年6月底,中信银行异度支付App已上线16种应用,涉及票务、缴罚款、保险、充值等13个门类。截至6月末,异度支付客户数已达到418.43万户。中信银行表示,异度支付将不断地推出新业务,增加新功能,提高将非中信银行客户向该行零售客户的转化率。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称,“异度支付实现免费跨行转账也颇具优势。异度支付可实现无需开通网银或移动银行的跨行转账,不但实时到账还免收手续费,且即将实现所有银联卡之间的实时互转,同时,异度支付还将不断地推出新业务,增加新功能,提高将非本行客户向本行零售客户的转化率。”
 

标签: 中信银行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