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聚焦:余额宝引爆互联网金融论战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2月26日    【字体:

零壹聚焦:余额宝引爆互联网金融论战

在2013年风光无限的余额宝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从0到2500亿,余额宝用了200多天,而从2500亿到4000亿,余额宝只用了大约30天。余额宝的蹿红掀开了互联网金融的大幕,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其合法性、风险、监管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和讨论。就在上周,央视的首席评论员钮文新发表了一篇《取缔余额宝》的文章,炮轰余额宝是"金融寄生虫",引发各界热议,并开始演变成一场网络论战。

钮文新缺乏常识的偏激言论,迎来的是几乎一边倒的骂声。在日前由新浪科技发起的"论战余额宝"调查中,截至目前89.5%的用户反对钮文新的观点,认为不应该取缔余额宝。同时,有94%的用户表示,如果自己有闲散资金,会选择将其放在余额宝等类似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中。

事件回顾

央视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

2月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名为《取缔余额宝》的文章。钮文新表示,余额宝不仅冲击银行,更冲击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和中国的经济安全。钮文新称,"当余额宝和其前端的货币基金将2%的收益放入自己兜里,而将4%到6%的收益分给成千上万的余额宝客户的时候,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也就是最终的贷款客户将成为这一成本的最终买单人。"

钮文新称,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它们并未创造价值,而是通过拉高全社会的经济成本并从中渔利。它们通过向公众输送一点点蝇头小利,为自己赢得了巨额利润,同时让全社会为之买单。"

支付宝回应"吸血鬼"评论:余额宝利润0.63%

2月22日,支付宝通过官方微博发表《记一个难忘的周末》,以看似戏谑的语气进行了回应。支付宝表示,余额宝加上增利宝,一年的管理费是0.3%,托管费是0.08%,销售服务费是0.25%,总共的结果是0.63%,并非钮文新所称的2%。

钮文新再发声称余额宝已成第二个央行

2月25日,钮文新在中国经济网中经在线访谈称,余额宝已经变成了第二个央行。

钮文新认为称,理论上余额宝这样的产品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它会把银行全部的活期存款变成定期存款,全部利率0.3%的活期存款变成6%、7%这样的存款,理论上是可以达到的。这意味着银行存款成本至少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这相当于4次加息。

余额宝王登峰:吸血说缺乏常识收益可能有所回落

2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天弘增利宝即余额宝的基金经理王登峰近日首次给出回应:"要求取缔余额宝的言论听起来危言耸听,其实是混淆视听。"对于余额宝到底会不会亏钱,王登峰给出的答案是:从理论上讲,有亏损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非常非常小,从统计学角度几乎可以忽略。

相关报道

新华网驳钮文新余额宝取缔说:无法唤醒装睡的人

其实,这场争论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方兴未艾的利率市场化。余额宝这么火爆,背后必定有它的独特之处,其模式已被广泛讨论过,如果说这种创新是"吸血鬼""寄生虫",那么为何连各家银行现在也纷纷推出各自的类余额宝基金?这在逻辑上说不通。

中国国内银行存款利率目前最多只能比基准利率高10%,依然受到监管当局控制,与此同时,贷款利率则全面放开,从而形成银行广受诟病的政策保护利差。余额宝的逆袭无疑大大压缩了银行利差,正逐渐终结银行轻松赚钱的"旧时代"。因此,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全面市场化势在必行,市场倒逼改革不得不为。

余额宝怎么会是吸血鬼

目前,余额宝们的大部分投资去向是购买银行间协议存款,另一些买了债券等收益稳定、风险极低的产品。这些余额宝们往往是将钱从银行账户里转里,通过货币基金绕一圈,然后以大额存单的形式再存回到银行体系。从这个角度来看,余额宝只是一个渠道,一个低成本、高效、大规模获得资金的一个渠道。

从金融体系来看,银行总的存款没有减少,而增加银行存款的资金成本,会大幅减少银行的存贷差。

余额宝未成盈利法宝天弘基金2013年续亏

虽然凭借着余额宝在神州大地的风靡,天弘基金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将之前中国公募基金业的诸多英豪斩落马下,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规模老大,但余额宝并未成为其盈利法宝。

为何有了余额宝仍亏损?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天弘规模很大,但多数是在年底几个月才增加的,从全年看,日均规模要小很多,基金逐日计提管理费,因此不能按年底规模测算管理费收入。其次天弘增利宝的客户数太多,IT投入维护成本或大于其他货币基金,此外天弘去年团队的扩张也带来成本上升。

标签: 互联网 金融 理财 平台
 
0
零壹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