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信创成长型公司全景报告(2022)
- 23页 阅读:47613 李昕,陈宥汐
- 所属专栏:零壹信创系列报告
- 开通会员,免费在线阅读所有报告 >>

摘要
√ 根据零壹智库统计,266家信创成长型公司中成立时间在5-25年的发展期企业占比高,主要为民营企业,也有部分为国有企业或央企。信创成长型公司在沿海地区集聚效应明显,北京、广东、江苏、上海以及福建的公司数量位列前五。
√ 信创成长型公司主要产品中软件产品占比较高。成长型公司中部分公司当前资金和人员规模均不大,或者本身是主营其他行业的产品,这类公司进入信创产业从软件类产品入手较为容易,门槛相对较低,也能更好地和原其他行业的产品和经验进行融合。
√ 信创成长型公司注册资本整体差距较大并且水平偏低,其中57家企业存在上市公司持股。成长型公司在融资方面的尝试比较多样化,但目前来看覆盖面仍有所不足,尤其是债券融资方面占比较低。
研究机构 | 零壹智库 数字化讲习所
主编 | 柏亮 于百程
主编 | 柏亮 于百程
作者 | 李昕 陈宥汐

2
导语
信创产业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作为“十四五”规划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目标的重要抓手,信创产业在相关政策引导和行业推广下,构建起国产化的信息技术生态体系,将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提供更强的技术与产业支撑。
由“核高基”起步到党政、金融、电信等领域推广,信创产业迅速发展落地离不开我国具有自研能力的科技厂商积极参与。近年来,随着信创建设不断深入,生态不断壮大,参与者类型出现多元化,由早期的大型科技集团逐渐扩容至细分领域成长型公司。
为更全面地了解现状,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继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对信创上市公司和信创成长型(注:非上市)公司相关产业链进行跟踪调研,发布了《中国信创上市公司全景报告(2021)》《106家A股信创上市公司2022年中业绩报告》以及《中国信创非上市公司全景报告(2021)》等报告。
本篇报告基于前述研究,根据工信部、信创工委会、金融信创实验室以及各省信创产品资源池等公开信息整理出266家公司名单。文章将结合名单跟踪信创成长型公司最新动态,围绕其基本情况、产品状况以及发展状况等维度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10日。
由“核高基”起步到党政、金融、电信等领域推广,信创产业迅速发展落地离不开我国具有自研能力的科技厂商积极参与。近年来,随着信创建设不断深入,生态不断壮大,参与者类型出现多元化,由早期的大型科技集团逐渐扩容至细分领域成长型公司。
为更全面地了解现状,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继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对信创上市公司和信创成长型(注:非上市)公司相关产业链进行跟踪调研,发布了《中国信创上市公司全景报告(2021)》《106家A股信创上市公司2022年中业绩报告》以及《中国信创非上市公司全景报告(2021)》等报告。
本篇报告基于前述研究,根据工信部、信创工委会、金融信创实验室以及各省信创产品资源池等公开信息整理出266家公司名单。文章将结合名单跟踪信创成长型公司最新动态,围绕其基本情况、产品状况以及发展状况等维度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月10日。
一、信创成长型公司基本情况
(一)北京和广东等地信创建设出现聚集效应
自“十四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信创产业发展。根据《中国信创产业政策普查报告(2022)》显示,截至 2022 年 10 月底,中央及全国各地方政府共发布信创相关政策 166 条。
其中,中央层面政策 共35 条,涉及重点在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数字政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保障数据安全等;地方层面政策共131条,主要工作在于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技术能力体系,切实保障数据安全、经济安全。
结合当地经济情况和科技发展需要,地方信创建设在政策扶持下出现了集聚效应。2022年度,从省份来看,信创成长型公司分布在17个省(注: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5家及以上的省有9个。其中北京以77家居于榜首,占整体的28.95%;之后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以及福建,均超过10家。
与2021年度相比,信创成长型公司仍保持在北上广苏等地区集中的趋势,主要是因为这些省具有经济环境较好、人才集中度高以及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等优势。但与之前不同的是,江苏相关企业数量在2022年一跃超过上海,或因为无锡市政府以及长三角信创协会提供信创成果输出的平台,并配合奖励,如无锡市政府对软件产品入围国家信创目录、省信创图谱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0 万元、1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图1:信创成长型公司省份分布(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整理分析
注:仅展示信创成长型公司数量在5家及以上的省份。
从城市层面来看,2022年信创成长型公司超过5家的城市共11个。虽然北京于2021年和2022年保持信创成长型企业数量优势,但增速放缓。根据判断,自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来,中国电子集团(简称“中国电子”)等多家央企总部搬离北京,落地上海、深圳等地。随着总部迁移,相关下属公司地址后继可能出现传导性影响。
除本身为直辖市的榜首北京市外,在省级层面集聚的地区内部也存在市级的集聚。2022年,公司数量排名第二的广东,其大部分集中在广州(48家)和深圳(9家)。江苏的情况也较为类似,南京、苏州和无锡的信创成长型公司占到全省近九成。
图2:信创成长型公司城市分布(不完全统计)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数字化讲习所整理分析
注:仅展示信创成长型公司数量5家及以上的城市。
(完整内容请阅读PDF报告)
零壹智库研究报告
2013年至今,零壹智库累计发布超过40部新金融专业书籍、200份专题报告500份数据报告,并为数十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专业的新金融咨询服务;举办了超过30场行业峰会、20000多业内人士到现场交流,超过40场高端闭门会、1500余位业内高管 和专家参与探讨。零壹智库会员体系将在原有机构会员服务的基础上,推出个人VIP会员服务,旨在为新金融行业决策者、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业务交流水平和资源开拓的能力。
报告需求或合作请联系:
132-6199-0570
marketing@01caijing.com
报告购买与咨询请微信扫码:
热门报告
-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TOP1

免 费
2025年中国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AI点燃知识产权生产力革命
-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TOP2

免 费
2025Q1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100 (总第14期)
-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TOP3

免 费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国大模型发展指数报告(总第3期)
2024年度手机银行数字竞争力排行榜TOP 100 (总第13期)
2024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年度报告
中国平台经济发展观察(2024)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免 费
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