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仲科技首席战略官王晓婷:大资管时代,不良资产处置成新蓝海
观点 楚济慈 零壹财经 2021-04-27 阅读:14541

图:网仲科技首席战略官王晓婷
王晓婷表示,从储蓄时代到今天的全民信贷时代,中国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相比美国,中国在各个方面,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在美国,民众至今还在用现金或者信用卡;在中国,早已经实现了刷脸支付。
不过,中国虽然在征信领域实现了大的飞跃,但在大资管时代,却依然非常守旧。从数据上看,中国每年新增贷款达万亿级别,不良贷款达20万亿级别,但资管行业从业者不足20万人。大众对于资产管理常常会有一个误解,一想到资产管理,就联想到催收,提起催收,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很"Low"的行业。事实上,在美国,有一家上市公司,就是专门给银行做不良资产催收系统,整个公司用大概十个人的规模覆盖了全美接近80%以上的银行业务。反观中国,目前尚无一家上市的资管公司。
王晓婷认为,百年不遇的大变革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资产管理的蓝海,当前尚没有科技和大企业进行布局与创新。回首近两年,资管行业可以做的创新,一是机器人催收,二是不良资产预测等。其实,在资管行业,面对经济的高速增长,除了科技投入外,我们还可以把司法体系制度用于资管体系当中。
王晓婷进一步表示,疫情加速了中国的不良资产增速,各家传统银行、互联网机构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把司法制度放到互联网上来解决,用互联网开庭、互联网答辩,互联网线上面对面解决传统金融机构和仲裁机构、法院之间的连接,可以使不良资产的产业链提速、降本,同时达到更好的回款率。“让产线学会思考,智能化提质增效”,王晓婷表示。
从对个人征信的不良资产贷款来看,传统的模式是机器人催收、人工催收、上模型、诉讼、诉讼期,根据中国司法制度,时间基本为6个月,这对各家互联网机构以及传统银行来讲是巨大的时间浪费。时间在实体经济当中衡量财富,在虚拟经济当中测量风险。
如何缩短时间呢?王晓婷认为,要把风险管理手段前置。具体来说,就是把互联网仲裁嵌入到整个风控当中作为中间一环,即在授信时告诉客户,如果贷款发生逾期,面临就是30天之内做出裁决,届时公司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此之前可以直接“司法保全”,这也意味着客户的支付宝、财富通等等支付软件将不能使用。几个非常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把互联网仲裁嵌入到风险环节的前线。
数据显示,5千元以下的小额信贷逾期进入了互联网仲裁环节以后,接近4周之内的回款率达到40%到50%,这颠覆了传统的行业回款率数据。如果把这个数据放大,比如客户的平均借贷金额是2万到5万,在仲裁调节环节可以解决10%到15%,仲裁裁决出来之后,到执行的阶段,可以达到回款率20%左右。
王晓婷透露,在辅助模块、案件导入、仲裁等环节,网仲科技大约与10家银行合作,目前仍处于银行做存量的阶段,未来希望可以将仲裁环节嵌入银行做增量的阶段。此外,互联网仲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恶意骗贷的客户做进一步的筛选,在反欺诈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王晓婷表示,未来希望能够为不良资产定价。“在不良资产的蓝海里,我们都是掘金者。”
所属专题
相关文章
用户评论
所有评论
主编精选
more专题推荐
more
第四届中国零售金融发展峰会(共15篇)
资讯排行
- 48h
- 7天
-
首页
-
评论
-
回顶部
游客
自律公约